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五年爆发的五卅运动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敲响了中国民族解放的洪钟.正如时人所说,“这钟声将洪洪朗朗地响遍全中国,响遍全世界,直到帝国主义寿终正寝之日”.一时间,“打倒帝国主义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响彻神州大地.中国各阶层人民—工商学农政军绅都程度不同地参加了这场运动,但恰如鲁迅所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这就为中共党人认识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提供了一而实的镜子.可以说正是通过五卅运动的实践,中共党人才对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本文拟就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
有话职说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要么努力获得你所喜欢的,要么努力去喜欢你所做的。——乔治·伯纳德·肖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  相似文献   

3.
记得杭大所出的一份《鲁迅研究》的试卷上 ,把吕纬甫和魏连殳并列为五四退潮后不幸的知识分子形象 ,又把《在酒楼上》与《孤独者》看作姊妹篇 ,确实有其道理 :鲁迅写这两篇小说时 ,都在三十年代 ,时间相距仅一年。吕、魏都是从五四运动中过来的人 ,他们都觉醒过、奋斗过 ,有过先声夺人的斗争气概 ,也都在动荡的历史中一一败退下来。然而 ,吕、魏的败退形式有很大的区别 :魏连殳是在清醒中以求自弃自灭的快意 ,吕纬甫则是在“模模糊糊”的彷徨中尝尽人间的苦涩而逐渐颓唐下去。然而 ,《孤独者》的主要人物只有魏连殳和“我” ,而《在酒楼上》…  相似文献   

4.
张良金 《学语文》2012,(5):45-46
钱理群先生称《在酒楼上》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甚至称之为“最具鲁迅气味的小说”。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塑造了一个小知识分子吕纬甫。吕纬甫曾经是一个很激进的青年。他在求学时和同学们同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  相似文献   

5.
这“颓唐”不同于那“颓唐”湖北朱家林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背影》与《一面》两文中同一“颓唐”其含义不同。初一册语文课本《背影》中有这样的句子:“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初二册语文课本《一面》中,有这...  相似文献   

6.
这部书选择这两个文本我以为是自有其深意的。《在酒楼上》是鲁迅先生最佳的短篇作品,它有高度的微妙性。它一方面对于启蒙的宏大话语有深刻的认同,将这一话语的意义反复凸显,另一方面却又深刻揭示了这一话语的无力感。启蒙似乎是我们的唯一的选择,但又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具体性难以发挥作用的空洞之物。吕纬甫的悲观不是由于个人的弱点,反而是由于对话语本身的拯救能力的追问和困惑。吕纬甫的反归平庸,并不仅仅是社会的压力和冲击,而亦是自身的困惑,这种困惑当然是由于个人的思考和性格的选择,但也是五四以来的启蒙话语本身的限度和难题的展现。启蒙的话语有强大的精神的力量,却难以超越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的困境和危机。吕纬甫尝试拯救他人,也试图以启蒙的话语创造世界。但他竟然发现拯救的无望和创造的虚无。于是沉入了无底的深渊。从吕纬甫和“我”的互动中我们看到的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我”对于一个落伍者的简单的俯视和怜悯,也不是对于中国“现代性”的价值的简单的肯定,而是在文本的缝隙和微妙处时时透露出一种双重的追问。对于吕纬甫的追问其实也是对于我的追问,吕纬甫的生活其实也是我的生活的另一面。“我”和吕纬甫之间并没有决绝的界限,其实,吕纬甫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吕纬甫的矛盾也是“我”的矛盾。所以,这里吕纬甫其实不仅仅是“我”的“他人”,反而是自我的一部分。正是在这样的表现中,鲁迅显示了一种独特的反思的敏锐和深入。  相似文献   

7.
《在酒楼上》是鲁迅的名作,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小说通过吕纬甫的话展示了他返乡的两件事:“迁葬”和“送花”。特别是“迁葬”一节,情绪饱满,叙述详尽,又有乡土传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点也多集中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诗人臧克家十分尊敬和热爱鲁迅先生,但在鲁迅生前,臧克家一直没机会见到鲁迅先生,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那天,臧克家到北京阜成门内瞻仰鲁迅先生的故居。这故居是在一条偏僻的小巷内,这天天气又相当寒冷,但前往瞻仰的人是非常多,有文艺工作者,有学生,有工人,也有一般市民,把小巷挤得满满的。目睹这络绎不绝、接踵摩肩的人群,再瞻仰了这位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的故居。诗人臧克家从内心引发出一连串的感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人的死了/他还活着。……”半个月后,发自诗人内心的短诗《有的人》问世了,这…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棗 ——臧克家品节深明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有人说,鲁迅是一尊肃穆的雕像,庄严神圣;有人说,鲁迅是一柄锐利的投枪,锋芒逼人;有人说,鲁迅是一张素雅的木刻,意蕴深远;有人说,鲁迅是一本厚实的大书,深奥绵长。我试着擦亮眼睛,让视线透过字里行间,走近先生。棗走近铁屋子锈迹斑斑,铁屋子在风雨中摇摆,发出痛苦的呻吟。如漆的黑夜,静得叫人不寒而栗。我听见“狂人”在呼喊,他沙哑的喉咙,好似被两只铁钳夹住。屋…  相似文献   

