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徐开尘 《出版参考》2005,(12S):32-32
在全球都学中文的热潮下.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对大陆书业制定出“走出去”的政策,香港二楼书店展售的简体字书已取代台湾出版品,此时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决定筹办“首届海外华文书市”两岸出版业的竞争将在异地展开,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王承惠呼吁,台湾出版业需要相关部门支持出版业打开海外市场,否则台湾出版业可能会在这场竞赛中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2.
在8月8日台湾举行的数字出版实务讲座中,台湾联合在线的周伟达在主讲中指出,台湾业者应多关注海外出版业的变动,而不是单单顺着数字出版业的脚步走,缺乏观察外界对内部的隐性威胁。  相似文献   

3.
在8月8日台湾举行的数字出版实务讲座中,台湾联合在线的周伟达在主讲中指出,台湾业者应多关注海外出版业的变动,而不是单单顺着数字出版业的脚步走,缺乏观察外界对内部的隐性威胁。  相似文献   

4.
由于著作权法规的实施,台湾出版界引进海外著作权逐步走上正轨。去年,在“6·12大限”前后,台湾出版业者更是掀起购买外国著作版权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正为何有一些资深台湾出版人会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发出强烈的反对声音?笔者认为,真正原因是过去十年,台湾出版业进军大陆,普遍遭到挫败,而且被大陆出版业在质和量上不断超越。台湾业者在大陆市场既然发展不起来,自然害怕大陆出版业者反过来进入台湾市场,到时台湾出版业者连自己的地盘都守不住。这点颇值得探讨,笔者对大陆出版业的腾飞有很深刻的体会。十多年前笔者认识了一些大陆朋友,如今都在大陆出版界雄据一方,以今天人文科学出版最夯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为例,前一阵子她还跟笔者说:"十年前我到台湾还是抱着学习的心理,现在觉得台湾没什么好学的,反而是他们要来跟我们学习。""以前台湾出版业都是端着架子来大陆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台湾出版业,台湾资深出版人陈颖青用一个"关"字来总结.他文中说,年关难过,是第一个景象.台湾出版业今年可谓流年不利,市场萎缩,经济大风暴,然后又面临产业媒体的"典范转移"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11,(19):41
台湾出版业者在购买海外版权时,常会因为本地市场小、成本高受到限制,在利益上也比不上大陆,翻译人才的不足更导致出版时间都比大陆晚。由此,台湾业界希望两岸能合作购买国外版权,组织编辑翻译再同步发行,有效降低双方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日臻成熟的美日等海外电子书市场,华文市场仍在摸索中。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长苏拾平曾形容"让出版业心惊胆跳"的电子书,在2013年台北书展仍是热门话题,不同业者表达出他们对电子书市场的展望、忧虑及建议。找寻出版业新获利模式苏拾平直言台湾的电子书市场还没有出现,原因在于出版商认为无利可图,而消费者认为选择太少。苏拾平认为除非100本新书排行榜中,有60本都出版电子书,才能说电子书市场成型,而依美国经验,当电子书的销售占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向     
台湾数字出版联盟宣布成立由台湾52家出版业者与电信业者、通讯服务业者以及图书馆共同筹组的"台湾数字出版联盟",7月7日成立。这是当地出版业者首度与科技及通讯业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版业在迎接21世纪,面对国际图书市场激烈的竞争,已把组建出版集团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被响亮地提了出来,尽管目前还处在造势和探索阶段,但却已引起了海峡那边出版业者的密切关注,台湾有识人士认为,随着大陆出版集团的兴起,可以挟雄厚的实力,在未来海外出版市场上,使台湾业者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也会牵动本地文化出版市场经营走向。为此,台湾陆委会委托一些出版研究者对大陆出版集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考察与了解,完成了《大陆出版集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日臻成熟的美日等海外电子书市场,华文市场仍在摸索中.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长苏拾平曾形容"让出版业心惊胆跳"的电子书,在2013年台北书展仍是热门话题,不同业者表达出他们对电子书市场的展望、忧虑及建议. 找寻出版业新获利模式 苏拾平直言台湾的电子书市场还没有出现,原因在于出版商认为无利可图,而消费者认为选择太少.苏拾平认为除非100本新书排行榜中,有60本都出版电子书,才能说电子书市场成型,而依美国经验,当电子书的销售占比大于10%时,市场便可起飞.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介绍、分析和评估西班牙出版业海外市场现状,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扶持措施等,对近年来西班牙出版业海外推广的变化进行研究,并从西班牙出版业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文化和出版互相推动、行业协会等在版权贸易的作用这几方面,找寻对我国出版业海外传播和推广的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台湾加入WTO前后出版业所发生的变化,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副所长余敏为团长,所长助理魏玉山、研究人员徐升国为团员的中国出版科研所访台团一行三人,于2001年12月27日至2002年1月5日对台湾出版业进行了考察研究。 本次考察的主题是:台湾出版业对外开放以后,外国资本在台湾的发展情况、运营状况,对台湾出版业的影响,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影响;台湾出版业走向世界的做法。此外,课题组还对台湾出版业集团化建设,台湾发行业连锁经营情况,台湾期刊市场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当前香港、台湾出版业的状况虽然形势各异,但由于内地出版业发展迅速、市场庞大且日趋开放,在两岸三地互动愈来愈频密、相互影响愈来愈深的情形下,"大中华出版"的概念已成为将来中文出版业的主要趋势,港台出版业也无不深受内地出版业大势的牵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峡两岸人员、文化交流规模的扩大,台湾文学出版界的一些从业人员已陆续前来大陆的作家和出版社签订合同,协议把大陆已出版或未出版的一部分文学、学术著作在台湾出版。这是一件好事。为了搞好这一文学交流活动,大陆的作家和出版界有必要了解台湾出版业的情况,弄清楚来大陆的台湾文学出版从业人员是否是知名出版社的代表,或者不过是名不副实的皮包商人。近年来,我因主编《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辞典》,对台湾文学出版业的情况有所了解,这里作一简要介绍: 台湾的文学出版界包括出版社、书店、书局、出版公司、文化供应社、报社、文化社、“新闻处”、“教育厅”以  相似文献   

