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一轮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市场经济领域里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如何洞悉其本质,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尺度?现就写好经济新闻报道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借助网络平台,网络质疑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态,很多网络质疑现象也在网络流行用语中得到体现。本文以2009年至2013年这五年的十大网络流行用语为例,浅析网络质疑现象得到扩散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质疑现象,并探讨如何培育网络社会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晒黑”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网络“晒黑”现象的初步解析,探讨了其本质特征及该如何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它对社会进步有益.  相似文献   

4.
现象级畅销书不仅带来了图书销售收益,而且制造了社会热点话题,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文化影响.因此,如何打造现象级畅销书,引发了出版业内人士的广泛讨论.本文试图讨论现象级畅销书背后存在的因素,以及对应的营销与传播策略,探寻图书传播最大化的方法,以期能给出版者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媒界对党报要不要做社会新闻有相当大的分歧。现在,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入,采编人员把眼光投向社会,社会新闻上党报已不再是问题了。但党报如何做好社会新闻,以主流舆论引导和影响公众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从而增强党报的责任感和公信力?我们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张悟本现象的出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它却反映着公众、媒体工作人员、政府监管部门在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时处理不当的社会现象,这与整个社会本身媒介素养低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借张悟本现象旨在阐发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以及探讨如何从公众、媒体从业人员和政府监督部门三方面提高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屈勇 《东南传播》2011,(3):9-12
电子网络空间中陌生人互动表现许多不同现实人际互动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特殊的人际互动现象?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发展出许多对于人际互动现象具有解释力的理论,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切入对网络陌生人互动的解释.从互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社会期望和角色行为三个方面分析了角色理论解释网络人际互动的程度与限度.  相似文献   

8.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新闻界对党报要不要做社会新闻有相当大的分歧。现在,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入,采编人员把眼光投向社会,社会新闻上党报已不再是问题了。但党报如何做好社会新闻,以主流舆论引导和影响公众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从而增强党报的责任感和公信力?2006年,《焦作日报》开设《党报热线》版,将原先分散式地做社...  相似文献   

9.
透视“弃档”——对档案作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饶圆 《云南档案》2004,(3):29-31
本文针对“弃档”这种社会现象展开分析,客观地陈述了档案某些作用弱化的事实,指出档案并非“身外之物”,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采取措施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地位及如何约束“弃档”行为。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其特点为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联系密切。地市党报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搞好社会新闻的报道。目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如何正视社会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升社会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束光明 《新闻世界》2011,(12):183-184
近年来,“媒体审判”现象有所抬头,如何避免这种现象,一方面要认识它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媒体要尊重司法独立原则和新闻规律,维护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大观周刊》2010,(37):20-2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性需求的多样化,互联网的普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山寨”现象愈演愈烈。“山寨”现象是一柄“双刃剑”,对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的巨大影响。本文拟从诸多的“山寨”现象来分析是否侵犯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从而人们该如何对“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其特点为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联系密切。地市党报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搞好社会新闻的报道。目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如何正视社会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升社会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危机事件?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它的规律,迅速准确地进行发布?我们认为,社会危机是指社会系统中的某个构成部分突发剧烈失调和畸变,导致社会生活秩序偏离正常轨道以致严重威胁社会安全,使整个社会处于高度危险的紧急状态的社会现象。它主要包括各种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现代社会中图书馆"问题读者"产生这一新现象、新问题,提出如何开展"问题读者"服务的命题,并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媒介恐慌是指因大众媒介传播所诱发的社会恐慌现象。笔者以媒介产品为样本,探讨了引发社会恐慌的原因、影响;并就当前如何规范媒介行为,避免因不恰当传播给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杨伟 《出版与印刷》2017,(2):43-45, 46
本文基于开卷“全国图书零售观测系统”中的畅销书数据,从中提炼出能够在阅读市场中形成足够的话题,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现象级畅销书”,分析了现象级畅销书的概念、属性,对十年来的现象级畅销书进行了回顾,并对如何创造现象级畅销书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假唱现象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议论。本文以"假唱"现象为背景,简要介绍了电视音乐的异步录制,分析了假唱与异步录音的关系以及如何分辨真假唱,并给出了笔者对假唱和异步录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舆论集中和发布的平台,实施舆论监督的基本手段是以批评性报道和评论为载体,对一切妨碍社会和谐的现象、行为以及思潮进行立场鲜明的揭露和批判。正因如此,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报道的对象往往是那些背离社会主流审美标准的假、恶、丑的新闻事实,这就给舆论监督的审美选择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取舍新闻素材,才能够恰到好处地揭露反面现象、起到教育警示作用;如何确立报道视点;才能够唤起受众的理性反思,形成积极的舆论影响力;如何解读新闻事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媒介构建的信息时代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电子媒介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及影响,男性女性化现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本文试图借鉴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的部分理论来分析电子媒介是如何促成男性女性化这一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