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通过解析"躲猫猫"事件,从信息传播角度阐述政府公共事务传播模式的重构:探索政府如何通过公共事务传播提高其传播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媒体在公共事务传播中如何发挥其作用和职责、公众在公共事务传播中如何发挥其民主监督以及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间的互动等。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关于政府应急信息发布中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信息技术对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的影响研究,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应然状态的研究,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失衡表现与原因的研究,以及政府、垛体与公众关系重构策略的研究等.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研究展望:一是对政府应急信息发布中公众参与的研究将越...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里。①政府、媒体和公众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参与者。政府希望更好地公开信息,媒体要求更多地传播信息,而公众要求接受更全面、具体、顺畅的信息。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交合的部分,但同样存在冲突。也就是说,信息公开是有一定界限的,  相似文献   

4.
丁柏铨  郭元 《今传媒》2009,(8):18-21
一 政府、新闻传媒和公众三者的关系一直是新闻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重大的公共性事件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引人注目.政府是社会管理机构;新闻传媒从事专门性的新闻传播工作;公众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社会群体,在新闻传媒面前则是受众.三者围绕信息的公开传播形成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政治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传播国际化的时代,法制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的进程中,大众媒体日显重要。作为传播活动中的三个不同意义上的主体“政府、媒体和公众的三角关系只有保持三足鼎立和相互制约的局面,才不至于破坏全社会的整体平衡。”即“公众、媒体与政府关系的动态平衡”。国家政府需要通过法制和决策制约媒体、调控社会、引导公众媒体报道影响政府、在服务公众的同时引导公众公众意见监督和左右媒体、推动政府。有的学把这种三重主导关系简称为“PMG关系”,包括:政府高位调控的G型主导体现媒体双向功能的M型主导和保证大众话语权的P型主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灾难报道中的“3T”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三者形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媒体既受政府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既引导公众,又需要满足公众的需要。在当今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以及公民权利意识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在灾难事件时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再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与公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和公众三者之间,围绕信息的发布、传播和接受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较之在正常情况下更凸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汶川地震中及地震后,三者关系从总体上说呈良性状态,为学理研究提供了耐人寻味的正面典型个案。妥善处理三者关系,关键是政府向媒体和公众公开信息。关于灾难性事件的信息,公开比不公开好,及时公开比延迟公开好,主动公开比被动公开好,充分公开比有限公开好。这些基本道理已在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语境下,舆论监督涉及到执政党和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是统一的,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具体社会语境的约束,在不同社会语境里,舆论监督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和意义,也遇到不同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在分析新形势下中国舆论监督面临的压力和动力的基础上,揭示当前舆论监督的内在机理,提出只有明确执政党和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解决舆论监督难题。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共传播是组织传播和媒介规范的交叉概念。作为推动民主社会进程的机制构成,政府公共传播是基于公共决策、信息接近和社会责任的最佳社会决策框架而建立的“公共话语系统”。社交媒体重构了政府公共传播的要素指涉语境,“秩序协同”成为我国政府公共传播话语实践的主导模式。通过运用语境重构方法对微信平台的政府公共传播多元话语主体生成的关键文本进行文本间语境重构分析,以检验政府公共传播各行动者在社交媒体的策略实践能力。研究发现,在重大公共事件传播中,官方机构以“权威发布”的强话语文本建构公共传播“主调”,并通过机构间文本互文和修辞维持话语秩序。媒体文本对政府文本,尤其是关键文本高度依赖并将“协作修辞”作为其主要话语策略,此外,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传播的话语空间仍然有限。据此,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公共传播的“协同责任”媒介规范理论,主张社会责任论与公民参与相结合的责任协同范式。  相似文献   

10.
温志强  高静 《传媒》2019,(10):50-52
在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主要依托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途径进行信息传播,公众很少有机会通过这些媒体表达自我诉求或影响政府公共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多是呈单向性的形式,而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信息的公开方式和透明程度受限于客观因素,公众也无法进一步了解政府。  相似文献   

11.
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柏铨 《新闻界》2006,(1):9-11,8
《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一文,以政府、新闻传媒、公众围绕信息公开传播形成的特定关系为切入点,对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并对灾难性事件中如何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以新闻传媒为轴心的信息发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了灾难性事件中信息发布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桂林导游事件的发生、展开和最后平息反映了媒体在其中所面临的角色冲突,提示我们思考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如何把握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关系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黄艳 《新闻世界》2008,(10):77-78
媒体的总体发展水平其实是由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来限制的。其发展水平也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及其发展水平往往体现出这个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正在一步一步地完善中,媒体的发展也受民主制度和其发展水平影响。笔者通过分析整理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媒体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演变,分析得出不同的民主程度下媒体与政府关系的一般特征。通过政治学框架分析媒体、政府、民众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三种基本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4.
面对诸如水污染之类的公共危机,本文不揣浅陋,认为建立起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对稳定社会秩序、积极稳妥地处理危机至为重要。在这三者中,媒体是最活跃的社会管理资源,是连接政府和公众的中间桥梁,媒体有搞好社会协同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害危机传播是政府在地震灾害发生前后,维持社会秩序、动员公众参与、进行社会管理、创建政府形象的过程。政府、NGO/企业、媒体、公众是危机传播的关键要素。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NGO/企业、媒体、公众的辅助作用,促成地震灾害危机传播管理机制得以顺利运行。在地震灾害中官方与公众间话语空间的互动,为政府处理危机传播、建立良好形象带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劲松 《青年记者》2010,(13):36-38
政府形象传播是政府传播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各类传播活动的目的所在,体现了政府传播的基本诉求。政府形象传播作为一种渗透到各种传播活动中的内在诉求,除了在各种传播活动中予以充分表达和体现外,还可以通过专门的形象传播设计、策划,加以组织实施和舆论主导,以良好的政府媒体形象影响公众认知。认真分析政府形象传播过程的诸要素,强化这一过程中的政府责任,有助于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选择和运用传播路径,不断优化为媒体和公众服务的工作机制,赢得自身形象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夏亮 《中国出版》2012,(24):20-23
在自媒体传播环境中,公众、媒体、政府之间不对等关系出现一定的改变,政府、媒体、公众应积极利用自媒体以更好地应对、解决发生的突发危机事件,实现政府、媒体、公众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邱金锋 《新闻世界》2008,(11):63-65
今年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及时作出准确、全面、客观的报道,从报道效果来看,中国媒体面对突发事件的政治传播日渐成熟,发挥了较好的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央视对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并阐述了突发事件中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甘婷 《新闻世界》2012,(5):121-122
信息时代带来传播内容的数字化,多元化成为未来媒体的新格局,“全媒体”时代对政府如何处理与媒体关系提出新的挑战。在政府新闻发布中,政府和媒体之间往往形成一种博弈局面,若采用“非合作博弈”方式,可能导致冲突愈演愈烈;但若采用合作博弈的方式,往往能使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获得共赢。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04,(4):50-52
一、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民主社会政府成败的是全体公民,政府和大众之间的关系是政府这个组织生存和维系的基础。因此,政府必须具备公关意识,积极进行公关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实现政府的管理功能,维护政府和公众这一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矛盾共同体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传播活动,传播活动就离不开媒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政府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定期不定期公布信息和公众交流的一项重要的公共关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