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名是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式菜名英译肩负着我国饮食文化传播的重任。然而,目前菜名英译错误频出。应当建立一个规范化的菜名英译体系,推动菜名英译标准化、统一化,为进一步推动翻译事业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式菜名的英译这一翻译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中式菜名英译的七种具体的翻译策略,以期找到解决此难题的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式菜名英译一直具有较大难度,误译现象广泛存在,翻译质量有待提升。文章先就中西菜肴命名方式的异同进行阐述,然后选取在国内外广受好评的纪录片佳作《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中出现的菜品英文翻译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中式菜名英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式菜名英译一直具有较大难度,误译现象广泛存在,翻译质量有待提升。文章先就中西菜肴命名方式的异同进行阐述,然后选取国内外广受好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中的菜品英文翻译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中式菜名英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俞庆 《考试周刊》2013,(51):30-31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力不断提高,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饮食文化首当其冲,然而中式菜名对国人来说光鲜亮丽,富有内涵,而英译后却使外国人感到困惑。本文对菜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好地指导菜名英译,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菜名蕴含着中华名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命名方式。中式菜名英译中,如果单纯地将中文菜名直译成英文,必然会导致交际上的误解,因此,中国菜名的英译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对其文化因素的保留在英译中显得尤其重要。该文从文化保留与翻译策略入手,介绍了中国菜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色,并分析了翻译主体对中国菜名英译文化因素保留应做的工作。无论是笔译或口译,译者都不可拘泥与直译或意译的定则,而应该灵活处理翻译方法,以保留中国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视角探讨了中式菜名英译的文化因素,并运用翻译理论中的文化翻译理论及其两大策略———异化论和归化论作为理论支撑。为了突显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保持文化特色的主要有效方式:直译,直译加解释和意译。对于中文菜名英译中特色文化的传递,这些翻译技能在传递原文的基本信息的同时也有助于让中菜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汪馨菲  顾景倩 《海外英语》2014,(9):143-144,147
该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通过对受众心理调研,认为应该从语言形式、翻译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中式菜名英译的基本策略,以期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切近原文,不仅做到形式上"传情",而且追求内容的"达意"。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菜名英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就此提出菜谱英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构建菜名英译搜索网站。以建立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中国菜名英译体系,推动菜名英译标准化、统一化进程,更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翻译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对中式菜名英译的一些启示,即,中国菜名的英译需综合考虑所需顺应的不同方面来采取翻译策略。这几个方面表现在文化传播、接受者、交际时间、和交际地点上。  相似文献   

11.
湘菜菜名虽短小精悍,但却浓缩了湖南的地方特色和烹饪技艺,折射出民族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千姿百态。而且湘菜菜名是海外食客了解湖湘文化的一扇大门,每一道湘菜菜名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情怀凸显出我国汉语言的无穷魅力与无尽浪漫,故其菜名的英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分析湘菜菜名英译的特点,然后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原则与湘菜菜名英译相结合,说明其对湘菜菜名英译的重要指导作用,并据此提出恰当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中华饮食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将中式菜名准确、优美地译成英语,不但能够传递中华文化,也能促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然而面对各具特色的菜名,将它们较准确的翻译出来,既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所食之物及烹调方法,又了解其文化内涵,并非易事.笔者将菜名按照命名方法归为几大类,指出菜名英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心理状态及文化背景知识差异,造成了文化空缺.文化空缺导致了翻译的困境.本文从跨文化交流角度,专门论述了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空缺现象,并分析了中国菜名翻译文化空缺的原因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文化空缺现象提出可行的五种英译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因而,准确形象地将各种菜名译成英语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中外文化背景不同,部分菜名可译,部分菜名英译却受种种限制。本文首先从奈达的宗教文化因素出发,分析菜名英译的基本原则。再从翻译的不可译性角度,分析部分菜名英译的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莘茹  胡燕娜 《海外英语》2022,(6):36-37+55
中华饮食文化极具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蓬勃发展,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出国门,中餐菜名的翻译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该文从中餐菜名英译的历史理论研究着手,放眼现今菜名翻译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鉴于中餐菜名纷繁复杂的命名方式以及对外文化传播的必要性,指出中餐菜名英译时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应对方法,并对当前缺乏统一和规范的中餐菜名英译提出建议和对策,表达了对未来中餐菜名翻译前景的展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餐饮业国际化的要求,很多餐馆都推出了双语菜单。纵观当下,中式菜名的翻译极不规范,错译误译问题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引出中餐菜单翻译中的问题,对中餐菜单英译的现状、误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中英翻译的一些方法和原则,为今后的菜名翻译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简明"策略原则出发,从词汇、句法和语段层面对外宣英译中的几种冗余类型进行分析,并针对外宣英译中在文字运用、句式表达、信息组织与传达等方面存在的"中式英语"和"中式思维"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卡特福特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对翻译的可译性限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文根据此理论基础,从语言结构障碍与文化障碍的角度来呈现菜名汉英互译过程中的可译性限度现象,探讨中式菜单在英译过程中的可译和不可译问题,对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翻译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交际翻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菜名英译。以菜谱语篇功能类型为基础,从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两个方面,探讨了交际翻译对菜名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饮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餐菜名翻译尤为重要。但目前中餐菜名的翻译仍存在不规范、不统一、无法准确传达菜品名称内涵等问题。本文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舌尖上的中国1》的菜名英译。在菜名翻译中,写实性菜名以直译为主,音译、意译、增译为辅;写意性菜名使用归化策略下的意译,尽可能传达菜品内容,以减少跨文化误解,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