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直体后空翻两周接快速后空翻与接后手翻着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单跳是技巧运动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几年来,诸如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080°之类的高难度动作已普遍被各国优秀选手所掌握。随着团(屈)身后空翻三周、团身后空翻三周转体360°、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440°等高难度动作的相继问世后,各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将难度动作的发展转向到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连接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武术运动发展较快,高难度的“旋子转体”动作也就应运而生,在新修改的《武术竞赛规则》中已得到肯定。虽然如此,但仍受一定的限制,当套路中已选用十三种限制动作中任何一种后,它即不能再被选用。尽管如此,多数运动员在自选拳术和器械套路编制中还是采用了“旋子转体”动作。因为他们懂得,在套路比赛中,如比赛双方技术水平、规格相当,最后的胜负就取决于难度的差异,这在第四届全运会武术比赛中又一次得到证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体操比赛中,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不仅要高质量的完成全套动作,更重要的是在完成高难度下法时,落地要站稳。全套动作做得再好,下法落地时双手扒地、坐地甚至摔倒,要想成为比赛的优胜者,是不太可能的。在单杠高难度下法中,身体不仅绕横轴翻转,而且还要做纵轴转体。同时,随着空中动作的加难,腾空高度也不断增加。因此,在完成这种连翻带转、腾空又高的高难度下法时,对落地技术带来了更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跳水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动作难度不断加大,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跳水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直接影响起跳高度,起跳高度越高,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越充分,越容易完成多周翻腾的高难度动作。身体躯干部位的力量及控制能力是跳水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空中翻腾或转体等动作的体能基础,尤其是在多周翻腾加多周转体的动作中。  相似文献   

5.
屈体前空翻两周同时转体 5 4 0度 ,是国际蹦床比赛中常被选用的、比较典型的一般难度动作。由于我国正式开展蹦床运动仅两年多 ,目前这一动作在国内尚属较高难度动作。黄健是我国比较优秀的蹦床运动员 ,把他与国际中等水平运动员法国的米切尔完成的屈体前空翻两周同时转体 5 4 0度进行运动学比较 ,从中找出其优点和不足 ,这对黄健进一步提高屈体前空翻两周同时转体 5 4 0度动作质量 ,及其他运动员学习掌握该动作都有借鉴作用。1 研究方法①资料研究法。主要研究两人该动作的录像资料及相关的其他文献资料。②录像解析法。使用三星S80录像…  相似文献   

6.
采用运用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及访谈法对索契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女子决赛中外优秀运动员比赛完成情况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项目的技术发展现状,查找我们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实力上的差距,认为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实力上的差距是我国女子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未能获得奖牌的主要原因;在下一届冬奥会中,frontside1080或backside900必然为多数女子运动员所选用。建议我国运动员在提高现有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与成功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前、后刃转体动作的难度,并在动作多样性方面寻求突破;下一届冬奥会中,我们应突破"冲、保结合"的思维定势,在决赛的两轮比赛中全力冲击高难度动作,为实现奖牌零的突破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相似文献   

