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随机交配类概率计算题中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即配子法与拆分法的解题过程进行比较,就拆分法在使用过程中局限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其使用前提.  相似文献   

2.
速算和巧算     
《红领巾》2007,(11):55-56
【专题简析】 通过把算式进行拆分,改变原题格局,构造新的模式,达到巧算目的,这种巧算思路称为拆分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羟基苯甘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也是合成多种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对它的拆分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主要评述了它的拆分技术,分析了其拆分方法,并简要评析了它的发展前景及国内外的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部件拆分和字符拆分是有差异的。主要有 :两种拆分的汉字结构观、名称、所依据的原则、过程、结果等都有不同。主张应根据用途的不同 ,把汉字拆分分为两种 ,分头进行 ,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手性有机化合物与手性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手性有机化合物在医药、生物等领域的重要性,综述了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手性添加剂的选择和可能的拆分机理,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显示出毛细管电泳是手性拆分的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分离手段。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化学平衡等效问题呢?对于化学平衡等效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化学平衡的过程等效:二是化学平衡的结果等效。在解决化学平衡等效的相关问题时,我们需要借助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化学平衡过程作等效处理,即对化学平衡过程进行拆分和叠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脂肪酸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特别是脂肪酸在有机溶剂中的催化拆分反应,以及脂肪酶催化的二次拆分法。  相似文献   

9.
在三维软件中制作模型贴图时,必须首先在模型上创建并拆分展平UV,本文分析UV拆分的原则,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三维模型的UV映射方法,并以UVLayout程序为例,详细说明了使用UVLayout拆分UV的流程及关键技术,在三维设计的工作流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缨 《现代教学》2003,(4):57-57
在Excel的使用中经常需要将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拆分到多个单元格中.或将多个单元格中的数据合并到一个单元格中.  相似文献   

11.
在几何图形的证明中,经常会遇到有关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如何利用角的这种特殊关系,是我们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几何题可以通过把大角拆分,或把小角合并的办法,构造相等的角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讨论了英汉翻译中拆分的必然性,并通过举例对比翻译,分析、归纳了三种具体的拆分方法,从而使得拆分翻译方法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先对一个三角求和公式进行证明。然后对它的一些特殊情形进行拆分,最后提出两个猜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用于手性化合物拆分的主要模式,探讨了影响分离结果的主要因素,综述了各类手性选择剂的研究现状及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拆分,对整体事物的逆加工。从“地图”上,我们看到了人类对地球的“拆分”。拆分,是对某个系统的细节化探究。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平面几何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将复杂图形拆分为基本图形,便能把复杂图形简单化,降低题目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7.
唯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教师才能在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同时,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注入鲜活且恒久的力量。教师要达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就必须在时间管理上下一番功夫。文章结合实践提出了三种时间管理策略,即"拆分"策略、"借力"策略、"插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地理教学中以地理概念为逻辑起点,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对影响地理事象的各要素以及要素的属性进行拆分,并分析要素与属性之间逻辑关系,能有效促进综合分析水平的提高,促进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中国知网中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出版性质,认为《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是正式出版的学术电子期刊,先发学位论文后发拆分论文属于重复发表,先发拆分论文后发学位论文属于正常出版,建议研究生先发拆分论文后发学位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20.
"兼顾直观"是五笔字型输入法进行合体字拆分时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与其他原则往往相悖,故不利于初学者掌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运用具体实例对该原则的使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