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域的问题是指物体不动,眼睛的位置可动,眼睛在什么范围能看到需观察的像。分析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边界光线。先作人射到光学元件边界的光线,再确定经过光学元件后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眼睛在这些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所包围的范围就能看到需观察的像。  相似文献   

2.
在几何光学的学习中 ,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用常规的思维和方法不易解决 ,但这些问题又不是真的无法解决 ,若能巧妙地虚设物体便可顺利解题 .本文就作图和计算两类光学题作分析说明 .一、作图类中学阶段 ,只要求用以下三条特殊光线进行作图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 ;②通过光心的光线 ;③通过焦点的光线 .当遇到其他光线时就很难处理 .另外 ,在物体成像作图中 ,对位于主轴上的发光点及物体也不能用常规方法完成光路 ,找到像的位置 .例 1 如图 1 ,试画出光线PN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本题难点 :光线PN为一般光线而非特殊光线 .解题思题 :①…  相似文献   

3.
在光学作图题中,有些问题不能直接利用光的有关定律解决.本文总结的一些方法很方便用于解决常见光学作图难点,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一、光发生反射和折射时,根据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可确定像.例1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光线如图1所示,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冯丽 《天津教育》2001,(10):47-48
所谓“看见”,那是因为有光线进入眼睛之故。看见物体,是因为来自物体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看见像,是因为来自物体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作用后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则人眼即看到相应的反射像或折射像。如图1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容易知道物点S的虚像为S′。又据单一平面镜成像的惟一性可知,由来自物点S的任意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均应汇交于S′。显然,在二维空间里,观察者的眼睛若在由MM′和NN′两条面镜边界反射光线所确定的M′MNN′范围内,均能观察到像点S′,笔者将这一空间…  相似文献   

5.
透过光学元件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像,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要能看到物体的像,眼睛应处于何范围内进行观察——确定目域;二是透过光学元  相似文献   

6.
透镜成像作图是几何光学中很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会考、高考的热点.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介绍了透镜成像作图的3条特殊光线,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第4条特殊光线:线状物体发出的与其本身重合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必和线状物体的像重合. 如图1,设线状物体AB经过透镜所成  相似文献   

7.
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知道什么是光源及其与反光物体的区别;知道光具有能量,以及光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2.知道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一些光现象;知道光线的概念,并会画出光线;知道人眼根据什么判断物体的位置.3.理解反射定律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把路灯、台灯、手电筒的光线看成是从一个点发出的,像这样,在点光源的照射下,物体产生的影称为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形成中心投影的光线是不平行的,即光线是相交的,而交点就是光源的位置.利用灯、物体、影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解决如下的三类问题.1.已知灯的位置,可以确定物体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光线从真空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当光线从某种透明介质斜射入真空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据此并结合光的折射定律可以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那么如何简便地画出折射光线的准确位置呢?本文就介绍用单位圆作图法,确定折射光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仔细阅读初二物理课本P65的文字和插图后我们可以发现,透镜的折射有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P65第一行);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图6-10、6-12);③从焦点发出(或原射向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图6-11,如图1).有了这三条光线中的任意两条,无论物体放在距透镜什么距离的地方,都可利用作图的方法找出其像的位置,并确定像的倒正、虚实情况.请看图2-4。1.凸透镜成像的三个范围如图2-4图中F、P分别表示焦点和二倍焦距处,…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通常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法,求物体经共轴光具组所成的像时,会遇到下述情况。如图1:当物体AB上A点发出的光束,经第一光具折射后是会聚的,但不待光束到达会聚点即遇第二光具,此时因三条入射光线并非特殊光线通常情况下,较难直接求得最后所成像的位置。那么能否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法,求出上述情况下物经光具组所成的像呢?  相似文献   

12.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镜反射或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就能看到物体的像。要想看到物体完整的像,人眼必须处在某一范围内,怎样确定这个范围呢?其作图步骤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虚拟法例如图1所示,请用作图法求出入射光线MN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PQ 解析MN是一条任意光线,我们只能作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图,故PQ不好直接作出。但如果借助三条特殊光线成像,从物射出的光都要通过像点,根据这一思路,可虚拟一个不在焦点上的物体,就可轻松求出光线MN的折射光线PQ。  相似文献   

14.
用折射定律n=sini/sinr测物体的折射率,其关键是如何巧妙地确定某一射向物体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物体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下面谈谈不同形状玻璃砖折射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几何光学教学中,通常是列举观察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来说明光的折射现象。这里,并不需要讨论水中物体的成像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时常引起一些人的兴趣。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章,往往是把从物体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两只眼的两束光抽象为两条光线,这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作为物体的像。于是,认为观察水中物体的像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盛云生 《物理教师》2010,31(11):35-35
放在水中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位置升高了.在图1中,物点M发出的光线MA、MB射入我们的眼睛之前,分别在水面上A、B处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物体的位置是在折射光线A1A和B1B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M′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由于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它离水面的距离(视深)比物体离水面的距离(实深)要浅一些.从图1来看,像点M′也不在物点M的正上方,而是向人眼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相似文献   

17.
1.逆向思维型由已知的像的位置求物的位置或由折射光线求入射光线.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范围内,关于透镜成像的作图,学生只能确定三条特殊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方向.而对于任意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确定,教材中没有给出这方面的知识.本文拟在初中范围内不借助课本以外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 大家知道,在透镜成像中,可把物体看成是由无数个物点所组成,每一个物点都可对应一个像点.实像点是由折射光线实际会聚的交点;虚像点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交点,只要能够确定物点所对应像点,那么就可以确定任意入射光…  相似文献   

19.
人站在岸边观察水中的物体时,看到的是水中物体在某位置上的确定的像,并且像在物体的上方,那么像是否在物体的正上方呢?现讨论如下:人们能够看到水中的物体在某位置上的确定的像,是由于“双目视觉”的作用。水中发光点射出的两束光,经水面折射后分别进入我们的两只眼睛,眼睛的本能使我们感到,像就在两束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根据人眼所处的位置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本)P185图7-20(图1),给出硬币经水面折射后所成虚像的位置上移同时向观察者所在方向侧移.而在P189图7-23(图2)的小实验中,采用广口瓶、直尺测水的折射率,又使同学们觉得S1的像成在S2',而在讲解这类习题时,大多数教师也作出类似的光路图(图3),而且指出S'为S的像点,这就使学生感觉水中物体的像都成在正上方.部分学生也认为物S发出的光线中必有一条光线垂直水面射出,其它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也必通过像点S',所以认为水中物体的像点在正上方,因而认为(图1)画错了,和老师进行争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