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高校医学生情绪弹性与其父亲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对26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1)医学生在积极情绪维度、情绪恢复能力维度、情绪弹性、过度保护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父亲的不同文化程度在过分干涉、偏爱被试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情绪能力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恢复能力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情绪弹性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医学生的父亲在教育上主要采用情感温暖等正性教养方式;父亲教养方式影响医学生的情绪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就业焦虑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7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女生在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偏爱被试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大学生在就业恐惧和就业不安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就业焦虑总分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和严厉、偏爱被试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焦虑和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父亲过度保护和父母惩罚严厉对就业焦虑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对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父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Ⅲ)和母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2)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父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Ⅲ;过度保护Ⅵ)和母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影响依恋回避的因子有母亲因子(惩罚、严厉Ⅱ;拒绝、否认Ⅲ),影响依恋焦虑的因子有母亲因子(拒绝、否认Ⅲ;偏爱被试Ⅴ)和父亲因子(偏爱被试Ⅳ;过度保护Ⅵ)。结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成人依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网络成瘾问卷(IAD),对宁夏4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中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现显著负相关;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偏爱被试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温暖理解五个变量可以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由此得出结论——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395名在校高中生进行施测。以探索高中生心理资本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以及心理资本在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心理资本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干部在总体心理资本及乐观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女生在感恩、谦虚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父亲过分偏爱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亲对女生的偏爱程度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偏爱、母亲过分偏爱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3)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学业成绩两两存在显著相关。(4)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母亲惩罚严厉和学业成绩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对某幼专249名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幼专新生在总体上感受到较多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及总分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情绪状态适应与交往适应要好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得分最低,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适应总体情况及各维度与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这一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个人评价问卷(PEI)对大学生的父母教育方式及大学生的自信心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信心得分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父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拒绝否认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父亲的偏爱、母亲的偏爱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积极的教养方式如情感温暖理解有利于大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如过度的偏爱、严厉的惩罚对大学生的自信心建立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3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安全感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安全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与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有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都进入了对安全感总分的回归方程,对安全感的回归作用显著,父亲情感温暖、父偏爱、父亲过度保护对安全感的回归系数显著。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都进入了对安全感总分的回归方程,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偏爱的回归系数显著。由此得出结论,父母的情感温暖,偏爱和过度保护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研究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归因方式的影响为目的,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ASQU)对195名某大学学生进行测查,发现:(1)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上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各因子男女差异显著;在惩罚严厉因子上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差异显著。在母亲的教养方式上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差异显著;在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因子上均达显著水平;在惩罚严厉、关爱被试因子上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差异显著。(2)男女在正性、负性事件的整体维度上的归因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正性、负性事件的各个维度上的归因城镇与农村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3)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与归因方式有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归因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中职新生问题行为的关系,随机选取四所中职校16级31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应对方式及Achenbach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父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与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和应对方式中的自责、求助、退避、合理化均在问题行为的发生上存在显著差异.②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的多个维度与YSR总分和各综合征出现不同程度相关;多元回归显示,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惩罚严厉进入回归方程,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和求助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它们对中职新生问题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良好的教养方式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中职新生问题行为的产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修订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格的精神质与父母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2)内外向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3)神经质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正相关;(4)掩饰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拒绝否认正向预测精神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正向预测内外向,父亲过度保护对内外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负向预测神经质,父亲过度保护正向预测神经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主要以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母亲部分与大学生领导能力量表为工具,以615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领导力的特点及母亲教养方式和大学生领导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领导力与母亲的拒绝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的情感温暖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拒绝对大学生领导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情感温暖对大学生领导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信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湖南的两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只在依赖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人际信任总分及依赖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高师学生自信水平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探讨学生性别、生源地、母亲文化水平等对自信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EMBU量表与自信水平问卷为研究工具,选取某师范大学3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师学生的自信程度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过度保护、否认、拒绝、过分干涉、偏爱被试因子有关,其中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存在正相关,与母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存在负相关。所以性别、生源地、及母亲的教养方式影响高师学生的自信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论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321名初中生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与调查.结果: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母亲的过于干涉、过于保护呈显著和非常显著正相关,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结论: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于干涉、过于保护是消极的教养方式,阻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是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像烦恼是指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或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对江门市新会区4所不同类型中学的754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体像烦恼在性别上差异显著,无年级、学校类别、城乡差异;2.中学生体像烦恼与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无显著相关;而与父亲偏爱被试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父亲其他因子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对229名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调查显示:(1)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在学习适应和身心症状适应维度上得分较高.存在适应困难,其中高一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得分显著高于初一;(2)在父亲教养方式上,男生在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母亲教养方式维度上,男生在拒绝否认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一学生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或中专的学生在情感温暖、理解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学生;(3)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子女的适应策略存在显著相关,分离策略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对中学生的学校适应困难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可以解释总变异的39%。  相似文献   

18.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发展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人格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随机抽取的352名16岁以下儿童进行测量。结论:(1)父母拒绝、父母过分保护与子女精神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和子女精神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和子女掩饰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母亲过分保护和子女掩饰性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3)母亲情感温暖和子女性别之间呈显著相关,母亲对男童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4)父亲过分保护和子女学习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5)父母偏爱和父亲文化程度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6)深圳特区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型和过分保护型为主。  相似文献   

19.
对边缘青少年和犯罪青少年进行EPQ人格问卷、EMBU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测试,比较分析边缘青少年和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边缘青少年的L分显著地低于犯罪青少年,在N、E、P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边缘青少年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犯罪青少年。边缘青少年和犯罪青少年的父母亲在过度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农村贫困女童的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农村685名女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重点调查了150名贫困女童。结果:贫困女童与富裕女童比较在人格内外向(E)、神经质(N)两项呈现显著性差异;贫困女童与富裕女童在教养方式上比较也呈显著性差异,即贫困女童较少得到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而较多得到父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在艾森克各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间相关比较中,贫困女童在精神质(P)维度与父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都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N)维度除了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一项外,与父亲、母亲其他各因子都呈显著相关。结论:父母亲教养态度和方式对贫困女童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各级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家庭都要特别关注农村贫困女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