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冯帆 《东南传播》2015,(12):97-100
2011年作为我国的"政务微博元年",一种新型传播模式在微博平台出现——政府主导下的政务微博传播。在这四年的发展中,各地政务微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其中,"上海发布"就是众多政务微博中的翘楚。本文尝试从信息发布的方式及内容、网民意见表达和互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上海发布"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当前政务微博已成为微博舆论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微博数量急剧攀升,开设范围和领域扩大,政务微博群纷纷亮相,微博运作日益成熟,制度化建设起步,微博问政水平不断提高.但政务微博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地域、行政级别、职能部门分布不平衡,新闻发布时效性滞后,发布技巧略有欠缺,以单向信息传达为主,缺乏有效互动,部分政务微博关注人数较少、施政效果有限、国际化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为加强我国政务微博建设,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冉明仙  王枫 《青年记者》2016,(18):74-75
触点(Contact Point),实质是品牌与用户接触之地,即承载营销信息的载体.政务微博本质上是网民与政府接触的地方,即承载营销政府形象的载体,是由政府机构或公务人员因公共事务开设的微博,是一个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官方网络互动平台.自2009年11月我国第一个新浪政务微博“@桃源网”由湖南省桃源县开通以来,我国政务微博总数超过14万个,①但其中成功问政沟通的并不多,如何提升政务微博问政沟通效果,是很多政务微博管理者都很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陈思 《中国传媒科技》2013,(16):147-148
本文研究的是传统媒体微博和草根粉丝微博在发布政务活动信息方式上的差异,选取两者的代表"人民日报"微博以及"学习粉丝团"微博,对它们发布的领导人南巡视察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分析出两类微博政务活动信息的差异。通过比较两种微博的性质,目的和受众需要以及内容分析的结果,分析出把关人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传播者的性质和议程设置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内容选择角度,传播者的性质和受传者的需求共同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亲民程度。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与“南京发布” 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共管理的方式之一,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受众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工具,通过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转发互动,政务微博成为沟通政府与受众的桥梁之一.从部门类别来看,较之部门分布不均、多以公安系统微博为主的发展期,目前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已涉及宣传、交通、司法、公安等各单位,部门类型日趋均衡化.伴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政务微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推动着政务微博的机构化与机制化进程.①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微博对于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行政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政务微博已颇具规模,但与当下网民对各级、各地政府的信息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为此对我国政务微博运作提出如下建议:重视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提升政务人员的媒介素养;提高政务微博的内容质量;提升政务微博的互动功能;重视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及沟通交流;与微博运营商充分合作,强化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日,新浪微联合人民网发布了《2012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2012年上半年全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情况。报告通过公布各区域政府机构微博和官员微博影响力排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政务微博在官民交流的信息渠道上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官民互动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李岚 《新闻爱好者》2014,(11):71-74
近几年我国政务微博的蓬勃发展凸显了政府对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认可和重视,但是各个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却参差不齐。河南十大政务微博,受到群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微博发布的信息对群众来说实用性强、语言接地气、与网民的互动性强、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的行动力强,而且态度坦诚、公开,群众信任度高。这些特征印证了政务微博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能否被网民接受,而要想信息被接受,发布者就必须在信息的采集、制作和披露上下功夫。而要想下对功夫,政务微博主办机构和官员个人就必须树立服务理念,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微博进行管理和维护,而且要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视野     
《新闻实践》2012,(7):78-79
新浪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规范手册 5月15日扬子晚报报道:5月14日,新浪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规范手册》,公布了政务微博信息发布的诀窍:政府机构微博发布信息的“十二要”、“十二戒”以及官员微博信息“十三忌”,让政务微博“接地气”有“规”可循。这部手册详细归纳了政务微博如何服务民生,比如,要敢于面对围观谩骂、要及时处理投诉质疑、要在重大事件中快速发声等“十二要”;戒不与网民互动、戒关闭评论功能、戒说官话打官腔等“十二戒”;以及政府官员在发微博时忌微博无度,在岗时间刷屏、情绪失控、大开骂战等“十三忌”。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有益探索。在应对突发事件上,政务微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前要完善应对机制和方式,寻求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制度保障;事件发生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政务微博的信息推送能力,提高微博信息的发布水平;事后还要建立准确的信息评价机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政务微博的建设,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政务微博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站在时代前沿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1.
