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意识形态领域思想观念的交流越加频繁。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政面临教育新环境,这既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带来机遇,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挑战。分析了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现状、问题以及诱因,阐述了高校应加强多元文化研究、优化思政教育环境、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意识形态领域思想观念的交流越加频繁。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政面临教育新环境,这既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带来机遇,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挑战。分析了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现状、问题以及诱因,阐述了高校应加强多元文化研究、优化思政教育环境、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发展改变高校传统教育发展格局。高校应在充分分析多元文化教育影响的同时,科学制定未来阶段思政教育改革方案,提升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弥补高校新时代思政教育缺失,以期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多方面教学质量的强化。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多种文化并存于同一社会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这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概况,其次总结了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最后探索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育人、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基本功能,人格教育充分彰显高校思政教学理念,是贯穿思政教学的一条主线,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环节。当前由于文化多元、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冲击,大学生出现人格不健全、不健康现象。把人格教育引入思政课教学构建协同的育人体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相似文献   

6.
文化智力是个体面对跨文化交流、异文化冲击时的适应能力。个体文化智力的差异性影响着个体对文化复杂性和多变性的辨别、分析和把控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视域下,它体现为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感高低。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应以学科特点为基础,以文化智力差异性为前提,通过“认知式”教学模式,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本文将对文化智力差异与课程思政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相比传统的思政教育场域,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是一个开放、多元、互动的交流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可更加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同时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意识形态传播的机制和方式,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加强思政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高校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历史实践,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文化认同和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和传播载体发生新变革,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随之改变。新时代视觉文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和影响力,还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和覆盖面。高校应从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的视觉素养、增强视觉文化产品多元快速优质供给、优化线上线下校园视觉文化环境三方面,探寻“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传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给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容易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认知上的偏差,高校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来突出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已经成为思政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通过对我国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对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阐述,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至关重要的文化价值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各大高校实现思政教育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对此,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分别从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强化思政教师团队建设,大力宣传马克思批判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批判观念与思维,积极运用思政教育文化载体、深度挖掘思政教育文化资源等维度,提出了当代文化自信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教育为主导,包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化,外国语学院外国语母语国家文化等多元文化思政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民族高校外国语学院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高校外国语学院在思政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教育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受多元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日益变得多样复杂。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把好思想第一关,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以N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借助SPSS 26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总体效果不佳,存在内容乏味、形式单一、渠道狭窄等问题。为此,应从优化内容、丰富形式、拓宽渠道等方面着手,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微时代背景下,碎片式、移动式的虚拟生活正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行为方式,多元文化正冲击着校园的文化生态,学生获取信息的形式日益复杂且多样,这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及内容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基于此,高校应深入分析微时代对思政教育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明确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理念要求,进而从师资建设、内容整合、方法改进等维度出发,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有效性,促进并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王慧智 《学子》2014,(3):95-95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交流互动不可缺少的平台。紧紧跟随的网络文化也快速进入大学生的生活,网络语言的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不可避免,在高校的思政可教育上,怎样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将传统的马哲教育和时尚的网络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引导是一门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被给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与此同时,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又致使我国遭受到越发强烈的多元文化冲击,高等教育事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与日俱增,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课题。在新形势下,生态化教学模式凭借着生态学原理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重点强调教学主体的开放性、整体性、层级性和循环性四种生态特性,实为新教育改革趋势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以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以此为出发点,浅谈高校思政课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冲击,在密切接触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容易受不良信息与文化的影响,使思想偏离正轨。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与思政素养的主要载体,应承担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责任,应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全新挑战。红色文化属于我国重要的先进文化,其文化精神与内涵有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需要积极融合红色文化,借助红色文化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引导与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高校思政理教学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价值交锋、文化多元的当代,负面新闻在高校的传播冲击着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任何一种新闻信息都具有正负两种效果,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能力、对负面新闻的合理解读、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等方式,推动负面新闻正向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交融,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与我国本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剧烈碰撞,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念。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如何理性看待文化交融,巧妙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高校思政课教学,夯实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信息来源复杂,主流文化地位削弱,在高校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吸引力不大,教学的实效性不强;多元价值观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冲击,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个人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概念应运而生。在"互联网+"的挑战和冲击下,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迫切需要与互联网结合,改革原有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探索教育新路径。由李欣所著的《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书,基于思政教育基本理论分析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概况,从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