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一直以来,艺术家被视为“模仿者”的观念在古典文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8世纪以后,“模仿说”受到冲击,“人们在对其批驳中普遍强调艺术的想象与创造的本质,强调艺术家、诗人作为‘创造者'的主体地位”[1]。尼采、海德格尔、福柯等都曾肯定艺术家作为审美主体的重要性,并强调人在艺术中的自我创造性。如果说,早期文艺理论家对“艺术本体”讨论形成的一系列成果,是基于“艺术家何为”这一问题的拷问,那么作为在实践探索中的一次尝试,李凤亮教授率领团队撰写的《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海天出版社2014年出版。  相似文献   

2.
艺术之书     
某日,借来友人所藏旅英文人凯蒂的散文集一读,其书后所附“艺术家之书”定义达22种,使我颇有感触。其中一位学者认为“艺术家所制的书是作为艺术品的书,作为艺术品的书不是有关艺术的书,不是复制再现艺术的书,亦不是用视觉材料为文字内容的书。它们因其本身而做出艺术之宣言,这种宣言是在艺术而非文学的范围之内”。另一位学者认为“艺术家之书不是指有关艺术家的书,亦不是书堆成的雕塑,而是指那些视觉艺术家的作品,它们有着书的形式”。各家高论,不胜枚举。不管前辈从何种角度怎样来阐述“艺术家之书”的概念,我想,它首先应是…  相似文献   

3.
他是生长于“眷村”的台湾艺术家,他一直在以一种大陆人早已陌生的阶级斗争似的语言,来记录“被现实社会忽视孤立的人”;他是台湾国际声誉最盛的艺术家之一,但至今仍无存款  相似文献   

4.
已经是深夜一点多钟,我照例进行睡前阅读。当看着《参考消息》上的一篇题为《布什:快乐的“语言艺术家”》特写时,忍不住几次笑出声来——好在是一个人,笑声没有给旁人造成深夜骚扰……  相似文献   

5.
动态·资料     
国图举办艺术家论坛国家图书馆“艺术家论坛”1月14日正式开讲,首位主讲嘉宾是近80岁的著名作曲家吕远。这位曾创作过《克拉玛依之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牡丹之歌》等歌曲的老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心得,为数百名听众阐释了民族音乐的美学内涵和深远意义。“艺术家论坛”是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又一项公益性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对艺术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对艺术史学和理论的梳理,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念,关注现当代文明进程中那些显现出智慧光芒、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格的艺术家,通过感悟艺术的精神来探讨人生真谛,从而共享生命阅历,传播正确、优秀的文化观念,构建广大公众与艺术家交流的平台。继“艺术家论坛”之后,国家图书馆今年还将相继推出“企业家论坛”“科学家论坛”等公益讲座。  相似文献   

6.
记者:祝贺您荣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艺术奖”,这是我国艺术家首次获此殊荣,可以说您代表中国艺术家拿到了奥运会的一块“金牌”。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上看到一台中秋诗歌朗诵晚会,诵诗者都是一些头顶“著名艺术家”头衔的人物,朗诵涉及到的也是古今以“月”为主题的名篇,我便把频道锁定了。 唉!这些“著名艺术家”呀!你让我说他们什么好呢?当我看到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苏民在朗诵一首吟月的古诗时,我瞬间想到的还是一个人都不愿再提的老问题:关于演员的文化素质——而这个问题是过去“老一辈艺术家”们经常数落年轻演员时爱谈的话题。北京人艺是类似于“国家话剧院”的地方吧?苏民也算北京人艺中的著名演员吧?但我所看到的那个他不具备把一首完整的诗前后读顺的能  相似文献   

