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村妇女,一生为生计奔波,为养家活口辛劳,虽然还不满80岁,却已一脸苍桑,走路蹒跚。20年前,因为父亲过早的撒手寰宇,我并将她从乡下接进了小城。开始,她觉得乡下人低城里人一等,很不情愿跟周围的人交住。于是,她就呆在家中时常跟孩子逗乐,得到些许乐趣。可后来孩子入托进园了,她便无所事事难以适从,闹着要回乡下老家与弟弟同住。近些年,乡下老家也富裕了,同样吃穿不愁,而且弟弟及弟媳都很有孝心,母亲回去自然有好日子过。可我不舍得让母亲回去,只想让她跟我及我的家人朝夕相伴,时常看看她那慈祥和善的脸,即便没有能力让她比其他老人活得更好,我也需要把她留在身边,尽一份孝心。  相似文献   

2.
七嘴八舌     
李德军(广西昭平):春节前,舅娘带着表弟来我家玩。我问他:“在你周围有许多乡下孩子,他们被城里孩子歧视过吗?”他说:“有啊,这些现象很平常,常常会有城里孩子小看我们。不过我们不会与他争吵,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不理为妙。虽然我们乡下人穷,但我们志不穷。上次我们还有个乡下同学获得了全国作文比赛特等奖呢。再说乡下环境好,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有些乡下人比城里人还富裕。城里人斤斤计较,我不喜欢。你有空可以到乡下看看。”罗兰(云南宾川):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当然有区别,农村孩子太老土了。我有一个家在农…  相似文献   

3.
一米阳光     
一年中父亲总会几次去乡下的老家。其实,自从20多年前父亲从乡下搬到城里后,父亲在乡下已没有房屋,也没有亲戚,每次去乡下时,父亲总是去看一位朋友。那次,也是因为我的好奇,父亲便同意带我去一趟乡下。在出发前,父亲还捎上了他珍藏的酒和平时舍不得抽的烟。我也是惊奇父亲对那朋友的厚爱,因为只有在家里  相似文献   

4.
边缘人     
在中国,人的身份有个粗略的划分,一种划为城市,即城里人:另一种是农村,即乡下人。可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因为我吃住工作都在城里,乡亲们自然把我划为城里人行列,而我的那些城里的同事朋友,一听到我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中怎么滤也滤不掉的乡音,就戏谑我为“乡巴佬”、“土巴头”;在城里做客,主人会用劝乡下人的  相似文献   

5.
黎小燕:太保,乡下人就是比不上城里人。我六年级了,还没见过真正的电脑,要是我是城里人,早就用电脑寄过去了(太保:这是原话,意思应该是发电子邮件过来),哪像现在,写信要一个月才到。我是一个乡下人,对乡下的事最清楚,所以我感到“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为什么?看我的报道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6.
乡下雨     
自从有城市开始,人就分为城里人与乡下人,雨就分成城里雨与乡下雨。观察某个人是不是乡下人,不必刻意调查什么,看其外表就足够。城里人多半白白净净、细皮嫩肉,乡下人往往黑黑黄黄、皮肤粗糙。考察一种雨是不是乡下雨,则更简单,只要留心一下它落在城市的高楼还是乡下的旷野就行,乡下雨跟城里雨的一切差异都因这个而生发。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里,经常看到一些城里学生欺负那些从农村来的学生,还背地里叫他们“乡巴佬”,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我对此很看不惯,因此采访了几位同学和一位老师。我首先采访的是一位非常傲慢的城里学生。我问:“你觉得乡下人比城里人差很远吗?”他说:“那是当然了,我们城里人钱包里天天都装有很多的money,天天都可以去买零食吃,而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那些乡下人可以吗?别说买零食吃,我想他们钱包里连钱也没有。哼!他们想和我比,那得叫天和地先比平了再说吧。”我又继续采访了几位城里的同学。同学A说:“其实我们城里人…  相似文献   

8.
师训     
穷日子过怕了,学校便自然成为乡下人毕生的希望之所在。毕恭毕敬地把孩子送过去,见着老师便说:不学狠打。学校教师大都民办,都为乡里近邻,见家长如此磊落,也便放下心来静心调教。于是,家长们私下谈话间常常这样交流:娃儿犟么?我看一点儿也不犟。真的,不信咱苦口婆心嘴叨他一天,也不抵人家老师一句管用。乡下人实在,连说话也带有摆脱不掉的憨厚。其实,话语固然粗糙,但乡下教师在这些学生及其家长中的地位由此可略见一斑。李旭红老师是我求学生涯中最令我感何的一位。升入初中后的第一件事是分班,记得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们30…  相似文献   

