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1、前言蝶泳时模仿海豚的波浪动作游进,因此又叫做海豚泳。蝶泳打水由腰部发力,大腿带动小腿做鞭状打水动作。蝶泳腿部动作是和躯干动作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想获得良好的打腿效果,提高腰腿力量非常重要。蹼泳跟蝶泳打腿动作相似。蹼泳游进时上体保持不动,双臂前伸交叠形成流线型姿态,由腰部发力,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脚蹼做鞭状打水,推动身体向前。不同的是,蹼泳打腿动作幅度比蝶泳大,更强调腰腹、腿和踝关节一起协调发力的整体效果。蝶泳打腿幅度小,频率较快,强调的是腰腿力量协调发力,以此配合臂部动作,但从动作结构上说,两者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2.
凡是游过200米蝶泳的运动员都有这样的体会:长距离蝶泳和短距离蝶泳是不同的。长距离比短距离需要更强的力量和耐力。长距离蝶泳双臂采用窄入水技术,可以节省体力。短距离蝶泳则以全速冲刺来取胜。抱水我们先来谈谈手臂的划水问题。就从手入水谈起。短距离蝶泳划水时,抱水(手及臂开始推动身体向前的时候)比起长距离蝶泳要更快。抱水前,长距离蝶泳双手前伸下滑时间相对长些。(双臂前伸下滑时并不产生前进力)短距离蝶泳抱水快,双手伸展开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国际泳联几次修改规则,使得蛙泳出发后的划臂和打腿有了几种不同的组合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20名游泳专项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对蛙泳水下长划臂和蝶泳腿不同配合时机最佳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蛙泳出发入水后,“先蝶泳腿后长划臂”优于“长划臂蝶泳腿同步”和“先长划臂后蝶泳腿”.该研究为蛙泳出发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纪逊 《游泳》2007,(4):13-17
一、仰泳腿技术练习1.侧身仰泳腿练习目的:发展打腿力量和身体转动力量练习方法:一臂前伸,一臂位于体侧,侧身仰泳腿;臀部和肩部应垂直于水平面。2.流线型打腿练习目的:发展打腿耐力、力量和身体在水面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Sarasaralee 《游泳》2014,(4):78-79
每当成人可以游蝶泳配合游时,最开始经常向旁边的泳友询问的就是:“我刚才游蝶泳时,屁股出水了吗?”因为在每个初练蝶泳的泳者心目中,蝶泳就是像可爱灵活的海豚一样,随着身体波浪移动,臀部会有规律地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水面上,尤其会关注低头移臂入水后的那一次打腿(第一次打腿),自己的臀部有没有出水。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蝶泳配合节奏的关键 1、腿的第二次打水没打到位(即没有鞭状打水)。腿没打到位,不仅影响手臂发挥最大加速力,而且影响推水结束时的移臂初速度,同时会使身体位置借不到最佳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7.
严蓓 《游泳》2002,(1):33-33
教练们总是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教初学者掌握动作。蝶泳的教学最好是由打腿开始 ,初学时就带上脚蹼 ,对于初学者尤其是青少年大有帮助。练习内容包括带脚蹼在深水池边垂直打腿 ,同时还穿插一些小游戏。刚开始练习打腿30次 ,之后每天增加10次。很快 ,我们的运动员就可以连续打腿100次 ,同时也促进了爬泳腿和仰泳腿的提高。利用打水板和脚蹼来学习手臂的动作 ,一臂放在打水板的中央 ,另一臂以拇指引导贴近水面从后向前移臂。手臂的水下动作学习应由陆上开始。我们让运动员垂直站立 ,两臂伸直指向天空呈V字形 ,按照V的轨迹划手 ,打腿的时…  相似文献   

8.
林杨 《游泳季刊》2009,(3):16-18,15
随着世界游泳水平的不断发展,男子蝶泳世界记录一再被改写,蝶泳运动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腿的实效性和推进力,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蝶泳比赛进行技术对比和分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蝶泳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腿部的推进力。通过观察男子100米蝶泳决赛运动员的技术可以看出8名运动员均采用第二次蝶泳腿重打的蝶泳技术,200米蝶泳也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采用第二次重打技术,这种技术已成为当今蝶泳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少年儿童游泳教学中,蝶泳的二次腿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这种技术需要较强的力量素质,协调素质和节奏感,在训练中就要更加全面地进行练习,尤其是要掌握好第二次打腿和划手的时机,体会身体在水中的位置,把打腿节奏的控制放在首位,循序渐进地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爆发力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种泳式运动员来说,特别对短距离蛙泳和蝶泳项目运动员来说,爆发力是项重要素质。蛙泳和蝶泳时,伸臂和空中移臂之后,双臂同时进行划水,蛙泳伸臂、蝶泳移臂动作不是在水中进行的,这时运动员靠上一次划水动作向前游进。这与自由泳和仰泳不同,这两种泳式游进时,总有一臂在水中做划水动作。蛙泳和蝶泳游进时,为了吸气,  相似文献   

