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是亚洲最早发现艾滋病病例的国家,也曾是亚洲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自1984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至2000年底,泰国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计达98.4万人,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8.9万人。仅2001年就有2.9万人感染了艾滋病。艾滋病现在已经成为导致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分析,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宜春学院2003级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开展专题讲座和印发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为教育方式,使用同一问卷调查大学生教育前后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渴望了解更多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并能转变部分态度,同时大学生存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认识不清楚的问题.结论:充分利用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需求高的特点,针对他们的问题所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人体内有一个抵抗病菌侵袭的免疫系统。艾滋病病毒会破坏这个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对病菌的防御能力,而易被各种病菌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要经过5~10年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发病前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病后称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外表上看起来与健康人没什么两样,同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已经有了传染性。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血液传播 最直接的感染是被输入了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接受输血的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一个针头静脉吸毒,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使用被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7月6日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已达3800万。目前,治疗艾滋病没有特效药,全世界已有20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在非洲地区,有的国家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达35%以上。亚洲的感染者已达740万,并以每年约100万的速度增长。艾滋病成为了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确认的艾滋病感染者约84万人。艾滋病对青少年影响非常严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20岁至39岁的感染者占82%。温总理发表文章,号召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和蔓延。艾滋病通过性行为、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5.
对襄樊市1819名大、中专学生进行了艾滋病防治有关知识、性观念、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81.1%。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认识较为模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平均正确回答率仅为66.1%;高职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中专学生,而医学类学生又明显高于非医学类学生。襄樊市高职学生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仍需大力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以阻断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目前,全球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已将近7000万,因患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已达到2000多万,艾滋病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趋势也从高危人群蔓延至普通人群.尽管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国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对于青少年的防治艾滋病教育工作仍存在较多不足.商丘市属于艾滋病高发区,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商丘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商丘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资讯     
国务院颁布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课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457号国务院令,颁布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条例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高等院校、中等职…  相似文献   

8.
在对艾滋病的影响、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进行整理与分析,对艾滋病防治以及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探究,总结了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短短几年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84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在农村。从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规律看,中国艾滋病疫情已经处  相似文献   

10.
当前艾滋病的威胁依然严峻,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潜在的艾滋病威胁对象,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教育,势在必行.文章将重点定位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上,从高校开展艾滋病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优势,阐述了社会工作学生在高校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具体实践,最后尝试着探索出一条能促进高校社会工作学生更好地介入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症.本文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介绍了"世界艾滋病日"的由来和历届"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短短几年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84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在农村。从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规律看,中国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已报告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为农民,艾滋病患者中,15岁到29岁的约占60%,农村年轻人正成为艾滋病最大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3.
18年来,中国艾滋病立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立法、20世纪90年代艾滋病立法、21世纪初艾滋病立法”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比较广泛的初步的艾滋病立法框架。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发展变化的科学研究及其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调查报告引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要开展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就要求社会广泛关心、关爱、关注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人,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乡村医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了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适合在乡村医生中推广、有效提高艾滋病知晓率的教育途径。方法:整群抽取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乡村医生所有学员,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前后差异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乡村医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有所改善。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长期以多样化形式来提高乡村医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善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预防艾滋病教育受限于社会发展、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现状、高校大学生的身心特征等因素,教育效果不显著。同伴教育以较强的文化适宜性和普遍的可接受性,具有较高的投入和产出比,被引入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可有效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易于实现100%知晓率的目标;能有效改变学生歧视艾滋病的态度,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预防艾滋病教育队伍中;可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相关预防艾滋病的技能,从而远离艾滋病。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国际问题.到目前为止,预防教育是解决艾滋病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目的是增进人们对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知识、意识、技能,形成和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减少艾滋病的传染,减轻艾滋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同时缓解艾滋病对教育系统带来的压力.本文介绍了UNESCO在全球性和地区性两个层面实施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策略,并讨论了这些策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全球、中国及云南省艾滋病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云南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在中小学开展艾滋病教育的对策建议,并提出开展艾滋病的预防与教育是防治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范雪梅 《生物学教学》2002,27(11):29-30
艾滋病被称为“二十世纪瘟疫”。自从 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 ,全球已有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或流行艾滋病。据有关组织统计 ,世界每天有 15 0 0 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有 80 0 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据统计 ,我国到 2 0 0 0年底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数已超过 6 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 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鉴于这种情况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艾滋病 ,做好预防措施。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要首先知道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为此本人对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做了一次以“你对艾滋病了解多少”为…  相似文献   

20.
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学历人群比例显著增加,在校大学生应该成为预防艾滋病重点人群.本文通过对广东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偏低,艾滋病相关态度较为积极,艾滋病相关行为风险性较高;同时由于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不同的宣传途径对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不同;因此艾滋病预防教育需要学校、媒体、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政府在其中应起协调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