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观察出真知     
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得到一幅不知名的古画。画上绘有一丛牡丹花,花瓣红白交杂,非常艳丽。花下有一只猫,懒洋洋地躺在那儿。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但是欧阳修仍觉得不解其意。他几次三番地向行家请教,可也不得要领,说不清其中的道理。有一天,他的亲家吴育来访。吴育揣摩了这幅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花呀!”欧阳修感到十分惊诧,问:“你怎么知道?”吴育指着画说:“你看,牡丹的花瓣都被晒干了;花的色彩绘得干燥,不鲜艳,这正是烈日当空直晒造成的结果啊!”接着他又说:“花下的猫,眼睛好像一条线,这也正是中午的猫眼呀…  相似文献   

2.
画猫与画牛     
先来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梦溪笔谈》里讲的。有人得到了一幅古画,画上面是一丛牡丹,花下面还有一只猫。一天,这个人家里来了客人,他就把这幅画拿给客人看:“我不知道这幅画画得怎样,请您看看。”客人端详了一会儿:“很好,好极了。这是幅《正午牡丹》。”主人奇怪了:“哦,您是怎么知道的?”客人笑了:“你看,这些花颜色干燥,中午时候的花就是这样。另外,猫的眼睛变成了一条线,这也是中午的猫眼。”一番话说得主人连连点头。牡丹人人都会画,猫更是常见,也许我们家里就养了一只,但在一幅画里,让人能够看出画里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取法于上     
乔志峰 《课外阅读》2009,(22):45-45
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画家,该画家现在专门画猫。我看了他画的几张猫图,感觉非常有神采,有一股虎虎生气。我佩服地问:“您画的猫真精神啊。您是怎么练的?”  相似文献   

4.
朋友喜欢画画。一次,不小心把墨水瓶掉到桌上铺着的一张画纸上,上面便有了一大块墨迹。“得,这张纸得报废了。”我不无惋惜地说。“不见得。”朋友很自信。几日后,我又到他家,他拿出一幅画给我看。画非常漂亮。“这就是用上次洒了墨水的那张纸画的。”朋友指点着画说。我这才注意到了那片墨迹,并不十分明显。“一张白纸洒上一大块墨水的确很不好看,如果这时把它扔了,便失去了它的价值,但如果费点儿心,努点儿力,照样可以画一幅好画。想让别人不去注意它的污斑,最好是在它旁边涂上绚丽的色彩,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细细品味朋友的话,我觉得…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有一位长于画老鼠的画家,他画了一幅鼠画送给县太爷,县太爷顺手就把画挂在墙壁上了。奇怪的是,县太爷第二天早晨却发现那幅画掉在地上。以后,他多次捡起来挂上,但过了一夜画还是掉在地上。县太爷感到很奇怪。于是决定半夜里察看察看。原来,他家里的猫把画上的老鼠当作真老鼠了,总要扑上去抓它,这才使画掉到地上。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县太爷只好把画取下来收到箱子里去了。也许有同学会说,这位画家画的老鼠真好,连猫都分不出真假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你想,如果你画老鼠,追求的是跟真老鼠一模一样的话,你又  相似文献   

6.
程珊 《红领巾》2007,(5):50-52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画家,他的朋友要过生日.他准备画一幅“青松图”当做贺寿礼物。他先画好了一棵挺拔苍劲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植物学上松柏不是同科吗?于是.又画上了一棵柏树。又一想,松、竹、梅号称“岁寒三友”,缺一不可啊,就全画了吧!他拿起笔,又在空白处填补上竹和梅。画着画着,灵机一动,有松要有山,有山必有石,干脆全画上,于是又拿起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你也许听过这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县官喜欢画虎,但画虎不像,倒像猫。一次,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大堂自我欣赏。一衙役路过堂上,奉承道:"大人这猫画得真好,活的一样!"县官一听十分恼火:"胡说!你连老虎都不认得,留你衙内何用!"叫人责打四十大板,逐出衙门。这时又一衙役经过, 县官把他叫住:"你说,我画的是什么?"这衙役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个县官喜欢画虎,但画虎不像,倒像猫。一次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大堂上自我欣赏。一衙役路过堂上,奉承道:"大人这猫画得真好,活的一样!"县官一听十分恼火:"胡说!你连老虎都不认得,留你在衙内何用?"叫人责打四十大板,逐出衙门。这时又一个衙役经过,县官把他叫住:"你说,我画的是什么?"这衙役因刚才一幕  相似文献   

9.
每棵大树都有主干●程珊(四川省邛崃市南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学科组长)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画家,他的朋友要过生日,他准备画一幅"青松图"  相似文献   

10.
满意     
《红领巾》2010,(7):32-32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后,他把画拿去展出,在画旁放了一支笔,请观赏者在他们认为画得不好的地方作记号。  相似文献   

