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稿件组合成版面,是报纸编辑过程的一道重要程序。运用不同元素编排出图文并茂的版面,既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也是新闻产品的质量所在。而一张报纸或一块版面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的技术含量和编辑的编排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报纸版面设计也出现“图像转向”的趋势:从照片到信息图和插画,信息视觉化表达加强;以版位为集中体现的阅读顺序让位于以视觉中心为代表的观看顺序;图文的互文组合,助力情感转向;以二维码为中介,活动影像成为版面内容的延伸,视觉化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4,(2):4-5
电视逆生长观众定位转向年轻人 《北京青年报》2013年11月6日刊登评论《电视逆生长观众定位转向年轻人》(作者:祖薇)称,浙江卫视推出的育儿剧《小爸爸》和亲子节目《人生第一次》.20-34岁年龄段观众成为收看主力.占全部收看人群的52%;而原来35-54岁年龄段的主力收视人群.从55%下降到28%。年轻人不仅贡献了越来越多的收视率.他们的审美也开始影响电视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费斯克的理论为切入点 ,梳理了通俗文化研究的学术史 ,总结出通俗文化研究中的几个明显转向———从大众文化到通俗文化 ;从使用 -满足研究到受众研究 ;从文本解读到传播语境解读 ;从“肯定文化”到“微观政治的进步文化” ;从阿尔图塞到葛兰西。论文最后还批判了费斯克为代表的通俗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沈兴耕 《传媒》2005,(1):48-50
读者为什么要看报纸?如果用最简洁的话回答,那就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至于其他方面,如欣赏版面等,即使有,也不可能是第一位的,更不可能是多数人所为.这一判断告诉我们,办报纸,什么时候都必须是内容第一.即便版面改革,也应该从稿件内容入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认认真真地研究自己的读者.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赛场外的报纸媒体,用文字、色彩、线条等展现了一道道视觉盛宴.本文以可读、悦读为基本标准,以运用版式设计的基本元素,设计有创意、有特色,报道赛场内外的人、事、物等为基本判断原则,从国内报纸的奥运报道中优选9个版面,从知名国际大报中优选出一个版面,组成如下震撼视觉榜(国内报纸按时间顺序排列,国外报纸在最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评论样式发生很大变化,智库式的策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地方党报的版面上。本文提出党报评论"策论化"的四个转向: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纸媒思维"到"智媒思维";从"坐而论道"到"起而采访";从"工作话语"到"新闻话语"。  相似文献   

8.
桂筠 《新闻世界》2008,(7):64-64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每天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来稿进行新闻价值判断。只有进行准确的判断后,才能决定对新闻信息的取舍,以及每条新闻在具体版面上的位置和长短。可以说,新闻价值判断是编辑工作的基础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新颖性判断是科技查新的核心。新颖性判断恰当与否是由判断依据和判断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文章在梳理医药卫生项目常见创新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新颖性判断的若干因素,从源头上保证判断依据的恰当;探讨了新版规范中给出的新颖性判断五原则,从技术上保证判断方法的恰当。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热点报道在党报上与读者互动起来,是近年来许多地方党报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丽水日报今年4月份改版后,开设了一个以读者参与互动的方式来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热点问题的版面——《热点互动》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探索。从实际操作来看,通过读者互动的方式,对热点问题进行引导,让读者参与到报道中来,与读者更加贴近,起到了化解矛盾,疏导公众情绪的作用;同时该版面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化,报纸已经越来越艰难.很多报纸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取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在版面上迎合年轻人的审美,改文风和语态,标题用网言网语和当红流行语,撤掉年轻人不爱看的版面,新闻选题和线索向网络靠拢,用快餐新闻去取悦年轻人.  相似文献   

12.
世上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这句名言,对于特稿采写同样适用。有过特稿经历的人都知道,新闻线索不是少,而是多得眼花缭乱,真假难以把握。新闻线索的特稿价值,是决定特稿成败的先决条件。那么如何判断这些线索的价值呢?我们可以从特稿的热点、新鲜、奇特、深度、争议等方面判断线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新闻媒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推动媒体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使新闻价值判断出现了重大转变,因而应当对新时代新闻价值判断的"转向"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版面主编,最大的快乐就是自己精心制作的版面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从2003年起,我与《经济日报·财富》版一起成长,最大的感触就是编辑要把心与读者贴得紧些、更紧些。这些年来,经济日报一直在推进版面改革,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中,如何赢得读者是每个版面主编都要思考的问题。从版面定位到选题策划,从约稿编稿到选图片配漫画,从版式设计到校对,参与到整个版面生产的全过程,版面就像自己的孩子,虽然总有干不完的活,但也总是带给我激情和喜悦。第一是定位,第二是定位,第三还是定位在百货商业界,有句行话:“第一是选址,第二是选址,第…  相似文献   

15.
曹轲 《新闻界》2000,(1):29-30
我们正处于一个二元结构及双重价值并存的大过渡时代,最为痛苦的莫过于,拿起批评的投枪却不知投向何方,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批评报道面临的这种尴尬处境,是我们常说的采访难、写稿难、追结果难之外的“第四难”。 这种选择的艰难和艰难的选择,是大过渡时代必然产生的深层困惑。难以选择又必须做出选择,正视困惑才能走出困惑,而道德判断的重建和历史判断的确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和定位的坐标。 一、从一篇“模棱两可”的批评报道谈起 搞了这么长时间的批评报道,有一篇并不引人注目的报道,对我来说,却是写得最艰难、也…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版面,除了“易读”、“美化”的作用,还具有展现风格和特色的功能。一张报纸,往往从其版面设计的差异,就能判断其风格和特色;广而言之,报纸版面的风格,往往印有时代的烙印,并伴随时  相似文献   

17.
邵苏 《新闻世界》2011,(8):21-22
随着报业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化,如何更大程度的吸引读者的眼球已经成为各个报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拥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版面设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上独特的版面风格是办好一份报纸两者缺一不可,如何做到导向正确不仅是文字编辑所要考虑的,美术编辑也应该考虑。本文从党报版式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如何优化版面设计;只有加强美术编辑与文字编辑的及时"对接",才能在把握党报正确的版面舆论导向的同时提升党报的视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桩基超声波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超声波几种声学参数的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上判断桩身的完整性、缺陷位置及缺陷程度;在对桩基质量的判别中,结合几方面综合判定;最后用工程检测实例从定性、定量上判断桩身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少儿报纸要从内容到形式、从色彩到造型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把握文字内容的精髓,设计出趣味的、动态的、具体的、鲜明的版面。少儿报纸版面要充分发挥版面设计的能动作用,让版面引领孩子阅读,做到突出重点,"先声夺人";文字区块组合变化,给读者不同的阅读感觉;文图同演,扩大读者的阅读境界;求新求变,让读者常读常新。  相似文献   

20.
声音     
《视听界》2007,(1):2-3
文化本来就是一件十分主观的东西。并没有客观的判断标准,不管我们在判断某种文化是否垃圾的时候运用什么标准,文化垃圾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人类社会新陈代谢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对文化垃圾无异于不许乌拉屎。不能因为所谓的文化垃圾落俗了些,就要反对其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文化霸道。——知名专栏作者徐光木认为对待文化应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