16.
并购海外出版社是实现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当前是我国出版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尽快将海外并购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并购海外出版社势在必行我国出版业要真正实现走出去,扩大在海外图书市场的实质性影响力,在海外设立出版机构是必由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台湾出版业,业者陈颖青用了怎是一个"苦"字了得,概括汇总,似乎颇得众家出版人之心。2007年风风雨雨,凌域与金石堂事件,闹得出版界满城风雨,再加上诚品书店积极推展销结制,博客来主导权回归统一超商,台湾的出版业似乎真的面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湾出版业呈现着一种艰困中稍有起色的状况.总的出书量有所上升。出版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图书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图书出版面有了新的开拓。如咨询类、农艺类、旅游类、桥牌类、球类和茶艺类等专门出版社和图书,比往年有较多的发展。它们在台湾的出版业巾,形成了不容忽视的独占一方的局面。台湾目前的出版技术,基本上仍然依靠人工机械为主,但是也开始从海外引进了“电脑编书技术”。比如光复书局和百科文化书社两家采用“电脑排版打字”新技术,一天可打一万至两万字。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13,(18):54
台湾在个资法实施后,是否尽"告知"义务是出版业者最常遇到的问题。达文西个资暨高科技法律事务所律师叶奇鑫表示,做好告知义务,可减少很多法律问题。另外,可将个资告示放在网站会员注册页面,并新增勾选确认选项,确保读者是否接收到业者的告知。台湾"经济部工业局"近日针对出版业者举办"个资保护法实施因应说明会"。邀请达文西个资暨高科技法律  相似文献   

20.
两岸的传统出版业在不断萎缩,而且萎缩的速度很快,台湾出版业进入萧条期,而大陆的出版业也面临转型的问题.目前两岸出版业合作的最基本形式还是版权贸易,除此之外,近年来,台湾的主要出版企业几乎都曾在大陆以独资或合作的方式推动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