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家庭模式。构建和谐家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家庭成员要始终保持进取向上的发展趋势,共同应对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整个社会环境的重要"细胞",因此,每一个细胞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特点、文化特征等等都会对整个社会环境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以和谐家庭带动和谐社区的发展展开讨论,首先通过以特色的活动来带动家庭和谐入手,通过对"家和万事兴"活动、"母爱活动"、"美德在农家"、"学习型家庭与知识型妇女"等进行分析之后,有效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与推进,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环境的构建,对高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是基础,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互动的和谐环境是保障,师生学校三者和谐发展是核心,同时还必须注重依法治校、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及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使"和谐"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而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家庭开始,提升家庭的法律文化,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并维系和谐家庭以及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第一,要让法律文化深植于每一个家庭细胞.第二,要让家庭成员自觉遵守法律,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以和谐个人促进"和谐家庭",从而实现全面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使“和谐”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而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家庭开始,提升家庭的法律文化,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并维系和谐家庭以及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第一,要让法律文化深植于每一个家庭细胞。第二,要让家庭成员自觉遵守法律,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以和谐个人促进“和谐家庭”,从而实现全面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雷蕾 《科教文汇》2009,(13):59-59
弱势群体的子女由于家庭、社会地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其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关系,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群体的教育现状,促进教育公平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要努力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家庭,我们只有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家庭成为温馨美满的家庭,这样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这种文化呢?以下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少先队辅导员应致力于促进"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位一体的融合,最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这三者齐心合力、三管齐下,共同构建有利于队员道德健康发展的这样一种和谐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我们的目标。“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人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社会呼唤和谐,家庭贵在和谐,企业健康发展更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文化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正确把握和谐企业的要素构成,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肩负的使命,也是亟待解决的企业管理课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呼唤和谐,家庭贵在和谐,企业健康发展更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文化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正确把握和谐企业的要素构成,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肩负的使命,也是亟待解决的企业管理课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社区要和谐发展,要从社区文化入手,以文化为切入点。和谐文化是构建人的和谐的规范和原则。因此,社区要和谐发展,社区居民的学习观念必需更新;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主流文化阵地图书馆,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调节站;要进一步与图书馆搞好合作,广泛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3.
孙素涛  秦彦民 《今日科苑》2007,(22):290-29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作为人才、知识与文化聚集的高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作为人类进步的导航仪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率先垂范,着力提高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使大学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单位、和谐团队乃至和谐家庭的示范力量。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中也凸显出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需要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信息生态平衡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娄策群  赵桂芹 《情报科学》2006,24(11):1606-1610
本文探讨了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阐述了信息生态平衡的含义与表现,分析了信息生态平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结构优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信息生态系统功能良好能促进人类社会进一步和谐,信息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传荣 《知识窗》2012,(7X):71-72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和重大决策,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反映了群众的意愿。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她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家庭建设方面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毛泽东曾说:"中国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发挥妇女在共创和谐  相似文献   

16.
胡承娟 《金秋科苑》2012,(12):78-79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每个家庭的平安幸福组合起来就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虽然很早就听到过“平安家庭”这个词,也常常看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是社会平安的基石,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的大幅标语,可真正理解到“平安家庭”的内涵,却是我自己成家以后。  相似文献   

17.
白西乔 《科教文汇》2013,(20):188-189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尺,又是社会繁荣的助推器。而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基石。树立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根本,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工作的指导方针。社会和谐与否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微观着眼探讨“和谐招募”、“和谐激励”、“和谐工作环境”及“和谐生活保障”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促进组织和谐发展,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弘扬孝道文化,是在保持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全体国民基本道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之孝道观念,源远流长。历朝历代,官府民间,一直重视孝道。孝道文化是保证家庭和睦的良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孝道不仅是一种人伦道德,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责任。弘扬孝道,强化这种责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以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朔宗归祖的凝聚性作用,这也是弘扬孝道文化的重要性与现实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的和谐幸福才有社会的稳定.家庭暴力严重影响家庭的和睦,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反对家庭暴力,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应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