9.
和爸妈回乡下老家,奶奶总说一些让我听不懂的话。妈妈是城里人,给奶奶这类话下了一个定义,统归“土话”。每当奶奶说“土话”时,我就说:“奶奶,我听不懂,你翻译一下。”结果让奶奶一脸茫然。  相似文献   

10.
去年清明节,我与爸爸、幺姑及表弟到乡下上坟。在回家的途中,老家的一位亲戚叫我们到她家去玩儿。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城堡     
陈孝荣 《今日教育》2011,(11):60-60
2006年,我和妻子商量,决定把父母从乡下老家接进城来养老。“接来肯定是要接来,问题是他们在乡下住惯了,住城里不习惯。”我把我的担心提出来。  相似文献   

12.
米茶     
童年清苦的生活不乏温暖的情节,"米茶"的香气一直弥漫着我的回忆,并时时提醒着我:一粒都不能剩下。城里人喝茶,那茶当然是指茶叶茶,不放茶叶是不能叫做茶的。乡下就不同了,白开水也叫茶,若是在水里加进少许的大米,再烧开,那就不是白开水了,乡下人叫做米茶。  相似文献   

13.
米茶     
魏鹏 《家庭教育》2010,(1):73-73
城里人喝茶,那茶当然是指茶叶茶,不放茶叶是不能叫做茶的。乡下就不同了,白开水也叫茶,若是在水里加进少许的大米,再烧开,那就不是白开水了.乡下人叫做米茶。  相似文献   

14.
再到洛舍洋     
放暑假了,好多同学都回乡下老家去度假,我也不例外。一回到家,我便想起了家乡那条清澈见底、惹人喜爱的洛舍洋。我欢叫着跑到河边,一看,不由地怔住了:小河变了,河面上到处是浮  相似文献   

15.
小叶儿吊兰     
趁着暑假,我携妻儿回千里之外的乡下老家,看望双鬓已白的母亲。 刚到家的几天里,亲戚、同学一下子都聚拢了来,往日里静寂的小院顿时热闹了。母  相似文献   

16.
城里人欺负乡下人?我看不一定吧。在我们这里,根本没有这种事发生,相反,甚至是乡下人欺负城里人。一个星期六,我闲着没事干,便叫了几个同学去学校玩。到学校时,我们看到有四个农村男孩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操场上玩。那时是夏天,那几个男孩穿着不同颜色的短裤、背心,小女孩穿着一件小花裙子,都是脏兮兮的。我们没有太在意他们,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心态在一旁踢毽子。我们当中要数珍珍踢得最好,她一次能连续踢三四十个。轮到珍珍踢了,只见她把漂亮的花毽子往上一抛,就用脚尖、脚后跟踢了起来,其他几个人就在旁边起…  相似文献   

17.
儿子满百天,在父亲接二连三的电话催促下,我们一家三口奔赴乡下老家,为儿子举办百天酒宴。本不打算回乡,可父亲说的也有道理:农村亲戚进城吃住在我这儿不方便,再说儿子自出生以来,还未和家乡人见过面。  相似文献   

18.
偏方     
乡下人身子骨硬朗,看起来身体倍儿棒,很少生病,其实是把病窝着藏着,一些不大要紧的病,一咬牙硬扛着拖着。他们不像城里人娇气,感冒打喷嚏发烧都要挂吊瓶。在乡下,判断病情轻重,一般以是否睡倒了为标准。  相似文献   

19.
奶奶是本书     
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是位平凡而朴实的农民。早先和爸爸妈妈回乡下看望奶奶,我一直惊讶老家哪有那么多亲戚。回去的次数多了,我才知道那是因为奶奶人缘好,那些亲戚很多是和奶奶相处了几十年的朋友或他们的儿女。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闰土     
老家的一位亲戚突然来了电话,未说有什么事,但那语调中的愁闷已让我感到沉重的压抑。我立即意识到,这是有事来求我这个“城里人”了,于是主动了解其近况。果不出所料,家里惟一能挣钱的人因乡镇企业倒闭而失业一年多了。尽管老家已步入“小康县”,但那里的贫穷我是深为了解的:种田收入很少,甚至还亏,要是没人在外打工或经商,日子简直不可想像。我连忙说,到广州来吧,多了解一些信息,比较两地的情况,是会有办法的。对方听了这话,不出声。我又说,没关系,来回路费我出。我信心十足,可是我带着他在广州走了四五天,越来越让我失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