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与环境密不可分,只有城市雕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时候,才能使城市雕塑与环境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从城市雕塑的主题与环境、构图与环境、体量与环境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城市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提倡城市与自然共存,大力发展生态园林、美化环境的今天,雕塑是城市美化的点睛之笔,它作为一种环境艺术的表现方式,与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能相得益彰。本文探讨了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城市雕塑在环境中的作用,并针对城市雕塑设计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以实现城市雕塑与环境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3.
城市雕塑是指设里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在楼群耸立,街衢交错的城市中,它能起到缓解建筑物的拥塞和单调的作用,城市雕塑大致可分为纪念雕塑、主题雕塑、装饰雕塑等类别.城市雕塑在现代公共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个观赏者对于被称为“凝固的舞蹈”的城市雕塑.既会产生共同美感,也会有审美的差异性.这就有了一个城市雕塑作品的审美定位问题.雕塑既要相融于环境,又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雕塑的价值与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更注重与城市空间和人环境的联系。本论及城市雕塑的历史、社会、人、艺术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并探求了一些城市雕塑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市雕塑是毋容置疑的公共艺术,但不同于陈设在展馆里的公共艺术,它占有城市一定空间,被人们不自觉欣赏,因此建设城市雕塑要首先考虑其公共性,然后考虑其艺术性.城市雕塑应该在统一城市规划中体现“展示城市特色、反映城市精神和增加城市空间、构建休憩体系”的功能,为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做出特有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更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内容,我国城市雕塑中存在问题,要求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准确定位,正确处理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彰显城市文化个性和 文化内涵。我国城市雕塑要据此采取改进措施,取得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应当紧密适应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强化其公共性、环境性、艺术审美性,与现代都市和谐交融,谐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创造出一种富有生机的艺术环境氛围。融合环境、和谐共存是现代城市雕塑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雕塑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完善,城市雕塑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但是,目前中国城市雕塑的"进化蜕变"并不完善,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本文正视城市雕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索中国城市雕塑在"时空坐标上的良性蜕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雕塑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我国城市雕塑现状入手,研究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探讨城市雕塑的发展对策,以合肥女人街入口主题雕塑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孟昭典  胡冰 《陕西教育》2004,(11):45-45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雕塑随着基本建设而提到相关的位置.大型环境艺术急剧增加,使人们感触到环境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感染作用.特别是我国北方城市冬季,灰黄一片只有雕塑才能添补调和冬季色彩的单调.有些作品已经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象征或标志.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雕塑是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主要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它的出现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作为文化部分,城市艺术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襄阳作为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在城市雕塑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社会角度、环境艺术角度对襄阳城市雕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雕刻艺术起源于岩洞石刻,经历了浮雕、仿真雕塑及西方现代雕塑相融合的发展阶段,上海艺博会近年展示的作品表现了当代雕塑的最高水平和多种艺术特色,暗示了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3.
唐代佛教发展迅速,宗教艺术空前繁荣,其中彩塑的发展也达至鼎盛。该时期寺院彩塑造像精美写实、端庄亲切,展现了佛教无尽的庄严世界。  相似文献   

14.
概述宁波天后宫雕刻的分布现状及其雕刻"三绝",重点从雕刻图案形式、深层意蕴、雕刻手法等层面阐析天后宫雕刻特色,并初步探讨了这些雕刻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妈祖信仰、商帮文化等民俗事象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陵有无石刻雕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历史文献中的诸多记载、秦勒石成风的社会风尚以及秦人日趋成熟的雕塑技艺来看,秦始皇陵有石雕应确实无疑。之所以今天在陵前看不到这些石雕,应是在楚汉相争之际和汉人"过秦"思想的影响下,毁于历代的兵火和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16.
公元一世纪前后,位于欧亚大陆文明地带东西两端的中国秦汉、古罗马在纪念性雕塑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就其纪念性雕塑的城市公共性而言,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古罗马,城市纪念雕塑主要被置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中,和其他公共场所发生有机的联系,而在中国秦汉时代,缺乏像古罗马纪念雕塑的公共性特征,而是形成以陵墓雕塑为中心的纪念雕塑,依附于各种墓葬建筑而置于墓前或埋于地下,这与这一时期的罗马和秦汉的城市功能、宗教文化、社会阶层结构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秦汉、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在欧亚大陆两端交辉相映,为后来的东西方雕塑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和走向,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各自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亳州花戏楼融北"晋"建筑风格与南"徽"砖雕艺术于一体,成为古代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文章探讨砖雕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加花戏楼的艺术魅力,对现代文明也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标志造型设计中,设计观的创新非常重要。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处理好标志设计中形与意的关系,深化艺术造型能力,才能创造出富有特色、个性鲜明、具有时代感的标志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