8.
一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①  相似文献   

9.
宋庄曾经是艺术家的伊甸园.然而过度的商业侵蚀将他们心中的乐园颠覆.很多艺术家将面临下一次迁徙,对于艺术家来说,原生态的艺术区似乎只能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因最新一轮朝阳区土地储备规划,占北京总数90%以上的艺术区身陷拆迁腾退困局。十余处艺术区被拆,数百名艺术家无处安身。中国最富影响力的艺术聚集地行将覆没。这是继圆明园“画家村”之后,已经形成一定文化生态的艺术群落又一次遭遇被驱逐的窘境。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弘扬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响应“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号召, 中国互联网协会于6月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艺术家联盟,并发出了“倡导网络文明,繁荣网络文化”的倡议。“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艺术家联盟”是由著名音乐人郭峰发起的,是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的第一个金秋,有幸前往德国参加第五十三届法兰克福书展。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书展,也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而这次书展又是在美国“9.11”事件后不久和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的战争阴影下举办的,所以感受更为深刻和特别一些。多事之秋:书展在恐怖主义的阴云中举办每年秋季在位于德国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举行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是令全世界出版商、作家和装帧艺术家趋之若骛的一次书业盛会,也是一次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整体艺术上的低迷不进取,似乎多少愧对了民族沉重而悠久的历史和精彩纷呈的转型时代。当期待中的“盛宴”变成了古怪难吃的“馒头”,当侠道江湖的逻辑转化成对天下君王之道的服膺和觉醒,我们禁不住一次次地追问:中国艺术家们到底怎么了?这又是一次新的追问——我们把陈凯歌、张艺谋两位大导绑在一起,又专程邀来狭窄岛国的黑泽明,为他们举办了一场二对一的健美比赛。这才发现,我们选手的身躯何等孱弱!三位学者严肃认真的解读和各具慧眼的分析,可以呈现中国电影的部分病理(自然不能穷尽),而中国电影要摆脱缠绵病榻的窘境,则要艺术家们自己对症吃药和后来者创造新的艺术自我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由“从上到下”的研究方式向“从下到上”的研究方式转变。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在《艺术原理》之中,也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艺术家型的美学家”与“哲学家型的美学家”——即具有“哲学素养的艺术家”和具有“艺术趣味的哲学家”之分。前者熟知什么是艺术和怎样创作艺术;后者虽然擅长于理论的建设工作,然而往往由于对艺术事实的陌生,使他们的理论建设归于无效。 这种情形,不仅在国外屡见不鲜,就是在国内的美学研究之中,也屡遭诟病。哲学家们会嘲笑艺术家笔下的理论太“语无伦次”,而艺术家们也毫不客气地将哲学家对艺术的阐述斥之为“胡说八道”;当美学家对“究竟什么是美的本质”和“什么是艺术”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却并没有妨碍艺术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是新中国建立50年来由政府颁发“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他以百倍的热情讴歌他一生挚爱的祖国,可是,这样一颗文坛巨星却在“文革”中殒落了……  相似文献   

16.
里尔克并没有写过一本名为《艺术家画像》的书。以这个书名出版的这部书,实际上包括了里尔克的两本书《沃尔普斯维德画派》和《奥居斯特罗丹》。最先起意将此书收入“经典散文译丛”是选中了前一种,后因字数不足,而将已出过一个译本的《罗丹》补入。等到书稿编辑完成,回头再看书名时,“沃尔普斯维德画派”这名既长,且拗口,还陌生。责编来跟我商量取什么名好。为通俗起见,拟了个“艺术家画像”,只不过是对两本书内容的概括。当初,里尔克应出版社之邀撰写艺术家评传时,“一半是乐趣,一半是苦役”。因为当时诗人衣食无着,为挣碗饭…  相似文献   

17.
一个知名艺术家,被人说得久了,难免想跳出来说一下自己,做一个关于自己艺术生涯的“正史”。这发生在名利双收之后的自我“涤荡”需要一点勇气,或者这也是另一种辩解  相似文献   

18.
自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技术给电影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后电影时代,数字技术,3D技术使得电影文本的叙述又发生了一次空前的革命,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技术与电影叙事文本两者新的“战争”。本文以电影《艺术家》为引子,展开论述,并指出技术的进步终归要服务于电影叙事,两者最终在实现电影的审美意识形态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孙秀昌所著的《雅斯贝斯艺术家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在艺术中思考,而不是思考艺术”的艺术学范式。该书立足于雅斯贝斯祈向超越之维的生存哲学,从“生存”与“理性”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现实张力出发,揭示了“生存在场”和“大全”理念对于拓展艺术创作的生命境界和道德生成功能的动力作用。无论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客观表现型的生存艺术家(如斯特林堡、斯威登堡等)、主观体验型的生存艺术家(如荷尔德林、凡·高等),还是其他理性生存型的艺术家(如歌德、莱辛、达·芬奇等),其艺术创造的动力均在于其生存在场的心灵和临界超越的激情。这种生存形而上学的艺术论有助于认识康德美学的深度及其对艺术学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买到《王昆山水画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封面上印有“中国当代艺术家丛书”,版权页上还印上“中国当代艺术家丛书之六”,在该页下端又印上“全套10本,总定价260元”。出版者既然提供了这一信息,却没有说明其余9本的书名、作者和定价,就不免给读者留下悬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