10.
痛并快乐着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诚然,现实的确如此。在鲁迅先生笔下有这样两个人物——夏瑜和孔乙己。夏瑜者,秋瑾之化身也;孔乙己者,当时落后于时代的无数愚昧者之缩影也。是的,夏瑜是最痛苦的,他的痛苦来自于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得不到愚昧群众的支持,他饮恨而死。同样的,孔乙己也是最痛苦的,他“痛”在自己的“才华”不被认可,他“苦”在自己有读书人之名,却无法考取功名,他抱憾而亡。这  相似文献   

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目前大家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美女蛇是个反面形象,是“现代评论”派的象征,鲁迅是想借这个故事捎带刺一下时刻想吃他肉的“现代评论”派(这是一种传统看法)。有的认为“这是个迷信故事,吓唬孩子的,也可以说鲁迅在批判这个迷信故事。”(李何林:《十五篇鲁迅作品问题解答》)“作者对这个故事显然是采取批判的否定的态度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迷信思想。”(徐州师院中文系:《散文选讲》)另外有人更进一步批判和否定了这个形象,认为美女蛇不仅象征现代评论派,而且是阴险、狡猾的阶级敌人的化身。如一九七九年九月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鲁迅散文选讲》说:“这个故事长期流传在民间,影响比较大。它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这对少  相似文献   

12.
《背影》文中有这样一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其中的“颓唐”,课本注释作“精神不振作”。诚然,查检各种辞书,对于“颓唐”一词,无一不作如是解释。可是联系此一“颓唐”所处的具体语境,则该释义尚需斟酌。我们知道:“精神不振作”,描叙的是精神状况,而这里的“颓唐”所描叙的却是人物的“老境”——老年的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包括“五四”运动以后的最初几年),鲁迅与进化论思想的关系怎样?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问题。有的认为,进化论还是他的基本思想;有的认为,进化论已经不能概括;有的认为,“在文化  相似文献   

14.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一篇著名的散文。这篇散文,有助于我们研究鲁迅早期的生活、思想,因此,受到许多研究者和教学者的重视,在国内外有很深远的影响。特别在日本,对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对这篇作品的主题,各自理解很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记录鲁迅思想转变过程的;有的认为是记录鲁迅探索救国道路的经历的;有的认为是揭露帝国主义对日本青年的毒害;有的认为是批判某些清国留学生的丑行的……。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神”、“纲”、“主线”,准确地判断它,关系到正确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它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我认为正确判断一篇作品的主题,应该抓住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它的主线。  相似文献   

15.
“1”的应用     
“1”的应用乾县薛录中学葛宏涛在一些计算题中,有设问而无应知数据,有目标而缺少路标,似曾相识,却难以下笔,造成答题者无限的感慨。有的甚至望题兴叹,束手无策。直至弃题而落荒,或者执题进入迷谷之中,其实这正是命题者匠心所在。解这类题时,我们若能巧设已知量...  相似文献   

16.
一个对教育一向怀有冷峻的朋友批评一位老师的“看不清”,说其温情有余、批判鲜见。也常遇到有人看见他者在诉说美好时,责备其蒙蔽了双眼,掉进了温柔梦乡。批判者有的是因为看见了这世界的黑暗,但也有一贯说“不”的人。  相似文献   

17.
天生的战士     
清瘦的脸,浓黑的一字须,炯炯有神的目光,根根竖立的头发,这就是鲁迅先生——一副与生俱来的硬汉形象,一个天生的战士写照。在黑暗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总是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地带,他虽然没有紧握钢枪、弹药上膛,但他手中的如椽巨笔和笔下的文字,却比枪炮和弹药更有力量。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一个“先天下之面惨淡的人生”。“五四”风起云涌,他高声“呐喊”,革命陷入低潮,他失意“彷徨”,政局黑暗,他怎能不存“二心”,列强欺凌,建起一座座“且介亭”。当一大批爱国青年聚集在鲁迅先生身旁,获得他的言传身教时,我发现,这时的鲁迅更像一名循循善诱的师长;当先生义无反顾地支持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时,我又发现,这时的鲁迅更像一名高唱着《国际歌》的革命者。  相似文献   

18.
梁红伍 《老年教育》2008,(11):16-17
“文化大革命”结束三十多年了,而“文革”中的一些人和事却依然耐人寻味。“文革”后期,康生揭发江青、张春桥是叛徒一事,就是其中一例。对于康生此举的动机,有不同说法有的说这是他惯于投机的本性使熙有的说这是他“迫害狂”的本能反应;粉碎“四人帮”之初,有人甚至公开宣称,这是康生同“四人帮”有过斗争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一涉笔成趣、幽默诙谐是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埃德加·斯诺在《鲁迅——白话大师》(见《鲁迅研究资料》第4辑)中说:“在鲁迅几乎所有作品中都突出地表现了他那‘笑’的天才”,他善于“把讥消、讽刺和微妙的幽默结合起来。”斯诺的感受是符合实际的。这个特色在鲁迅的散文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大约由于鲁迅曾经激烈地批评过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的缘故,有人就以为鲁迅是不赞成幽默的。这是一种误解。林语堂办《论语》杂志提倡“幽默”之初,鲁迅曾亲自为其撰稿,以示支持,他那篇连标题也颇有滑稽感的《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便是发表在《论语》半月刊第十三期上的。这篇纵意  相似文献   

20.
异于鲁迅通常风格的散文诗《野草》,是一九二四年九月到一九二六年四月--差不多和他的小说集《彷徨》同时的创作。鲁迅在致肖军的信中曾说:“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鲁迅书信集》,上卷,六三六页)这里说的“技术并不算坏”,一点也不夸大。下面,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对《野草》的“技术”作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