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成功的演示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中的实验4—1是比较镁和铝与非金属氧气反应的一个重要实验,按书中说明进行实验,很难看到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并放出热量的现象。为了成功地做好该演示实验,我对此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探究、分析和改进,确保了实验的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各位…  相似文献   

2.
铁和铝都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O_2、Cl_2、S等。其中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学习相关章节内容时所必做的两个经典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发出嚓嚓的声音,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理解铁和铝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同时,实验现象还能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然而,在高中学习铁的性质时,教师往往因为觉得要在课堂制取氧气有点麻烦,所以常采取以回忆初中做过的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情境的方式介绍铁与氧气反应;在  相似文献   

3.
李惠宁 《宁夏教育》2012,(11):27-27
一、在空气中点燃铁和铝 铁和铝都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氧气、氯气等。其中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必做的两个经典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是火星四射,发出“嚓嚓”的声音,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两个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理解铁和铝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  相似文献   

4.
现行化学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室内空气,不符合对现代教学环境的要求.利用吸滤瓶、电烙铁、燃烧匙、气球等器材设计了一套封闭式实验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通过实验改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氨气在纯氧条件下燃烧火焰不稳定且实验成功率不高的状况,进行了实验探究.设计了一套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简易实验装置,让通有氨气和氧气的两导管相接触后点燃,可观察到氨气在氧气中安静燃烧,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较好;此实验可作为氨气性质的课外拓展延伸,利于学生加深对氨气还原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通过实验对比制备氧气的方法,从实验的安全性角度考虑,得出了不易用过氧化钠制备氧气与铝粉进行燃烧反应实验,同时给出了氧气制备收集、与铝粉反应一体化的实验设计。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化学1第三章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无论怎样打磨铝箔,在氧气中仍然不能燃烧。于是笔者根据教参提示将实验改成铝粉与氧气反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各种方法特点(见表1),以及盛装氧气的集气瓶底部需要有水或细砂以防止燃烧物脱落炸裂集气瓶等问题,将实验设计为在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实验24在介绍铝在氧气中燃烧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教材中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有人将铝箔改为铝粉,在氧气中进行实验,效果虽然好,但存在的问题一是反应过于剧烈,发出的白光对眼睛刺激过强;二是实验操作复杂,不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物质燃烧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了增强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学习化学的热情,创新设计了多功能燃烧瓶实验装置。利用多功能燃烧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可以持续铁丝燃烧现象;进行白磷“水下燃烧”实验,可以简化操作,控制污染;进行硫粉燃烧实验,可以避免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对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作对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空气中氧气含量知识是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内容,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演示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此内容和实验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量化认识、探究物质世界有着重要意义.几个版本的教材都运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燃烧法测定原理是:在定容密闭容器中,利用固体反应物或液体反应物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耗去氧气,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学化学常见有毒气体的性质实验,创新设计一套多功能化学实验瓶,可用于铜与氯气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等实验,实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实验的教学功能,通过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氢气与氧气混合引起爆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三个实验的探究和改进,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教学效果,且能节约药品,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简易性和探究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1.实验原理钠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铝的性质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如铝是活泼金属,能与氧气、酸、碱溶液等反应。其实对于铝的化学性质,我们还可以设计出许多探究实验,例如,对于氢离子浓度相同的不同种类的酸,如盐酸、硫酸,铝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是否相同呢?铝表层氧化物Al2O3对内部的铝有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九年级化学硫在空气、氧气里燃烧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实验室、生活中寻找仪器和用品,并自制特殊玻璃棒、三脚架,设计出趣味化、综合化、绿色化、可控化的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相似文献   

16.
对金属钠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用易得的器材、巧妙的方法探究了钠在空气中的颜色变化、钠在空气中燃烧、钠与水反应等性质.新改进的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方便,有益于环保,既有利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又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验探究能力等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氧气性质的课堂教学实验为基础,论述了两个教师演示创新性实验,以及一个学生自主趣味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既保证了原实验饱满的知识内容,又弥补了其存在的诸多缺陷。实验分别从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角度进行对照实验,对学习化学具有很好的启蒙教育意义。学生动手实验,易操作、好理解,实验趣味性高,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我们还发现,燃烧和缓慢氧化反应都不能充分地消耗氧气。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部分,主要讨论过氧化钠的性质,其中对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只给出了化学方程式和应用,笔者补充设计该实验,能很直观的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并且反应中生成氧气(使CO2中的棉花燃烧).该实验特别适合学生的实验探究或者随堂演示.  相似文献   

19.
1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它不仅是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主要组成实验之一,而且在教科书中通过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红热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特别是该实验现象明显,是中学化学中能让学生形成终生记忆的实验之一。  相似文献   

20.
周金明 《中学理科》2006,(12):91-91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中,经常遇到下面两个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二章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如果按教材P32[实验2—1]操作:“用脱脂棉包住过氧化钠,再加几滴水”,结果是脱脂棉很难燃烧起来。我个人认为该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是,脱脂棉易迅速吸水而潮湿,且水的气化吸收大量的热,达不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不少教师对该演示实验做了探究和改进,但都离不开脱脂棉的燃烧,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两点:(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总结出一种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易成功,并且更好地证明了上述两点的实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