10.
1.完善蝶腿技术 大多数人认为,在一个蝶泳动作周期内要打两次腿,但严格讲应该打四次腿:两次向上打腿,两次向下打腿。实际情况是能正确完成两次下打腿的人本来就不多,能完成两次上打腿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尽管如此,有助于保持泳速不下降的,能显著增加推进力的正是蝶腿。如果没有过硬的蝶腿支撑,游蝶泳时,人在水里很快就会竖起来,制造出巨大的迎面阻力。  相似文献   

11.
一双杠挂臂屈伸上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伸腿的方向不是前上方,而是向下压以及没有制动腿的动作,腿后摆过猛,手支撑不住,迫使上体前扑。轻者手腕压伤,重者胸锁骨拉伤,或脱手前扑倒地,如果保护者事先思想上没有足够的准备,保护也无能为力。预防方法:1.教学时首先应在垫上做仰卧屈体,向前移动重心时腿向前上方伸,并要求在腿接触垫子前移动,不让腿打垫子,体会伸腿的时机、方向。和制动腿的动  相似文献   

12.
自由泳蹬离池壁后的双臂划水技术短距离自由泳的转身技术对运动员转身后获得最大冲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将以往传统的转身蹬边后一手前伸,一手往后划水的第一次配合动作改为双手同时向后划水的动作(和蝶泳划手一样),可以获得最大的冲  相似文献   

13.
蛙泳比赛时,出发、转身后,可打一次海豚腿,但只能在臂开始划臂后,再开始打腿,否则,即犯规。国际泳联公布的这项规则原文为:  相似文献   

14.
一、连续多级蛙跳目的:发展下肢肌群爆发力及肌肉的协作能力方法:双腿屈膝,双臂后举,两腿蹬伸,双臂前摆跳过一定高度,双足落地时脚跟着地,并迅速滚动到前脚掌,依次连续跳过5~10次,练习时要求双臂与腿的配合要协调,中间下蹲幅度不要太深,动作连续性要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出发转身至15米潜泳侧打腿动作进行技术分析比较,试图揭示与常规蝶泳腿的相关、相向之处,探讨如何使“潜泳侧打腿”技术更能减少阻力,加快频率,为广大教练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加速蝶泳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蝶泳是一项技术很强的泳式,它没有固定的身体位置,而且蝶泳动作的特点是双臂、双腿必须对称地协调运动,手、腰、腿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游蝶泳时掌握好配合节奏,对提高成绩有直接影响。7-10岁儿童模仿能力强,掌握动作快,故该阶段是学技术的最佳时期。教练员要抓紧这个时机,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为他们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器械设计将一根长2.5米以上的木杆或竹杆捆绑在两棵树上或其它立柱上,木杆离地面高1米左右,落地区放海绵包或海绵垫子。二、过杆的技术要领起跳腾空后,摆动腿前伸并内旋,同侧臂配合做前伸内旋,右肩内扣,身体转向横杆。起跳腿蹬离地面后,小腿向后折叠,屈膝外翻,此时人体在杆上成俯卧姿势,随着摆动腿继续前伸内旋,起跳腿继续向后上提拉外展,使身体继续绕横杆转动,最后以背部落在海绵包或  相似文献   

18.
纪逊 《游泳》2007,(6):22-25
蝶泳腿技术练习1.海豚跳练习目的:学习和掌握波浪动作练习练习方法:在浅水水里用一只腿模仿海豚跳跃的动作,从水面跳起到水下,然后换另一只腿重复进行。2.扶板打腿练习目的:练习和掌握在第2次打腿时使身体产生波浪动作。练习方法:俯卧,两手扶打腿板前缘,连续做1—2—3—4,1—2—3—4有节奏的打腿练习。  相似文献   

19.
利用近些年国内外对“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研究资料,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水下蝶泳打腿技术”与水面游进相比,具有攻角小与波浪阻力小的优势,技术特点表现为振幅小频率快,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脚踝柔韧性和较强的腰腹及腿部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一、矮子赛跑俯卧式跳高助跑的后半段要求低重心跑,小腿前伸使肌肉做退让性工作,既要保持速度,又要顺利完成起跳所必需的制动。俯卧式跳高的低重心助跑要求上体保持正直,双臂自然摆动,支撑腿充分后蹬,动作幅度大而快速,后蹬角度小,采用“滚动式”的足掌落地方式,这种跑动姿势称之为“矮子步”。按照“矮子步”的动作要求,可以依次进行走、慢跑、中速跑、快速跑等逐步加快速度的比赛,用以熟练助跑技术。二、触高比赛俯卧式跳高起跳时,要求起跳腿的起跳蹬伸、摆动腿的直腿摆动和双臂的上摆突停三者要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起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