曹艳 《今传媒》2012,(9):17-19
自2011年以来,以政府机构为背景的政务微博发展迅速。政务微博如何遵照微博的特性和传播规律发展,成为政府机构发布信息和引导舆论的有力工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浪开通的政务微博个案和文本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注重内容的互动性、宽容对待网上批评、学会民间化的表达方式、把握微博发布和更新的频次规律。只有尊重微博的发布规律和特性,才能够让政务微博的桥梁作用持久有效的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设了政务微博,通过政务微博发布信息、营销公关,但是政务微博中一些有保存价值的信息却没有存档。文章分析了政务微博的档案价值以及影响微博信息存档的因素,如信息量大、互动性、超媒体、即时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重视政务微博档案,建立健全保管机制,将有价值的政务微博进行档案化保存。  相似文献   

13.
政务微博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服务类信息、政务类信息、新闻信息和其他信息四类,这些信息具有利益相关性、信息形象性、话题争议性、信息实用性和符合新闻价值要求等特征。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不能把评论量和转发量的高低作为唯一依据,而应该综合考虑权责标准、效益标准和受众关注三个因素。本文以"@北京发布"为个案,探讨政务微博传播的内容特征和发布标准。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个人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以发布和传播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在我国,政务微博所涉及的部门可涵盖公安、交通、医疗卫生、文教、体育、气象、环保、质检、工商税务、市政、司法、  相似文献   

15.
马静 《东南传播》2016,(2):93-95
自2009年以来,政务微博以传播消息的快速性、丰富性和贴近性等特性迅速发酵,并在信息传播、问政于民、形象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对话理论的视角来看,官微的内容发布仅是单方面的符号展示,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沟通。本文以@西安发布为例,@西安发布在2015年9月的微博影响力报告中成为陕西影响力最大的政务微博,在微博的运营上属于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对其信息传播、问题导向、公众参与、解决措施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西安发布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成功对其他政务微博的借鉴意义,使政务微博能够不断发展,成为真正解民忧的有效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6.
政务微博根据社交媒体的特性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政务管理问题形成与群众互动良好的信息通路.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愈加重视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有效性与影响力,以满足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双重需求.运用营销学中的品牌视角审视政务微博,可探究其如何达成良好的传播目的与口碑.本文在对太原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开设的"太原消防"作为研究样本的分析中,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微博的议题构成、叙事方式、主体元素展开论述,并基于此探寻政务微博的品牌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是政府应对新媒体舆论场转移的积极措施,其发展受平台发展起伏和其他政务新媒体如政务微信兴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政务微博应建设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在政务信息和公共危机事件中体现权威以辟谣,成为信源供传播。同时应基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等政务媒体各自不同的定位及优劣势进行多政务媒体之间的联动,凸显各自不同的优势以形成政务信息传播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刘亚倩 《新闻世界》2012,(11):124-126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产物,成为政府发声和塑造形象的新途径,为政府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情民意、为民服务、与群众互动沟通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如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政府执政的有效工具,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探究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所在,以期为政府有效运用和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以来南京市政府部门纷纷将微博作为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已有75家政府部门开通了政务微博,而博主都是政府官员。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宣传处副处长袁伟是政务微博"南京旅游"的博主,他说:"我们微博一个宗旨就是服务、沟通、分享。服务主要是满足我们广大游客、我们市民和粉丝的信息需求。"和传统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不同的是,南京许多政务微博没有官腔,大量使用俏皮的语言和可爱的表情,被网民称为"很亲切、很清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9):27-31
本文通过大数据挖掘,采集了2011年至2016年间"上海发布"微博、微信账号的文本内容,全文本分析了政务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特征。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兼具政府公共服务属性和社交媒体属性:传播议题主打民生信息;微信与微博相互补充,发布频率与用户行为息息相关;微信版面价值梯度效应形成,内容呈现幂律分布且与民生密切相关,内容生产开始类型化,标题生产摆脱传统规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