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邻居的孩子一直在央求他妈妈给他买新衣服,上面是白衬衣,下面是黑色的短裤。他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我问:“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拔河比赛,要求统一着装,男孩儿一律都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他还是要一套这样的新衣服。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她的家境也不是太好。“我想这小孩子虚荣心也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当然,孩子的天性吧,我也能理解。”孩子就哭了,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  相似文献   

2.
任何孩子都可能是一出精彩的戏,但成人没有给他们创造展示的环境,所以儿童的世界被湮没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王文忠说。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以为其实所谓给他们创造展示的环境,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精彩的戏得以上演。学生的智慧也好,学  相似文献   

3.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4.
丁莲 《山东教育》2008,(5):17-17
一天下午临下班时。班里几个学生走进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您快去看看吧,您的轮胎被人给扎了!”我赶紧跟随他们走到车棚,低头一看,后轮胎瘪了,一点儿气也没有了。这时,小国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老师您看,我亲眼看见有人用这个扎的、”说着他递给我一根针。我仔细一看。那根针很细但没有尖。我说:“这怎么可能呢?针没有是是扎不进去的。”他看我不信,有些着急地说:“我亲眼看见有人用石头往里砸的!”“我还是不信,有人做这种事还会让你看见?”他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5.
从教17个春秋,我一直信守这样一个诺言:给孩子一片爱的天空,更要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就是这个诺言,让我的学生们记住了他们曾经有过一个爱他们、更能呵护他们幼小心灵的老师。我已经有7年不当班主任了,这7年里我虽然坐在教导主任的位置上,可是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哪名学生不好管,  相似文献   

6.
贾书建 《教书育人》2012,(35):39-40
有一天,后勤的老主任跑到我办公室诉苦,脸拉得老长;这个人本来就倔,说话不带半点好气,话说得也特别难听:这活没法干了!后勤在学校领导眼里没有位置,简直就是后娘养的,不!现在世道变了,后娘的孩子说不定更吃香,应该说后勤是个没娘疼的孩子,评先进后勤从来没有份儿,发奖金后勤从来都拿末等,什么好事后勤都不沾边,人家吃干的我喝汤也就算了,谁让咱命  相似文献   

7.
正1.孩子,我该怎么来拯救你?已经入夜了,但是我的心却很凝重,最近这个孩子屡次发生的同样的事情,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音乐课上,有学生告诉我,他因为别人抢了他的音乐书和同学大动干戈,气得紧握拳头,瞪大眼珠,甚至双手举起桌子来吓唬同学,旁边几个胆小的女生被他的这个举动给吓哭了……但是他还一副得意洋洋、满不在乎的样子!来到我的办公室,他还没有冷静下来,那微翘的嘴唇一直在嘀咕着……满腹牢骚和抱怨,对自己的行为倒觉得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午点又是苹果。 上一次吃苹果,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的苹果没有吃完。让他们扔掉,他们却又显出一副舍不得的模祥来。等到家长来接孩子时,我特地问了那几位幼儿的家长,问他们的孩子爱不爱吃苹果,答案几乎都一样:“他可爱吃苹果啦!”“他在家一口气能吃完一个大苹果!” 问题在哪里呢?那天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块儿看电视。妈妈突然说:“谁愿意削个苹果给我吃?”我拿着苹果,又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我这个习惯是被逼出来的,学生逼的。一天中午,我刚到学校,班长和几个学生跑来告诉我,经常不做作业的贾朋在教室里说他就不写日记。贾朋说“:老师都不写日记,凭什么要我们写?”还有几个男生也跟着起哄,说老师写日记他们就写。我一听,火冒三丈:竟敢和我叫板?凭什么让你们写日记?就凭你们是学生!还不是为了你们好!我刚想把那些学生叫来训斥一顿,又一想,他们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老师没有做的事,凭什么要求学生做?想到这儿,我对那几个学生说“:你们先回去,待会儿老师来处理。”放学时,我对学生说“:有同学给老师提…  相似文献   

10.
早自习时,高二年级办公室里立着三个学生,因为昨天在英语课上看漫画书被班主任“请”来谈话。其中一个男生的母亲也在场,几个回合下来,办公室里硝烟弥漫。一个男生大声地叫道:“我不念书了!”正在例行检查的我正撞到“枪口”上,如何使他们立即结束“抬杠”成为了当务之急。大吼一声,或者直接插话,这样直接干预可能会使他们停止,但是效果肯定不佳。这里要兼顾三方的利益以及面子问题,决不能顾此失彼。我微笑着对那个男生说:“你叫什么名字啊?”他说:“我叫晓超。”“那你的胸卡呢?”他说在裤袋里,立即拿了出来想戴上。我说:“这个胸卡我帮你…  相似文献   

