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分析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制约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并在分析我国滨海体育旅游的市场定位和休闲体育旅游品牌化创建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品牌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分析广东省体育旅游业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战略认识、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加强体育旅游资源保护和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大力进行人才培养、培育体育旅游品牌、进行体育旅游网络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广东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旅游业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建立我国体育旅游的标准,是严控体育旅游产品质量,规范体育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我国体育旅游业整体发展层次的有效手段。我国体育旅游标准的建立,要依据体育旅游本质特征,满足体育旅游相关者的整体利益,符合现阶段体育旅游业发展要求,着眼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均衡选择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旅游业是体育环境依存很高的体育产业之一,丰富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和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是我国体育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发展体育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新的体育经济增长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是随着体育旅游业不断发展而凸现的一个研究主题。本文探讨了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二者均衡发展的选择机制以及保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均衡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宁贤 《灌篮》2021,(2):111-112
在旅游业发展中,体育旅游是备受关注的旅游项目,也是一种具有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体育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体育旅游将一些新兴行业与旅游业有效结合在一起,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就辽宁省体育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提出发展体育旅游业,在带动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既能丰富旅游的内容,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体育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并对发展辽宁省体育旅游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经济领域,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在发展体育旅游业上具有经济、政策、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已形成区域特色.本研究对山东省体育旅游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整合,提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并针对此提出发展体育旅游业的建议,希望能为振兴山东旅游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陕南、关中和陕北等不同区域各具特色.本研究根据各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提出陕西省体育旅游业区域发展策略:区域发展方式采取均衡和非均衡相结合;各区域"集化区"及主导项目的选择策略.认为陕南地区以自然体育旅游资源为契点,发展亲自然型体育旅游业;关中地区以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赛事资源为契点,发展体育赛事旅游业;陕北地区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契点,发展红色体育旅游业.  相似文献   

9.
开发西北地区体育旅游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旅游正逐步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新的亮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通过对西北地区体育旅游业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分析,探讨开发西北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原则,提出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试以统一的内核构建体育旅游研究概念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是体育旅游学科建设前提和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根本要求。通过对已有体育旅游概念界定文献评述的基础上,从体育的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内在规定性和旅游的本质内核愉悦性体验的角度对体育旅游进行了重新定义,这种求其内核而舍弃外象的思维方式,理清了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所引起的现象混淆所带来的概念界定上的纷争,并且依此为基础对体育旅游的构成要素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业等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构建了其内核一致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历届全运会比赛福建省田径队获得的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综合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优势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跳"、跨栏、短跑、全能和4×400 m接力是福建省的重点优势项目。针对今后福建省优势项目的发展提出狠抓优势项目、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服用兴奋剂的打击力度、竞教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动用可比性原则,将2000年福建师大学生与同期的福建省大学生就身体素质进行横向对比,并与1995年的福建省大学生及全国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结果发现福建师大学生总体的身体素质水平呈显著下降状态,对此,学校应该重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及健康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重点田径传统校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主要问题,从田径传统校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角度提出福建重点田径传统校改革对策,为福建重点田径传统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第九届全运会看福建省田径运动现状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田径代表队在第九届全运会比赛成绩的综合分析 ,研究九运会田径比赛的特点 ,明确福建省田径运动目前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和水平 ,针对福建省田径运动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发展对策研究 ,旨在为省田径训练管理部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以期对福建省田径运动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撑竿跳高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第11届运动会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状况的调查,比较前3届省运会情况,探讨我省撑竿跳高成绩滑坡的原因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科学地考证由中华体育文化一脉相承的闽台民俗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括出闽台区域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充分论证闽台两地的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地域文化,是维系台湾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精神支柱。研究认为:闽台无疑属于同一个形式文化区具有同一种体育文化的特征,即闽台两地体育文化同属于中华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第十三届大学生健身健美操竞赛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观摩等方法对福建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健身健美操比赛的情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我省各高校健身健美操竞赛已开始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赛模式,竞赛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但仍存在教练员经验不足、教练水平不高、训练条件不够、各高校竞赛开展不均衡等方面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建议与对策,为竞赛的完善和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拓宽、改进福建、台湾高层次体育教育的办学思路,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促进民族繁荣,社会进步。以福建、台湾体育研究生教育为切入点,以当今两岸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发展为背景,对两岸体育学硕士专业研究生交互培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闽台教育交流、研究生交互培养在现行政策、经济发展、教育背景以及闽台五缘关系上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是闽台体育教育高层次人才交互培养可以开启教育交流之先河,为福建省及海西建设、教育合作交流可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第七、八届全国残运会福建省代表队比赛的成绩,分析福建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指出影响福建省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经费不足、集训时间短暂、运动员老化、后备人才不足、教练员队伍老化、缺乏激励保障机制等等,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出台相应保障制度、大力选拨运动员、调整教练员队伍、增加集训时间、改进管理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