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为进一步使《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深入高校,了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听取专家学者对办好学术期刊的意见和建议,提升《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的办刊水平,推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更好地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2013年12月27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在复旦大学召开读者作者座谈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杨河,副主任、副总编辑杨海英,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明明、中文系教授朱刚、历史学系副教  相似文献   

2.
庞朴先生     
庞朴,著名学者、思想家、中国哲学史学家。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同年赴山东大学任教。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  相似文献   

3.
高校理论战线杂志创刊五周年座谈会,1993年4月8日在国家教委逸仙堂举行。来自首都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首都新闻单位和兄弟刊物的代表共120人出席。参加编委会年会的本刊顾问和编委,编委会副主任、常务副总编辑田心铭,编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王箴禹,副总编辑张文俊、夏伟东和本刊全体工作人员也出席了会议。主持座谈会的高校理论战线杂志社社长、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武兆令介绍了刊物创办的历程、宗旨和办刊方针,编委会主任、总编辑罗国杰讲了话。在会上发言的有(按发言顺序):张岱年、宋涛、黄楠森、有林、周隆滨、梁柱、余征、何祚庥、王东、王正萍、李长征、祁金利;任大奎作了书面发言。《中流》常务副主编徐非光、《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程代熙分别宣读了两刊的贺信。本刊顾问何东昌,本刊顾问、国家教委副主任滕藤在讲话中,勉励刊物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发扬成绩,克服缺点,虚心向兄弟刊物学习,努力学习和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刊物办得更好。座谈会洋溢着团结、热烈的气氛,本刊新老读者、作者纷纷表示,愿为刊物的发展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10,(11):30-30
杜卫东,原名杜栋齐,北京人。当过工人参过军,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一编室副主任,《追求》、《炎黄子孙》杂志副主编,《炎黄春秋》杂志副总编辑,《中外期刊文萃》杂志副主编,  相似文献   

5.
增进了解,交流经验,携手跨入21世纪———本刊编辑人员赴澳门访问本刊讯应澳门中华教育会暨《澳门教育》杂志的邀请,以副总编辑翟福英为团长、四编室主任刘然为副团长,一编室主任郭洪波、总编室副主任田菊影、编辑程路为团员的《人民教育》访问团,于元月20日至2...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16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家规家教与习惯养成"研讨会暨《五个好习惯》丛书发布会在京师大厦召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傅国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栾学东。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16日,由江苏大学主办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30年”高层论坛暨《高校教育管理》第一次编委会在镇江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山东省高校工委常务副书记田建国、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杨德广、临沂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徐同文、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孙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学飞等27位国内教育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和相关媒体的资深编辑与《高校教育管理》杂志的校内编委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8.
6月26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李卫红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委会主任陈先达,以及来自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提高刊物质量,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的主题进行了座谈。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杨河主持会议。李卫红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9.
创刊20余年来,《高校后勤研究》杂志这份社科类期刊的编辑队伍更换了一批又一批新人,作为这个杂志的老读者内心深处仍对《高校后勤研究》杂志保持着一份温情和敬意。我与《高校后勤研究》结缘于1996年。那时我任《中国机关后勤》杂志副总编辑,我们两家建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徐州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刊物编辑质量,同时便利广大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本刊依据国家有关文献编辑、出版的标准及法规、文件,并结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工作的实际情况,特修订新的编排规范。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蒋茜 《中国研究生》2009,(7):F0003-F0003
2009年6月17日,重庆研究生校园媒体暨《中国研究生》杂志重庆通联站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召开。《中国研究生》杂志编辑部副主任钟爱民、编辑兰晓园,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研究生》杂志重庆通联站指导教师冯斌以及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六所高校的研究生媒体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就通联站工作和校园媒体的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29日上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10周年座谈会暨高校学报学术评价研讨会在南阳师范学院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姚申编审,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辛世俊教授,《新华文摘》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善超博士,  相似文献   

13.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中国教师报,《高中生》杂志,中国高中生网(www.gzs.cn) 中国高中生才艺展示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北京黄埔大学杯”第四届中国高中生才艺展示大奖赛现面向全国高中生征集参赛作品。大赛分为写作组、书画摄影组、表演组和创造发明组四组,分组各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奖金、证书。大赛评委有:郭振有(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赵书生(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堂江(中国教育报刊社常务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陈浩(《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陈晓光(《中国高等教育》副总编辑),梁友君  相似文献   

14.
1993年4月8日至10日,《高校理论战线》编委会年会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本刊顾问、在京编委及部分外地编委。此次编委会是在《高校理论战线》创刊五周年之际召开的。编委会主任、总编辑罗国杰,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杂志社社长武兆令,编委会副主任、常务副总编田心铭,副总编辑张文俊、夏伟东出席了会议。编委会副主任、副总编王箴禹代表编辑部汇报了上届编委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10日,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国内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由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科学》杂志社和拉萨师范专科学校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这是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高校理论战线》杂志更名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136/C(原刊号同时作废),双月刊,每逢单月10日出版,大16开160页。《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反映我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重点刊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学术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动态研究等学术文章,为  相似文献   

17.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高校理论战线》杂志更名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一1136/C(原刊号同时作废),双月刊,每逢单月10日出版,大16开160页。《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反映我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重点刊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学术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动态研究等学术文章,为  相似文献   

18.
名誉主任:吴椿国家教委兼职督学《师范教育》编委会主任孟吉平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师范教育》编委会副主任主任:于漪上海市人大科教文副主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副主任:程仁栋江苏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兼《师范教育》主编副编审熊江平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辑委员:孔庆庚《师范教育》辑部副主任编辑牛洛江河南省开封第一师范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24至26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了"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学术研讨会.来自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和《高校理论战线》杂志,于4月17—18日在北京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统计局等高校、研究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