11.
一所小学要举行拔河比赛,要求统一着装,男孩一律要穿白衬衣、黑裤子。一男孩因为长得瘦小,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他还是要求妈妈给他买一套这样的新衣服。妈妈不想给他买,因为她家境况不是太好。“这孩子,看见别人穿新衣服就跟着要。你不是不参加比赛吗?”男孩急得哭起来,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们会没有力气的。”多好的老师!她保护了孩子的自信,让他认为自己是很重要的角色,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是的,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你看这个小男孩,在家里,他是父…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上午,一位同事非常焦虑地走进我的办公室进行咨询.人未坐定就焦急地说:"我来请教一个问题,几天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心里老是放不下.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开放呢?"我给她倒了一杯水,让她缓解了一下情绪.几分钟之后她平静了下来. 原来她有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今年11岁,这几天孩子的初潮来了,这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可妈妈对女儿兴高采烈的样子非常看不惯.那天女儿回家后手舞足蹈地讲,班里某某来得最早,某某到现在还没有来,我不是最后一个……好像比赛得胜一样,并说同学们私下里都讨论这个.  相似文献   

13.
天使的电话     
当他再一次接到这个拨错的电话时,又听到那个小女孩的声音:“我要找爸爸”,他已经熟悉这个童声了,他轻声细语地说:“你是不是打错了?”“没有呀,是妈妈告诉我的。”女孩子说了个手机号,果然是他的。一会儿,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他从电话里听到女人把女孩支到旁边,女人先是说了几句致歉的话,然后说:“我和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婚,可我们没有让孩子知道,我只对她说爸爸到外地工作了,她经常想起她爸爸,要我把她爸爸的电话告诉她,可他并不想见到我们母女,也没有把更换后的新号码告诉我,有次孩子逼急了我随便编了个号,不想刚好与…  相似文献   

14.
《家庭与家教》2006,(11):51
前一阵回老家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他说“:是呀,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  相似文献   

15.
刘宏良 《河北教育》2023,(Z1):108-110
<正>晚上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女儿讲述了晚自习时班里的一个男生和另外几个男生打架的事。听其原因,女儿说这个男生是单亲家庭,就母亲一个人上班供他上学,非常辛苦。今年高三了,班主任让每位家长都给孩子录了一段鼓励孩子的视频,播放这个男生母亲的视频时,后面有几个男生在小声说笑,这个男同学就认为他们是在不礼貌地谈论他的母亲,所以就大打出手了。“班里的同学都说这个男生心理有问题,据说有抑郁症。我们从没有看他笑过,他也不和别的同学进行交流,在学校里也没有朋友。”听了女儿的描述,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些天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新闻数据。央广网沈阳2023年2月消息,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孩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给了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悻悻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例如,还遭了挨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3元钱。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3元钱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角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角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相似文献   

18.
游戏气节     
儿子忽然向我要《三国演义》看,让我吃了一惊。问他原因,他说正在玩一个叫做“烽火三国”的游戏,所以要看《三国演义》。本来我一直反对电脑游戏,觉得那纯粹是误人子弟,但如今看到电脑游戏能让一个11岁的孩子自觉自愿地读《三国演义》,于是觉得这些游戏也不是一无是处。 只听儿子边玩边说:“奇怪了,为什么武安国被抓住之后招降了3次就归顺了,而这个孔融就怎么也招降不了呢?” 我问他用什么方法招降,他笑我笨:“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用金子呗,用500两金子就能招降一次,以后每次加500两。第一次招降武安国的时候,给了  相似文献   

19.
一天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用“爱”字组词,我的话音刚落下,孩子们的小手便纷纷举了起来,有的说“爱护”,有的说“热爱”,有的说“爱祖国”,有的说……孩子们一连用“爱”字组了十几个词语,他们兴致依然很高,还有几只小手仍高高举着,我继续让他们组词,当一个孩子说出“恋爱”这个词时,有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有的在偷偷发笑,我故意装作没有发现这一异样的表现,继续让举手的孩子回答。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课文,写得很好,但看来看去又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好讲,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两个课时不知怎样才能用掉。还有一些课文则是另一个极端:可讲的东西太多,这个要讲,那个也要讲,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两个课时根本不够用。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在办公室讨论这个问题时,有教师打趣说:“我看,干脆不要讲了,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两遍更好些。”听了这话,我不由得心里一动,偷偷试了几次,效果还真不错。而且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了,考试成绩也有了提高。于是我便常常偷起懒来。为什么学会了“偷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