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重要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作为一名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重读《矛盾论》,运用《矛盾论》中的基本观点来反思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矛盾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所谓片面性,就是违反辩证法。”“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是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对立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学会分析事物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关于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能否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我想着重分析两种观点。我同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并不在于外因能否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上,而是在于能否把外因的作用夸大到与内因等同的地位,尤其在于对具体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方法上。我认为,一些外因论者之所以混淆甚至颠倒内外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就是因为没有从具体分析矛盾的层次结构出发来规范和把握事物矛盾运动中的内外因关系,结果把本来不属  相似文献   

4.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自己”运动的表现,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的“用消灭矛盾的方法来解决矛盾”来处理和解决问题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论,因为它违背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绝对性,抹杀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想用一劳永逸的的办法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矛盾是动态且发展的,构建新的矛盾来解决旧的矛盾,是“矛盾论”的精髓,是矛盾规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通常的看法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第二位的原因。我认为,不同的具体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有三种情况:一是内部矛盾,二是该事物作为矛盾的一方面与他事物的矛盾,三是外部矛盾。  相似文献   

6.
引言 “人是什么”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问题。 古希腊神话司芬克斯之谜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正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聪明的奥狄浦斯猜中了这个谜而成为统治之王,这标志着人认识自己的开始。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确立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的口号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具有,”反映了人从神权中解脱出来的人本倾向。莎士比亚在诗中写道: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培根认为,人就是上帝!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以理性为标志、人确立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 “认识你自己”这一铭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古老格言激励着人们对自身不断地探求。当人把自己从动物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阶级(在我国,不包括台湾和港、澳),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却存在着阶级斗争,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这里,理论和实践似乎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理论上,既然剥削阶级消灭了,就不应该再有阶级斗争;实践中,现实生活却不断出现阶级斗争。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个矛盾呢?这就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殊性问题。认清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反对阶级斗争熄灭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形成、发展到灭亡的过程。复杂事物的产生、形成,一般有从个别形态到总体或完整形态的过程;而其消灭,一般也有从完整形态到个别形态到最后完全消灭的过程。在从个别到完整、又从完整到个别消失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过渡的或特殊的形态。这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形态变化的客观规律。象阶级和阶级斗争这种极为复杂的事物,当然也不例外。恩格斯在概括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形态变化的认识时,曾这样说:“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揭示事物在上升(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矛盾运动中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上升的方向和前进的趋势是包含曲折性的,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迂回曲折的周期性过程;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都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的形象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在审视音乐的过程中,由音乐符号所形成的记谱音乐成为我们的分析对象,这里面似乎隐藏着一个矛盾:事件是毁灭结构并且生成新事物的,但是记谱本身的目的是明确地传递音乐中的信息,这种“明确”的要求,显然是要建立一个稳固的结构,而记谱音乐所带来的“真实性”问题以及忠实于乐谱的讨论,似乎又将音乐演奏推向了德勒兹所定义的第一种重复--不包含差异性的重复。这个矛盾似乎表明记谱音乐是反事件的。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记谱音乐是否是反事件的以及其中音乐与符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唐宋两代的古文运动,①号称一脉相承,并肩媲美。然而,下述事实并没有因此而被掩盖:宋代的古文运动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从柳开、王禹偁到石介、欧阳修——在古文运动的方向、方针、方法诸方面都存在着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分歧谒未盼脑硕诓?至少存在着两条路线,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早在宋代,有人就注意到了这个事实。②并且从程颐讥讽韩愈“倒学了”开始而迄于今,人们不断地从“文道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认识、总结、概括宋代古文运动内部存在着的分歧的由来、内容和实质。然而,从这个角度很难达到全面、准确的认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了张洪潭同志题为“对体育系办学方向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体育系的办学方向存在着两种偏差:一是在运动技术教学中存在着偏重“多能”、忽视“一专”的倾向。二是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着偏重理论课,轻视运动技术课的倾向。文章提出,体育系应减少学科比重,加大术科比重,“一专”应是“多能”的前提。对于上述观点,我们持不  相似文献   

12.
逆向思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思维活动,根据进行的程序,可分为两种:一是正向思维,即按事物发展的正常过程,从发展的原因分析发展的结果;二是逆向思维,即根据事物的发展的结果追溯发展的原因。逆向思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切物质运动(如机械运动、热运动、电运动和光的传播等)都具有可逆性,即在时间反演或者空间反演时,物理规律具有不变的特性,从而可以从正向过程迁移到逆向过程。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分析和解答问题的思路变得极为简捷,而且还常常使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正向思维,走向“柳暗花明又一…  相似文献   

13.
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过程,就其内部结构来说,它是教育、相互教育、个人身体练习三位一体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正确地认识这个关系,对于改革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又是能动的主体。学生所处地位的这种两重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从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总体上看,以教育者为一方,受教育者为另一方,构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同一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邓小平理论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同一观:1、运用系统观点观察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2、提倡"求同存异"的兼容思维,强调利用矛盾的统一性原理促进事物的发展;3、在邓小平的同一理论中,还贯穿着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思想;4、强调实践主体能动性在事物转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抗性     
根据“适者生存”的规律,凡是地球上现存的植物种类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性状,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每种植物与它们各自生存的环境条件是相适应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客观环境条件能够满足这些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然而,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发展变化着,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也在不断地运动发展变化着.今天和昨天不同,明日又有别于今日.虽然每年都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可是一年和一年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植物在生存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对其生长发育不利的自然因素.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始终与不利的环境条件进行着抗争,这是植物生存斗争的一个方面.植物在生存斗争中,在不利的环境条件胁迫下,经过长期的变异与选择的相互作用,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形成了某些保护性的反应能力,就是植物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武术运动和民族传统化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华武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已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内容中重要的有机成分,而不再是过去狭义的“开德”。新的历史时期,武术社会里更加需要“武德”,但提高武德修养与思想政治,品德,纪委,法制及武术教育紧密相关,而不单一地存在于专门的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曾在《小学阅读十要》一文中指出:“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动口、动笔”。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尝试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读中学写”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中的运动冠以“竞技”二字的意图在于说明:1.运动自身的本质特征是“竞技”,并且,这种运动的发展将以“技术”的发展为中心;2.用以区别哲学、物理学等意义上的运动及其它人体运动(如劳动运动等)。竞技运动是体育整体中最本质的内部特征。此命题具有三层含义:其一,竞技运动是体育整体中最主要的和最重要的方面,是体育内部深处发生的过程。从纵向观察,体育发展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可缺少地和运动发生着密切联系;从横向观察,体育整体的各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了解广东省中学生定向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访谈等对广东省中学生定向运动员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训练年限过短、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不足、存在学训矛盾、经费投入不足、教练员业务能力不强、运动员基本知识掌握不牢等。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自己运动”和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姜传岗“自己运动”、“自己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事物发展问题上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如何理解“自己运动”、“自己发展”?哲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近些年来,在事物发展问题上的“外因论”较为流行,持此观点的部分论者提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