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南京文学通过大学传承其文化保守主义理念,而"京派"则通过大学传播其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建构。二者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文学阵营的分化,都含有反政治文化内容,30年代主流政治文化成为民国南京文化的主潮,而北京自由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主要方式则是创办刊物,发表言论,二者共同形成民国城市文学的多元面貌。  相似文献   

2.
1980年代的文学,在四个方面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作了奠基: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人道主义大写的人到存在主义小写的人的探索,颠覆了"当代文学"的"政治文学"体系;方法论上,经历了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从古典思维到现代思维的革命,建立了新的艺术叙事体系;体制论上,经历了从体制的人到市民的人的嬗变,实现了作家队伍的非体制化与文学形象市民人格重建;传播论上,实现了从文学的人与传媒的人的变异,实现了从文学选择到传媒选择,勃起新的文学-传媒体系。在此意义上理解,80年代文学是异于前此"政治文学"的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南京文学以新旧两种文学形式来展现城市风貌和传统文化,而"海派"则通过大众传媒展现现代都市文化的特性。二者都受到政治文化的操纵,形成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局面。二者与商业文化的关系导致了民国时期南京文学与"海派"文学的巨大差异。二者共同形成民国城市文学的多元面貌。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文学一直存在着误解,认为文学就是风花雪月。其实,文学是人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表现的内容涉及最为基本的社会价值关系。文学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是特定时代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明符号的象征。文学可以体现一定的社会变迁,它以一种艺术方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生存状态和人类价值,不同时期文学特点可以体现不同时代文化和社会特征。因此,文学作品是我们社会的必然产物,任何一种文学流派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又能动的反映时代的变迁。本文以美国的自然主义文学为例,阐释了文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政治三元论”出发,追溯历史发现文学的伤痛缘于政治人为的狭义化,“政治”概念的含混是文学与政治关系争论不清的根源。“政治文学”以政治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轴”,审美地反映人类的美好政治理念和情感,具有理想性、否定性的特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阐释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想象维度——乌托邦,实际否定了文学与政治在理念层面结合的唯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杨拓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10):100-104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媒介发展的重心也由非电子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变。与此同时,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电子媒介文学应运而生,并迅速繁荣起来。相对于电子媒介文学的发展速度,其理论研究的步伐相对还比较缓慢。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角度出发,对电子媒介文学的生产进行全面研究,对于丰富与发展文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电子媒介文学未来的研究,开启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特有的"艺术政教化,政治艺术化"文化传统、以长官意志为主的人治政治、艺术与应用交融的"泛文学"观念和公文作者的文学化素养决定了古代公文写作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也决定了古代公文具有形象化、情感化、风格多样化等文学品格.古代公文是传统文学的重要部门.古代文学研究应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真实",开阔研究视域,矫正研究方法,避免用西化的、现代化的"纯文学"观念打量中国传统文学的削足适履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由近代报刊形成的文化和政治批评的"公共空间",显示了现代文学发生时的社会文化状态,文学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采用适合于公共空间的话语方式生产和传播着文学。发生期的贵州现代文学,在文学传播方面表现出传播媒介报刊化、传播范围趋于广泛化、文学的社会功能被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关于文学经典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表现在对权力支配下的文学经典的质疑和对开放经典的要求,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蔓延和视像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文学经典被忽视的危机。所以,处理好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的关系,回归文学经典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生产的真正归途。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初的文论界通过争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通过对"工具论"、"从属论"的反拨,形成了"去政治化"的思想认识倾向,围绕着对艺术特征、美学的规律的肯定,强调以生活至高论代替政治至上论,以广义政治论取代狭义政治论,从坚持他律论到坚持自律论,试图完成文学"去政治化"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1.
"气韵"这一理念,最初是作为"气"与"韵"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分别独立存在于哲学领域。随后"气韵"从哲学领域被引入艺术领域。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翻译活动属于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性,文学翻译更是一门艺术,因此,"气韵"理论与文学翻译活动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可作为文学翻译理论而用于评判文学作品译本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受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新时期文学同政治文化关系密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主潮性",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特点."新时期"以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及全球化语境的影响,真正的"文学"开始."九十年代文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文学层次、文学意识形态、文学话语方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倾向;"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传媒时代文学格局、文学生产体制与机制的关系;大众传媒时代文学审美表现上的主要特征;文学写作"欲望化"倾向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写作的"猎奇化"现象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成为学术热点的大众传媒与文学生产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14.
王蒙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针对人们远离政治 ,淡化政治的倾向 ,提出文学是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的产物 ;认为艺术常常为政治所用 ,艺术家有他特定的政治身份 ;艺术样式的不同 ,决定它与政治的关系不同 ,当然 ,这些都离不开生活这个最根本的基础。王蒙在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时 ,并没有否认文学的其他功能 ,认为文学还有游戏、娱乐等功能 ,这些观念上的变化 ,真实地反映了王蒙思想历程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人们远离政治,淡化政治的倾向,提出文学是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的产物;认为艺术常常为政治所用,艺术家有他特定的政治身份;艺术样式的不同,决定它与政治的关系不同,当然,这些都离不开生活这个最根本的基础。王蒙在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时,并没有否认文学的其他功能,认为文学还有游戏、娱乐等功能,这些观念上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王蒙思想历程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台湾文讯杂志社编辑制作的《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学现场踏查记》的文化创意为分析对象,将之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行为,说明对文学生产处所的考察探寻和意义阐发的行为大有助于人们对文学发生、作家成长、文学场域形成的深层理解;同时这一行为也拓展和丰富了文学现象研究的视野和表现方式。文学现场的踏查也是文化记忆的传承方式之一,其存储和累积的方式具有"多媒体性"和流动性,表现出代际差异和意义增补的特征。它与文学地形变迁联系在一起,可能形成一种特别的文学叙事形态,丰富和补充通常意义上的文学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由于海派和京派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不同,因而他们的艺术追求也迥然各异。海派文学明显地带有商业化特色,京派文学则具有超政治的艺术情趣。而那些提倡自由文学的中间派在国共两党的激烈对抗中理想终成梦呓  相似文献   

18.
军旅文学发展至今,从最初的为政治服务的单一应用型文体逐渐成熟回归到文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容并蓄。在这个过程中,军旅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学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变,集中体现为军旅文学"阶级化"的消失和作家笔触由政治主观到人文客观。这两个方面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军旅文学的思想内涵,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文学与存在主义的价值关系是近年来学界已开始意识到的话题.从"新浪漫主义"入手探寻五四文学的存在主义倾向是一种新的"问题意识"生成点."新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五四启蒙现代性的历史语境,它以非理性主义为文化价值立场和审美思维形态,以现代主义为时代精神表征和艺术诉求方式,以生命哲学,生命诗学为创作话语的意义本体内涵.正是通过上述话语知识结构的建构"新浪漫主义"确证了五四文学与存在主义之间价值关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封禅是封建帝王举行的祭祀泰山的大典,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旨在表示承天受命。北宋真宗封禅,是史载大宋王朝最为隆重的一次祭祀大典,也是宋代礼乐文化建设的重大活动之一。围绕这次大典,"词臣"们大展才艺,诏、表、鼓吹、颂、制、铭、赋、序、乐章、玉册文、玉牒文,各体作品异彩纷呈,从中不难见出当时的"热烈"场景。结合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考察与分析真宗封禅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现象,能更为准确丰富地揭示礼乐文学的文化意涵及其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