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海外华文传媒在服务华侨华人、传递中国声音等方面一直以来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随着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华人华侨人数的日益增多,意大利华文报纸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当地华文媒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如同质化竞争、资金来源匮缺、发展规  相似文献   

2.
苏枭 《新闻世界》2014,(11):184-185
本文就荷兰华文媒体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荷兰生活着近10万华人,而近几十年来荷兰发展起来的数家华文报刊如《中荷商报》《华侨新天地》《华侨通讯》等,在华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电视广播和新兴互联网发展,给荷兰华文媒体注入新的力量,代表有荷乐网、凤凰卫视欧洲台和荷兰国际广播中文网。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华文报刊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妮 《传媒》2005,(5):63-64
东南亚国家作为历来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区域,也是重要的海外华文报刊集中地之一.自1881年新加坡闽籍华侨薛有礼创办华文报刊<叻报>,一百余年以来,华文报刊陆续在东南亚各国扎根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和对外开放的加强,华人新移民不断增加,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各国也蓬勃发展,华文报刊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邓绍根 《青年记者》2006,(19):74-76
自1815年8月5日,第一份华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问世以来,华媒体历经近200年的雪雨风霜,先后有4000多种华传媒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地华传媒为共谋发展,逐渐加强联系,以协会的形式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世界华传媒的发展。进人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华传媒作为世界新闻传播体系中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化奇葩,在传承中华化、凝聚民族精神、加强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中发挥了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出现了协作化合作加强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南京市政府承办的2001年9月16日-18日《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早已曲终人散。但是这个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家华文传媒的150位高官参与的峰会,就“面对新世纪的海外华文传媒”这一主题对话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却是一笔无价财富。它为面向新世纪的传媒发展  相似文献   

6.
欧洲是华侨华人主要的聚集地之一,欧洲华文报刊在海外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与中国虽然地域上相去甚远,但欧洲的华文报刊却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与中国国内局势和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的鲜明时代特征,并因此形成欧洲华文报刊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与分析。一、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华文报刊目前有案可稽的欧洲最早的华文期刊是1894年10月在英国伦敦创办的《中英商工机器时报》,又名《清韩英实业杂志》;最早出现的华文报纸是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不定期机关报《旅俄华工大同报》…  相似文献   

7.
邓绍根 《青年记者》2007,(19):64-65
阿联酋华文传媒虽然发展时间短,还不过十年时间,但在自身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与其他海外华文传媒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 2 1世纪 ,随着国际关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有必要立足全球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战略性高度 ,重新审视海外华文传媒的性质、特征及其作用。海外华文传媒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它可能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推动力量 ;它让中国了解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及海外华人经济的进一步扩展 ,未来海外华文传媒呈现集团化发展、多种媒体共存共依、向全球拓展、海内外媒体及受众相互融合等趋势。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7,(3):76-76
监测说明: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报刊零售发行的监测机构.公司监测报刊种类有30余类900多种。本次调查数据是以2005~2006年期间世纪华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西安、重庆。南京,沈阳、武汉等10城市的报刊零售市场的连续监测为基础。对17类报刊347份报纸和杂志的零售市场概述。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世纪华文所监测的城市扩展至30个。报刊零售监测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型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沿海重点城市).并且对部分种类报刊从季度实时监测发展到月度连续监测。以下为2005~2006年期间10城市IT类报纸零售发行状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欧洲华文报刊走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又将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是值得很好研讨的。一海外华文报刊作为维系华侨华人的信息和感情纽带,其生存发展有赖于华侨华人社会的生存发展,既受制于所在国的影响,又同母亲国命运与共,息息相关。伴随着中国与欧洲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里 ,华文传媒是大中华文化圈的重要媒介 ,同时是华人与所在国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美国是海外华文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本文针对华人聚集最多的加利福尼亚洲 ,透过访问及调查研究 ,分析华文报纸发展原因、现状和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文报刊至今已有187年历史,它伴随着各地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诞生和发展。它所面向的读者是旅居海外的华侨及华人。从这种意义上讲,欧洲华文报刊史就是欧洲华人的移民史、发展史。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传播信息,服务侨界,舆论引导,桥梁沟通,促进联谊,增添知识,文化传承等。据1992年的权威统计,在中国驻欧洲各国使馆内注册的华文报刊近30份,如法国的《欧洲时报》、《欧洲日报》、《法华报》,德国的《欧华侨报》,《德国侨报》、《华人通讯》、《华商通讯》,意大利的《同乡报》、《华侨通讯》、《侨报》,西班牙的《新华报》、罗马尼亚的《欧洲华报》、《欧华晨报》、《旅罗华人》、奥地利的《欧华侨报》、俄罗斯的《中国报》等。 旅欧华侨华人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是华人媒体生存的基础,也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李漫 《传媒》2005,(4):59-60
有人说,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人居住,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文报刊.还有人说,华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做三件事:开中国餐馆,设同乡会、宗族馆,办华文报刊、建华文学校.华文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与华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外传播中开展华文教育是提高海外传媒软实力的蓝海战略。什么是华文教育?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中国国土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开办的以中国汉语和中国优  相似文献   

15.
吴献举 《新闻界》2007,(5):75-76
广东新闻传媒产业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东新闻传媒可以通过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新闻媒介、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以及与海外非华文媒体合作方式等采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6.
《南非华人报》是中国著名报业集团华商传媒集团作为地方传媒企业,实施积极走出去战略,创办的一份海外华丈报。该报宗旨为“传播中国声音,服务华人华侨,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南交流。”在实际运作中,坚持公信力与影响力并重,“传递价值,服务为主”作为理念,内容导向为“华人新闻,华商资讯,华侨家园”。“文化特色”和“爱国感情”是该报的主旋律。以传播中华文化为依托,体现出强烈的爱国色彩。由于新的办报思路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南非华人报》一跃成为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影响力最大的华文报纸,为中华文化在非洲的传播起到了的很大作用,也为中南两国关系友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刊记者有幸邀请到南非华人报社社长胥建礼先生,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位异国他乡的传媒人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7,(33):22-23
9月2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四川成都市隆重开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新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其主要包括华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等多种形式的网络传播平台。东南亚华文文学在悠久的传统和当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发展态势,新媒体时代则为其带来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东南亚华文新媒体时代下的华文文学对于东南亚青年华人的族群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为青年华人提供了交流和创新表达的渠道,还为其探索和表达族群身份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促进青年华人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软实力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除了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外,还要充分利用海外华文传媒这一不可代替的媒体的作用.文章提出充分利用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积极加强与当地主流传媒的合作、发挥其华文教育的优势,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17日至18日,两年一度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第六届)在重庆召开.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海外华文传媒",来自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华文媒体老总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