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付文畅 《内江科技》2012,(1):125-126
目前国际上针对稠油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蒸汽热采的方法,但是普遍面临着采油成本高、出砂和气窜等问题。对于较薄的稠油储层,无法满足热采技术的筛选标准致使相当数量的稠油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出砂冷采技术属于一次采油的范畴,其投资成本远低于热采技术,且适宜于较薄的稠油储层。它通过刺激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以及稳定的泡沫油从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本文主要从该项技术的机理、应用范围及开采特征几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并介绍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前海上CB243、CB246区块均为常规稠油油藏,选用电动潜油螺杆泵、电泵电加热采油技术,并进行了以下工艺配套:采用精密滤砂管为主的防砂工艺,减少稠油流动阻力。但是从现场应用来看,适应性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效果。为实现海上稠油的高效开发,本文开展了海上稠油冷采技术调研,调研了几项先进技术,将为海上稠油开发实验技术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吐哈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在分析前期井筒举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螺杆泵配套环空摻稀油降粘井筒举升工艺,首次成功应用螺杆泵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提高产量、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油井检泵周期大幅延长,维护成本及劳动强度大幅减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技术为稠油规模开发油井提液携砂采油提供了技术与实施依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代艳玲 《内江科技》2007,28(7):130-130
草13沙一、沙二段稠油油藏试采期间一直采用直井、冷采技术低效开发.本文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充分论证了水平井开发、热采开发的可行性,采用先进的筛管完井及高压充填防砂技术,打破了直井冷采的开采僵局,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胡贤淑 《今日科苑》2010,(14):59-59
乐安稠油油田无常规生产能力,必须用热采技术,电热技术开采,先后开发应用了电热杆、过泵电加热、油管电加热、大斜度过泵电加热等系列配套技术,有效开发了大部稠油难动用储量,恢复了大部分稠油停产井,尤其是在草古1地区利用电加热等冷采技术开发,形成了适合油藏特点,独具特色的潜山稠油底水油藏前期开发冷采工艺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6.
李荣强 《今日科苑》2009,(20):78-80
稠油是塔河油田油藏的最大特性,目前塔河油田的机械采油工艺以有杆泵采油工艺和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工艺为主,其中电泵采油工艺以其深抽、大排量、管理方便等特点成为越来越为重要的机采工艺和发展方向。该文从粘度对离心泵特性影响的研究开始,系统地提出了提出了稠油井电泵开采技术:一是提出了对电泵本身进行技术改造措施,二是研究并提出了相关配套工艺,三是对电泵深抽(5500111—4200m)提出了相应技术改进的研究。对于丰富和提高塔河油田的稠油开采工艺都有很重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常规原油(稀油)的大量开采及开采难度的增加,新的稠油储量不断投入开发。我国近海有大量埋藏较浅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对于这类油藏的开发,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出砂,而适度出砂作为高效的携砂开采方式在这类油田的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适度出砂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适度出砂的国内外应用案例,详细分析了适度出砂的增产机理、适度出砂油藏筛选标准,对比分析了出砂开采在陆上和海上油田运用的区别,并重点阐述了适度出砂确定出砂量的影响因素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8,(4):88-89
割缝筛管是采油防砂的主要机械防砂工具之一,其中携砂液的冲蚀磨损是导致割缝筛管防砂失效的原因之一。本文运用Fluent软件,对割缝筛管单个割缝进行液固二相流的冲蚀磨损数值模拟,分析了割缝处最大冲蚀率与携砂液流速、砂粒粒度和含砂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筛管割缝处的最大冲蚀率随携砂液流速、含砂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和含砂水平呈线性增加关系;同时割缝处最大冲蚀率随着砂粒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砂粒粒度达到割缝缝宽时,割缝处最大冲蚀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9.
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出砂现象,给石油开采工作带来较大麻烦。为提高原油质量,人们研究出多种排砂采油技术,水力喷射泵强制排砂采油技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本文就该技术在排砂采油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代艳玲 《内江科技》2010,31(12):138-138,172
草13外围沙二、沙三段稠油油藏一直采用直井、冷采技术低效开发,本次方案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充分论证了转换开发方式,部署分层水平井热采开发的可行性,打破了直井冷采的开采僵局,提高了稠油油藏采收率,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国宏 《内江科技》2011,32(9):136-136
近几年,在稠油开发中多采用掺水冷采工艺进行生产,而稠油掺水井多表现出产量落实困难,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稠油掺水井进行一系列的治理,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陈南稠油热采井主要采用高压充填防砂技术。该技术是将防砂砾石——石英砂一次充填至油层空间;同时充填滤砂管与套管环形空间,经高压一次充压结实,形成高效能、大半径的挡砂屏碍。针对陈南油田稠油区块热采井的防砂技术改进,提高了采液强度,延长了防砂有效期,确保了防砂效果,为该区块井的正常注汽和投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孤东油田是胶结疏松的砂岩油藏,地层极易出砂,尤其对于稠油区块的水平井来说,防止油层出砂已成为维持油井正常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孤东采油厂的新建产能块多数为厚度较薄的普通稠油油藏,因此相应的稠油工艺配套技术直接影响到新区产能建设的实施效果。在产能方案的井位设计中注重工艺配套技术,积极引进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显著地提高新区产能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太平油田沾18区属稠油油藏。通过对其特稠油井采取优化机、杆、管组合和改进地面流程等措施,以及井筒化学降粘、特种泵等稠油冷采工艺的应用与改善,该区的特稠油开采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为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稠油井电泵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塔河油田的机械采油工艺中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工艺占机采总井数的31%,是主要的机采工艺,该文结合塔河油田2区、4区奥陶系油藏储层特征和油品特性,对电泵稠油开采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获得适合塔河油田稠油开采的电泵系统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单家寺稠油油田位于东营凹陷与滨县凸起之间的过度带上,油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油井必须经过防砂后才能投产,这些防砂方法各有利弊。另外,由于稠油的特殊性质,在防砂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提高洗井液温度及增压防砂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东升 《金秋科苑》2010,(20):109-109
孤岛油田稠油区油层砂岩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地层砂粒度中值一般为0.1~0.15mm,自上而下逐渐变粗。防止地层出砂是开发孤岛稠油区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孤岛油田稠油油藏注汽井主要采取注汽前高温涂敷砂、注汽后砾石充填防砂(绕丝管、割缝管等)工艺,防砂成本高,占井时间长。研究和应用先进的防砂技术,以简化作业工序、降低热采井防砂成本、缩短占井时间一直是防砂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伟  黄海英  刘甲红 《内江科技》2008,29(5):121-122
为了高效开发坨82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在分析坨82块油藏开采技术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坨82块油藏开采中射孔、防砂、注汽、井筒举升工艺进行了优化配套,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实践表明,采用针对性强的射孔、防砂、注汽、井筒举升配套稠油开采工艺技术是高效开发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关键,坨82块稠油油藏开发实践对科学合理开发同类稠油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萍  路学宽 《内江科技》2012,(8):113+140
二氧化碳三元复合辅助吞吐复合采油技术是针对现今稠油蒸气吞吐开采采取的一种单井增产措施。本文通过分析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二氧化碳的特点、施工工艺和效益分析,确定了二氧化碳在现场应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稠油开采的时候,蒸汽吞吐热力采油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为了更好的对稠油进行开采,同时也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对蒸汽吞吐技术进行必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出现的稠油试验井进行现场情况的掌握,能够更好的促进以后的开采。通过不断的试油,应用蒸汽吞吐热力技术能够更好的增加产油强度,同时也能将原油性质变好,在开采过程中应用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