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榴 《科教文汇》2009,(9):243-243,245
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亿的一面镜子。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通过了解汉英称谓语的差异进而分析汉英两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根源,并把这种文化因素运用于跨文化交流和英语学习中,能更好地促进两国文化的传播、跨文化交流和英语学习者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叶玲 《科教文汇》2009,(20):257-258
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因此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翻译称谓语。本文比较汉英称谓语的差异并探讨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韶宁 《科教文汇》2008,(15):192-192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从不同程度体现了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分析了汉英文化下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称谓语的异同,以探析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在文化视野下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上的差异明显的体现在语言当中,而习语作为一种富有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是最集中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语言现象之一,因此在汉英跨文化交际中对习语的学习要充分考虑到双方的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化和习语的关系、地域差异、宗教文化、历史渊源等方面对比了汉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强调了文化对习语理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徐慧 《科教文汇》2008,(25):250-250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文章试将中英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并分别从文化角度审视了这两种称谓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郭骅 《大众科技》2006,(5):176-176,181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文章试将中英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并分别从文化角度审视了这两种称谓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李旭鸥 《大众科技》2006,(3):168-169
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中西跨文化语言交际障碍的两个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分析英语俚俗语研究在缩小中西跨文化语言交际障碍的必要性,从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入手,逐步深入论述了英语俚俗语在缩小中西文化差异和衔接中西思维方式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严魁 《中国科技信息》2007,(21):239-240,242
中西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且巨大的,它引起交际中的许多误区和不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而让学生深刻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提高汉英语言文化修养是其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作为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注重对英语国家的语言、社会文化及其风俗习惯的了解,在不断交流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表达,从而不断扩大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吴娟 《内江科技》2011,32(8):44-44
社会交际可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的方式和意义是不同的。通过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有助于人们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王伟 《科教文汇》2010,(23):177-177
文化交际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英语学习的目的即为同英语的使用者实现信息交流。本文想通过介绍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相关知识,阐述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并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中引入跨文化交际内容。  相似文献   

12.
浅谈英汉称谓语的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大量存在于社会交际与文学作品中。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根源、民族特色等,所以称谓语也有很大的差别。了解、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探索有效的翻译方法,对英语翻译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晏淑梅 《今日科苑》2009,(22):202-202
英语教学比较强调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应该运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手段来组织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让他们通过课堂实践习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的差异又造成了语言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文化造成的语言差异,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雷炎炎 《大众科技》2012,(5):152-155
为了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的要求与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语言差异并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文章主要阐述了对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针对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生常犯的错误及原因加以分析,由此提出了几点对策,如教师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对中国学生常犯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进行教导等。  相似文献   

15.
汉英语言中蕴含丰富的动物词汇,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大相径庭。本文以汉英语义下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区分及翻译为例,详细介绍和评析他们的社会文化意义,从而指出熟悉了解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结果已表明,不同语言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若不处理好这些异文化因素,会导致语言交流的失败,甚至造成语用失误。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学生既能学好语言知识,又能掌握必要的语用原则,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又存在于语言当中.英语教学应当包括英语文化教学.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育而忽视文化教育,其结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真正掌握英语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无从谈起.阐述了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因此要加强英语教师对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而且还是各个民族文化和地方语言精华的载体,同时也明显的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先了解这门语言的精华所在——即成语的文化内涵。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成语也就成了学习外语者的一大难题。不同文化对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对成语和部分谚语的翻译和理解不同,引用某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成语和谚语的原语及译语,来体现语言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成语学习,并从汉英文化对成语及谚语的理解和翻译中,了解成语和谚语的翻译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和影响,加深我们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9.
岳梅 《科教文汇》2008,(29):250-250
通过学习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的不同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结果已表明,不同语言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若不处理好这些异文化因素,会导致语言交流的失败。甚至造成语用失误。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学生既能学好语言知识,又能掌握必要的语用原则,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