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赤峰学院621名蒙古族、汉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比较蒙、汉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关系的异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蒙、汉大学生人格特征各分量表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差异。因此,注重民族差异,塑造健康人格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进行友谊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族和汉族两个民族在各自民族文化上各具特点,并且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友谊现存在差异.汉族和蒙古族大学生友谊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紧密相关.希望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探索民族团结教育有效途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和存在的个性心理问题,本文对170名蒙族大学生使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进行测验调查,以实证为手段,通过逐项分析,发现了蒙古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中的许多优点和缺点,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大学生神经类型的民族特征,以及民族间性格、气质的差异,采用艾森克问卷法进行了516名大学生的运动心理指标测试调查与对比分析.所取得的分析资料将为研究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各民族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蒙汉大学生焦虑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内蒙古师范大学776名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蒙汉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的民族和性别差异.蒙古族大学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均高于汉族大学生;男生在状态焦虑上明显高于女生.(2)蒙古族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其焦虑状况呈上升趋势.(3)蒙汉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来源地和专业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01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汉族和蒙古族在校大学生体质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比出两民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蒙、汉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关系的异同.方法:肖计划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赤峰学院621名蒙古族、汉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表明,蒙、汉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呈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差异.结论:注重民族差异,培养积极成熟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改善抑郁情绪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近年来,对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众多,本研究主要探究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信任与抑郁情绪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信任水平和抑郁情绪在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身上有差异,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方法研究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体型,结果表明:蒙古族男生与汉族男生有明显差异;蒙古族男生与蒙古族女生存在显著差异;蒙古族男生与体育系男生具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体格发育是由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中国修订版成人EPQ性格问卷对蒙古族(304人)和汉族(338人)青年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蒙古族被试的性格特征较汉族有明显的不同,尤以性格特征外倾为突出。各量表分高低顺序亦不同于汉族,但与英国常模相似。文章认为该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文化传统和劳动生活方式等因素是形成蒙古族性格特征的基础。最后提出,中国常模及其划界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使用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高校的稳定与办学方向,事关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其思想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把握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对箱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畲族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畲汉两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质差异,随机选取丽水学院在校畲族女大学生204人和汉族女大学生136人进行体质测试,结果表明:畲族女大学生的舒张压比汉族女大学生高,其肺活量、肺活量体质量指数明显比汉族女大学生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其睡眠质量现状,结果显示:大学生PSQI总分为5.69±2.90,其中汉族大学生PSQI总分为5.42±2.676,少数民族大学生为6.05±3.149;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为24.5%,其中汉族大学生为18.9%,少数民族大学生为31.8%;男女生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类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体育类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好.说明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总体睡眠质量一般,亟待提高,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尤为突出,为此,提出的对策措施是:增强民族大学生的睡眠卫生意识,多参与体育锻炼,优化宿舍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内蒙古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300名在校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样本高校大学生SCL -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达显著水平;SCL -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现状,与汉族大学生专业承诺进行比较,了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专业承诺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少数民族大学生显著低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经济承诺与专业承诺总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少数民族大学生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方法研究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体型,结果表明:蒙古族男生与汉族男生有明显差异;蒙古族男生与蒙古族女生存在显著差异;蒙古族男生与体育系男生具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体格发育是由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依据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运用数据统计法对西南高校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更准确地了解西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中华民族认同问卷对3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不同性别和生源地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民族和生源大学生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穿青人大学生与相邻七个民族大学生(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和仡佬族)体质健康对比,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在身高、体重、肺活量和立定跳远四个指标上,穿青人大学生较相邻的大多民族低,尤其是男子。但是引体向上却是穿青人大学生的强项,超过汉族和土家族。此方面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穿青人的体质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对促进民族和谐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实验材料:二维和三维)×3(民族:汉族、维族、藏族)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了我国藏族、维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心理旋转能力,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及性别差异是否会对心理旋转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藏族、维族、汉族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维度图像的旋转反应时存在差异性,但并不显著;(3)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