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6月14日至8月14日,《中国青年报》推出了一组独家高考加分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历时两个月,分6期共刊发20余篇稿件。6期报道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将报道不断向深处推进,形成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报道链。《中国青年报》的这组报道在社会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4月11日至4月15日,《解放军报》先后刊登了我采写的《加强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新闻观察》一组5篇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在这里,我就谈一谈自己采写这组报道的一些做法和感想。深度报道的新闻契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个很长的过程,也是我同步跟踪8年专题报道的一个部分;这又是一个大课题,它几乎覆盖了军队政治工作改革的各个层面。我们的新闻要关注这个领域的建设发展进程,非常需要深度报道,以探讨、回答部队在这一进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可这个课题走到今天要做深,从哪下手呢?如果没有新闻契机,洋洋洒洒写一篇或数篇稿件,深也…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3,(8):48-48
进入6月以来,北京晚报在本市非典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人文非典系列报道之社会责任篇》,从6月2日至6日连续发表了5期。从6月9日起,又推出《人文非典系列报道之社会公德篇》,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读者对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进行理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18日至20日.湖北日报一板推出“武汉南部新经济带描画”系列报道。与传统系列报道不同的是,这组报道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短小精悍.3篇合计2100字,仅相当于某些长篇系列报道中的一篇,甚至比一篇更短。报道甫一见报,即赢得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这是一组开眼界的报道。”“好看好读,我们面前是一幅幅画面。”“原来系列报道可以这样写。”  相似文献   

5.
李娟 《新闻采编》2001,(6):31-32
“孙仲芳寻亲”系列报道是《扬子晚报》2000年推出的一个社会新闻系列报道,它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喜获一等奖。这一系列报道从2000年7月12日的长篇通讯《我要回家》开始,到2000年8月9日“孙家母子喜游黄浦江”结束,围绕孙仲芳寻亲这一中心事件,共发表新闻作品15篇,言论5篇,照片64幅,其中4条新闻上了头版。这一系列报道之所以能在中国新闻奖参选的近千件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充分说明了它是一组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佳作。 以情写情,真情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6.
李瑾 《新闻世界》2014,(8):17-18
《光明日报》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是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的一个成功案例。报道从2012年6月12日起在光明日报新闻版上推出,至9月2日止,共报道了38期42个人物,稿件总字数约十万字,荣获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报道的一等奖。本文从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角度分析这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22至24日,《宿迁日报》在A1版重要位置推出了该报朱陆、孙正龙采写的系列报道《财政突破百亿启示》。报道由《领先全省的宿迁速度》、《独树一帜的宿迁精神》和《拔山举鼎的宿迁力量》三篇组成,计8500多字。报道刊登的第二天,宿迁新闻网上就热议如潮,网友高度赞扬这组报道题材重大、视野开阔、分析深刻、文字精准。  相似文献   

8.
《新闻世界》2008,(12):16-16
4月8日至5月6日,《江淮时报》连续推出11篇的“垓下古战场遗址之争”系列报道,就宿州市灵璧县和蚌埠市固镇县对“垓下古战场”的属地之争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引起蚌埠、宿州两市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有关部门“如何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历史文化遗迹”的深入思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朱巍 《新闻爱好者》2002,(10):44-44
记是否具有宏观意识,是否善于宏观思考,这是立足宏观的深度报道成败的关键:几年前,我在《春潮涌动话农业》系列报道“豫中篇”《高效农业在崛起》(发表于1997年4月9日《河南日报》)的采写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自今年7月14日至8月3日,工人日报围绕再就业问题刊发了一组系列报道《再就业:实话实说》。这组系列报道一共9篇,谈的都是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报道刊出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表示共鸣。江西省一位下岗职工来信说,读完报道...  相似文献   