7.
八运会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比赛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观察法、录像记录、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八运会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比赛进行了调研,并与1993—1997年国内外锦标赛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基本技术不精、不全面,失误较多;高难度转体和踹燕动作和高质量的A组动作较少;成套动作编排缺乏个人风格特点,缺乏感染力和艺术性;运动员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和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8.
世界蹦床运动动作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统计两次世界最高水平蹦床竞赛中使用的蹦床动作,确定了目前世界比赛中运动员所使用的动作情况。根据相关信息和对蹦床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了近期蹦床运动动作的发展形式。结果认为,蹦床预赛第1套动作中,主要采用1周空翻,男、女使用的1周空翻情况是相似的。非完整类空翻中,使用后空翻3/4周接腹弹的动作最多。蹦床预赛第2套动作和决赛套动作中,男子动作以2周高难度动作和3周动作为主体,以3周高难度动作为前沿动作。女子使用了12001o和12001<两个动作,其2周动作以2周空翻且转体在720°以下的难度动作为主。未来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将促使运动员掌握更多的蹦床动作,比赛中对技术动作的评判将更加细致;在编排方面,预赛两套动作将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9.
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前空翻类动作是跳马项目近几年开发的一类高难度动作,从当前发展情况看,此类动作发展的潜力很大,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动作。我国女子优秀跳马运动员程菲能较好完成踺子转体180°前手翻转体180°直体前空翻的高难前沿动作,研究她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及主要技术特点,旨在为其今后发展此类动作的更高难度提供运动学参数,同时对有条件发展此类动作的运动员也具有理论和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着重研究核心力量对跳水转体动作产生的作用,从实验结果中看出练习核心力量对提高转体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帮助.在科学、现代化的训练方法下,运动员能更省时、有效地完成训练,降低了训练难度,有更多时间去巩固正确的转体技术,并发展更多新的高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11.
苏美华  陈平 《体育科技》2012,33(2):58-63
通过采用运动学等研究方法,揭示我国女子优秀体操运动员杨亚红完成的侧手翻转体90°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的高难度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发展此类动作对提高我国女子跳马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巴黎奥运新周期规则下第51届利物浦体操世锦赛男子自由操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及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探索新规则下自由操项目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势,为我国运动员提升自由操项目整体竞技实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成套动作编排上优秀运动员多以E组、F组的高难度大空翻动作作为开场,以提升起评分,之后为单周空翻转体与单周空翻转体之间的连接串,中间为简单的单周空翻转体和非技巧动作进行过渡,而结束动作多为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2)连接串的选择上,8套动作中仅有4串使用了单周空翻转体和多周空翻的连接,但有3串出现坐地的重大失误;其余4串连接均为后直900°+前直的简单连接。运动员对新规则的运用还有所欠缺,对成套动作的执行能力还有待加强。(3)竞技实力上,运动员整体难度相差无几,完成情况上除了两位运动员出现坐地的重大失误和土井凌辅完成稍差,其余选手没有太大的差距。整体来看,运动员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规则,但优秀运动员仍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套路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而高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关键环节,提高女子运动高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避免扣分点,是当前竞技武术套路女子运动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用摄像分析等手段,对北京奥运会女子南拳金牌获得者林凡等35名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诊断,寻找落地不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女子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中腾空时间明显不足,空中旋转角度不够,增加了落地稳定性的难度;不同的落地姿势有不同的重心高度、落地缓冲距离、落地支撑面积;并根据运动员个体的特点,提出个体的理想技术模式,模拟比赛负荷强度训练难度动作,在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训练中,提供了科技服务,保障了被跟踪科研服务的运动员在这两次大赛中获得了金牌.  相似文献   

14.
前手翻团身转体180°接后空翻,前手翻团身前空翻转体180°或360°,前手翻屈直体转体180°接直体后空翻,是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近年来在前手翻团身前空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难度跳马动作。采用前手翻来加难第二腾空的动作,有极  相似文献   

15.
王芳 《精武》2013,(19):134-135
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高难度动作,是形成整套动作的价值基础,近几年来,国内与国际的竞技健美操比赛中,通过空中变换姿态,然后俯撑落地的技术,已经是被运动员们广泛采用的高难度的动作之一。然而“舒舒诺娃”的动作就是高难度动作类型之一。实验证明,若在进行此动作之时,对技术的掌握不当,就会造成运动员不同程度的损伤。本文将以舒舒诺娃动作为实例,对竞技健美操中的高难度动作,进行力学原理的分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技术动作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宁宁  高俊 《冰雪运动》2009,31(6):29-34
通过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比赛中运动员技术动作分析后发现,空翻与转体是整套动作的难度核心。为更好地了解空翻与转体动作的特性,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和现场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空翻和转体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人体的转动轴、翻转的时空特征、翻转的角速度变化、人体转动惯量以及运动员身体形态、腾空姿态等因素均对空翻与转体动作产生影响。为此建议运动员提高翻转时对高度、速率和角度的控制,不断提高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男子跳马运动发展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竞技体操比赛的6个项目中,跳马是唯一不以成套动作进行比赛的项目,单个动作的难度代表了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的实力。在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2001—2004年)中,满分10分为动作的最高起评分。动作的难度与完成情况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高分的“两极”,即一方面运动员要跳出高难度动作,获取高起评分,另一方面则要使动作完成好,力求少失分。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内外跳水运动的发展非常快,在跳水比赛中不但要求动作“美、稳、准”,而且还要难度大,动作新颖。第五组动作是男子必不可少的动作之一,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组可以根据每个运动员的情况发展不同组别的转体。(一组好就学向前的,翻腾好就学多周兼转体等等)而在双人跳水比赛中也用得很多,因此有好的转体动作尤为重要。另外,如果转体基本功较好的话学习转体动作也比多周翻腾要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20,(2):161-164
我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腿法技术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探讨原因、改善我国运动员水平,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转嫁访谈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在腿法技术的使用频率、成功率、得分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高难度动作方面,并且我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缺乏竞争与对抗意识,进攻较为保守,高难度技术较为欠缺。在跆拳道比赛中,高难度技术是得分的关键,运动员需加强高难度动作的训练,提升进攻与防守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运动员李月久为超赶世界体操先进水平,于1979年后半年在海棉坑中试做了直体后空翻二周转体360°的超C组高难度空翻动作。这一段实践表明,纵轴转体360°并不太难,而横轴翻转不够则是主要矛盾。从实际完成动作的连续图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