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体心理是社会状态与群体性事件之间的重要媒介,分析群体性事件必须了解当前大众的社会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为相对剥夺感日益强烈、公正受挫心理加剧、信任感缺失、焦虑感萌发、维权意识觉醒与崇尚武力维权方式的矛盾心理。在从众心理、群体认可心理、情绪传染心理以及法不责众,心理机制下,激发为群体性事件。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有助于寻求到有效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管理领域引入价值分析的方法解读群体泄愤事件。首先,分析了价值分析方法引入的可行性,提出负性价值分析的概念;其次,分析了负性价值分析的各个要素;再次,分析了负性价值追求的主要途径。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群体泄愤事件负性价值分析的框架,得到几点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出现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必然影响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其产生有经济、政治、法律、思想、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应强化执政理念、改革用人制度、建立协商机制、健全问责制度、构建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4.
现代风险研究表明,主观感知的风险和客观存在的风险很不一致,风险常常被放大或者缩小,但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在机理仍不清晰.本研究以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为例,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利用社交网络的大数据再现了疫苗事件从持续发酵到舆情爆发的全过程,分析了风险放大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心理机制包括情感启发式、锚定效应和选择性关注,放大了个体风险感知,社会机制则是通过自媒体信息加工、情绪传染和社会争议等过程放大了社会整体对问题疫苗风险的感知.疫苗事件中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的交互作用为舆情演化提供了强大驱动力.分析表明,自媒体环境中公众和社会的风险感知极易出现偏差,且较难形成自我纠偏机制,规范自媒体信息加工行为、监测和引导公众情绪是危机中风险沟通的关键,而现实中快速有效地处置风险事件是阻断风险持续扩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所谓嫉妒心理,就是俗称的“红眼病”,是指对在某些方面优于或超过自己的人产生的一种莫名其妙的不满和不服的心理,甚至引起强烈的对立、抵触、怨恨情绪和不道德攻击行为的负性情感。它多以暗中较量、曲折迂回的不公开方式出现,是一种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害的病态心理。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古老但却始终炽热的社会现象。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已凸显在刚性体制内解决该问题的局限性与滞后性。柔性化处置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探究和设计以柔性化处置为主导的常态、持久、稳定的长效性机制,已为大势所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多渠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和评估机制;同时,须恪守法治原则和慎用警力原则。  相似文献   

7.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目标,利用互联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信息,在相对自发、无组织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泄不满、制造舆论的集群行为。以社会重大公共事件、伦理道德事件、民族主义事件、文化争论事件等热点事件为发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近年呈上升趋势。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内容庞杂、传播主体复杂、传播范围广泛、传播渠道融合的特征。因此,政府应采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网络问政制度、加强网络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对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等应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学生怨恨是其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生发的一种不平情绪。这种情绪因自身的软弱无力而被迫隐忍于内无以宣泄。学生怨恨的生发关涉到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两个维度。其中,社会基础是指学生体验到伤害或挫折的外在条件,心理基础是指学生软弱无力的人格特质。而学生怨恨则是在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生发的。怨恨一旦滋生将对学生的德性发展产生着消极意义:它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扭曲;使自身德性趋向平庸;引起学生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等。学生怨恨所具有的消极意义要求学校教育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这种教育干预要从两个向度进行:一是采取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怨恨情绪的滋生,二是通过合理的途径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群体事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群体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全大学生群体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心理贫困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的一种缺乏状况,其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增多、人际关系不良、社会参与受限等。本文从对心理贫困概念的澄清入手,探索心理贫困的科学标准,提出心理贫困的计算公式,强调针对心理贫困应采取相关的福利提供策略:家庭、市场和社会福利提供途径相结合,选择型与普惠型福利提供方式相结合,以及基于增权理念采取形式多样的福利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群体事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产生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群体极化、去个体化、从众和非理性、逆反等。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着两个重要机制:一是情绪唤起和分心活动;一是模仿行为的出现。如果根据这个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况进行心理预防和疏导,对有效防范群体心理的形成及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处于思想和心理上的"躁动期",致使近年来我国的群体事件也呈现出多发和高发的总体态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能有效防范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在群体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预防和处置群体事件的重要力量,贯穿于群体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全过程,发挥着政府调控、经济调节和法律治理难以替代的柔性作用,具有预警,沟通化解、稳定人心以及心理调节和心理疏导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新疆特殊的区情,分析了近年来新疆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和特点,根据新疆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完善新疆高校预防与处置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机制和举措,以期有效增强高校政治能力和维稳处突能力建设,切实维护高校稳定。  相似文献   

14.
负性事件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需要探索的关键,尤其是在做心理分析时,对于负性事件的解读、阐释将直接影响其效果,负性事件往往是潜意识被压抑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涉官事件中网民"仇官"情绪态势和诱因,以辽宁兴城市城建局副局长和黑龙江同江市公安局副局长被杀这两个事件为个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跟贴中网民态度倾向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网民态度明显"一边倒",网民"仇官"情绪在两起事件均得到呈现,并且网民"仇官"情绪不因事件和载体变化而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媒体新闻报道角度、网站跟贴管控方式、网民从众心理及网民群体内部分化机制等都会加剧网民"仇官"情绪。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269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学校餐厅食品价格提高的实验情景对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群体性事件源于不公正,不公正不仅可以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还通过集体效能(认知路径)和愤怒情绪(情绪路径)对群体性事件产生间接影响.群体认同将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进行整合,不公正还可以通过群体认同分别作用于集体效能和愤怒情绪,对群体性事件产生影响.群体性事件的认知与情绪的整合模型得到数据支持,对群体性事件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7,(3):81-86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大学生同质化文化心理在个体情绪化因素引诱下发生的心理共振,是大学生群体性心理积怨在个体化偶发事件的强烈刺激下的剧烈表现。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化诉求,引导大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情感支持与价值认同;加强舆情监管与大学生群体心理干预,构建大学生群体性心理突变与情绪传染预防机制,内外"双防"才能有效降低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8.
嫉妒,俗称"红眼病",它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发现别人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自己强时而产生的一种羞愧、不满、怨恨、愤怒等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依托和载体,也是社会最敏感的细胞。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所造成的危机状态不仅构成了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的威胁,而且会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影响到高校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因此,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的成因入手,提出了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的防范机制和控制机制。为预防和解决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提出了参考性的措施和意见,进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频爆发,极易使大学生产生恐惧、疑病、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从而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把握高校中不同群体的情绪特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展开干预及援助工作,是保证高校在疫情流行期平稳过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