11.
去年3月、8月,《浙江日报》先后推出了9篇一组“走向新世纪的先锋——我省23个百强县采访札记”和三篇一组“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竞赛纪实”这两组系列报道。这两组系列报道由于抓住了我省“两个文明”建设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而且推出的时机好,加上在写作方法上也有新的突破,因此,刊出以后,在全省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两组系列报道受到了省委、省委宣传部的好评。尤其是“走向新世纪的先锋”系列报道发表后,省委领导指出,这组报道既体现了十四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突出强调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28日至3月11日,大河报《七日财富》周刊连续四期以每期两个版的容量,推出了《“排列3”规则设计有隐患》等8篇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组报道包括《“排列3”规则设计有隐患》、《不限号就是鼓励豪赌?》、《“排列3”引发持续热论》、《财政部出面规范“排列3”争论告一段落》等8篇报道和学署名章。发表后,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更令我们产生成就感的是,国家财政部于2月28日正式下发通知,  相似文献   

13.
2月7日至19日,《湖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战略转移》、《洪水冲出奇迹来》、《过水村再无过水忧》、《归粮洲不再是粮洲》、《舍小家顾大局》等8篇配图通讯,形成了关于湖北省“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的系列报道。回想起来,这组报道  相似文献   

14.
李春霞 《河北广播》2006,(4):24-24,26
今年的“两会”报道除了规定动作之外,分别推出了经过精心策划的重点系列报道,尤其是全国“两会”推出的三组系列报道,抓住了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在报道形式、内容上都有了电台自己的特色,我认为,这是我台今年“两会”报道最大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5.
产品——启动市场报道的聚焦点编委、工商处处长周世康新华日报于去年5月17日至6月5日,在一版推出一组十篇的《产品命运录》系列报道,系统探讨如何把启动市场调整结构的报道一步步地做深下去启动市场是前年8月以后整个经济报道的中心之(?)对加强推销、强化推销责任制、衬行多种推销形式、以及开辟农村和外省市场等,本报已报道子很多。  相似文献   

16.
1月28日,除夕前一天,新华社消息《民工卢连庆终于拿到了工钱》给难以数计的关注民工工资的人们带来一股辛酸的慰藉,这是自1月12日新华社推出《关注民工工资》大型系列报道的第42条稿件,也是这组报道的最后一篇。半个月来,这组报道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让人读着落泪,而卢连庆这一具有代表意义的个体在春节前夕的“收成”,无疑是一份可以为全社会共享的最温暖的新春贺礼。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新华社这组《关注民工工资》大型系列报道还具有宝贵的示范价值,引发我们以此为个案深入探讨如何在民生类题材上成功地发挥议题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张云志 《传媒》1999,(1):30-30,15
今年2月至5月间,我们《现代家庭报》发表了四篇关于清华大学学生欧阳可青借钱救母的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报刊文摘》、《北京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新华日报》、《服务导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深圳青年》等数十家报刊先后在重要版面转载了我报的报道.这组系列报道能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原因就在于拨动读者心弦时,奏响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徐梅 《新闻窗》2012,(5):42-43
今年4月,贵州日报于2011年8月推出的一组《年中经济述评》系列报道,即《投资:撬动经济跳跃的撑杆》、《上市:企业跳级的通行证》、《工业化:历史拐点的新抉择》3篇报道在2011年度贵州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其中《工业化:历史拐点的新抉择》一文还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栗战书的肯定并作了批示。  相似文献   

19.
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解放军报》反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系列报道《参演部队万里跨国输送——记者日记》(作者:王士彬)荣获三等奖。这组报道由14篇日记体报道组成,从2007年7月21日开始,一日一篇,读者将它誉为“报道的连续剧”。  相似文献   

20.
为迎接新中国50周年华诞,《扬子晚报》推出了特派记者《来自北京的报道》系列报道,从8月25日至10月1日,平均每周发三篇特派记者在北京采访的庆典背后的新闻,每篇报道配发三到四张图片,文章与图片组合成一个整版。这次报道的成功使得我有机会思考地方记者如何参与重大报道的问题,收获颇多。 思考之一:举国关注的重大新闻题材,地方媒体的记者要有信心报道出声势。 地方晚报,抓动态消息显然不是强项,而且操作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