11.
老虎和猫     
很早很早以前,猫和老虎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猫比老虎要聪明伶俐得多。猫很敏捷,跑跳滚抓什么都会,老虎很认真地向猫学习。因为猫很认真也很耐心地教,老虎学得很快,不久他就和猫做得一样好了。一天下午,猫正在大树下睡觉,老虎两眼盯着猫看呀看,心想:“我为什么要和这么个小动物做朋友呢?”凶恶的老虎决定去扑杀那只正在睡觉的猫,于是他站起来悄悄地走近猫。就在这时,猫醒了。聪明的猫立刻什么都明白了,他立即敏捷地爬到身后的大树上。老虎呆呆地望着大树高处的猫。“我保留这最后一招,就是我早就怀疑你可能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猫说道。在生…  相似文献   

12.
<正>意大利是一个盛产画家的地方。从前,有一位意大利写实派的画家叫甲,甲画的一幅叫《丰收》的油画引起了轰动,画面上是一位老农抓着一把丰收的麦穗。这幅画很有艺术水准,画得非常逼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个时候,一位叫乙的年轻画家慕名而来。当他看到那幅画时,很不屑(xiè)地说:"这种画我也能画出来,而且画得比他更逼真。"大家都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3.
童心的真淳     
孩子画画,居然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为什么? 他说,绿色凉快! 绿色的太阳的确不符合事实,但却是创新! 既然如此,当孩子画了这样的一幅画,凭什么不给他打个最高分? 孩子画了一只母鸡,它下的蛋居然是方的,每一面还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 他回答:这样才放得稳! 果然是新意无穷,神奇的想像充满了灵性。既然如此,凭什么不夸上一句:“好,妙极!”小孩讲故事,他说,他要把猫介绍给老鼠当朋友。  相似文献   

14.
乙常青 《初中生》2006,(1):50-52
从前有个县官喜欢画虎,但画虎不像,倒像猫。一次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大堂上自我欣赏。一衙役路过堂上,奉承道:“大人这猫画得真好,像活的一样!”县官一听十分恼火:“胡说!你连老虎都不认得,留你在衙内何用?”衙役被责打四十大板,逐出衙门。这时又一个衙役经过,县官把他叫住:“你说,我画的是什么?”这衙役因刚才一幕的影响,吞吞吐吐不敢说。县官说:“你怎么不说?”“我怕。”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一位好画山水画的人,想替朋友画一幅青松图。他本来画了一棵挺拔的青松,挺好看的, 但一想:在植物学上,松、柏是同科的,不能少一样。于是,把柏树添了上去。又一想:松、竹、梅是岁寒三友,不能残缺,便又加上了竹和梅。再一想:有松应有山,有山必有石,应该配套,就又补了山和石。如此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托着下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却迟迟不愿下笔。我走到他身边:“你为什么不画呢?你可以大胆地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好久,他终于开始下笔。他画得那么精细,但到下课,其他小朋友都已经画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却刚开了个头。有时他甚至一节课擦擦改改,时间过去了却什么都没画。但第二天他总会交上一幅漂亮的画,其他小朋友也会很欣赏:“哇,画得好美啊!”确实不能说他画得不好,线条流畅,笔法细致,构图完整,形象逼真……但可以看出他的画差不多都是临摹的。  相似文献   

17.
心事     
<正>"这几幅画的表达真的能让人‘嗅'到那个词,而且我自己都觉得实在太酷了!"——英国作家、插画师Ella Frances Sanders给一些没法直接翻译成英文的外语单词找到了最好的表达方式——用画的,而且画得好看又好玩儿。他从自己近200幅作品中挑出了最新奇有趣的17幅,并感叹自己都觉得太酷了。  相似文献   

18.
一幅画     
小明是一个绘画爱好者,画画已有五年的历史了,他画柜里的画真是数不胜数,有的还得过奖。可是在这么多画中,只有一幅画保管得最好:不仅有画框,还特地整理出一块不小的空间专门存放。你们可能认为这是一幅多么多么好看的画,可正好相反,这幅画上只画着一张脸:一个又大又圆的头,两个圆圆的眼睛,一个弯弯的笑着的嘴巴,没有任何色彩,也没有其他装点。那么这幅画为什么会受到如此“优待”呢?且听我细细说来。  相似文献   

19.
有位左眼瞎、右腿瘸的老国王很爱虚荣,下令三位画家给他画一幅人物像。他要求画得真实,又不能有损他的威严。第一位画家把国王画得双目炯炯有神,两腿健壮,仪表堂堂,气度非凡。国王一看,勃然大怒:“这个家伙,睁着眼胡画!来人啊,把他斩首。”第二位画家把国王画得十分逼真,瞎眼瘸腿,一目了然。国王看了,暴跳如雷:“我有这么丑吗?分明有意侮辱我。”第二位画家也被杀了。  相似文献   

20.
    
有个人琴棋书画什么都想学,可什么都只学会点皮毛。一次,他画了一幅画请老师指点。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构图不错,但基本功还欠火候,得再练上三五年。"这人想:得练这么长时间,不如干点别的。于是把画扔到一边,去写文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