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回复力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吗? 不一定.回复力是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动力,是质点一旦离开平衡位置就受到的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它可以是质点受到外力的合力或其中的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力的分力.如水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1·关于回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B·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C·回复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力的分力,还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D·回复力实质上就是向心力2.简谐运动的特点是()A.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B.速度跟位移大小成反比且方向相反C.振幅随周期增大而增大D.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3.下列情景中的单摆的周期相对于该单摆在地面上的固有周期变大的是()A.在加速向上的电梯中B.在减速向上的电梯中C.在水平方向匀速前进的列车中D.在匀…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若一个物体受到的回复力,与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式满足F=-kx(其中k为比例常量,“-”号表示两者方向相反)那么这个物体就做简谐运动.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具有对称性:即在距平衡位置O等距离的两点上时,具有大小相等的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在O点左右相等的距离上的运动时间也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4.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向心力并不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某种力,它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一个力,是由该物体所受到的某个力、或某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提供的.这样在圆周运动问题中,就存在着这样两个不同的量: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记为F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 1.物体做机械振动的回复力( ) A.必定是区别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另一种力. B.必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C.可以是物体所受力中的一个力. D.可以是物体所受力中的一个力的分力.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中的“平衡”是抬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表现形式:(1)静止;(2)匀速直线运动;(3)匀速转动.平衡力是指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的力,平衡力可以是两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现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比较如下:一、力的作用对象不同两个彼此平衡的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两个相互作用力则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一例1如图l物体A静止在水平面B上,物体A受到水平面B的支持力人和重力G。两个力的作用,地面B受到物体A的压力F。F支和民同时作用在物体A上…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探讨》2009,(7):78-86,159
备忘清单 1.机械振动概念(1)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属于效果力,在具体问题中要能分析出是什么力提供了回复力.  相似文献   

8.
物体的浮沉情况,常用“漂浮”、“上浮”、“悬浮”和“下沉”来描述.用运动和力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词的物理意义.漂浮是一平衡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物体保持静止.上浮是一运动过程.如将一木块压入水中放开,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木块就要沿着较大的那一个力(浮力)的方向运动.木块露出水面以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露出水面以后,浮力随着木块的上升而减小.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漂浮.悬浮是一平衡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  相似文献   

9.
1.判别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否做功? 做功的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常见力不做功有三种情况: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而移动了距离.这就是“不劳无功”.②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即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③物体受到某力的作用,但运动方向始终与该力方向垂直,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②、③情况可谓“劳而无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题1.亚里斯多德的错误观点是必须有.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没有的作用,物体就要_下来.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当此物体受到一个沿水平方向向右大小为5牛的力推动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则物体受到的阻力是.牛,当撤去推力后,物体的速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某人用力拉着一个2O0牛重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1倍,那么此人用的力至少是牛.4.一物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上掉下,那么物体刚脱离气球时,它的运动方向是,这是由于物体有的缘故.5.物体在两个力…  相似文献   

11.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每小题1分)()1.参照物是指不动的物体。()2.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能使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因此平均值取的位数越多越好。()3.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若指针偏向标尺的左侧就停止调节,所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偏小。()4.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体积大的物体所含的物质一定多,质量一定大。()5.物体的重力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的。()6.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重力就只有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7.在力的三要素中,只要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所产生…  相似文献   

12.
1简谐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回复力的作用,而且这个回复力F与物体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成正比,方向与位移x相反,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回复力F与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为F=-kx(其中k是常量,负号表示二者方向相反),那么这个物体做简谐运动.这个关系式常用于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  相似文献   

14.
<正>整体法是指整个系统中的几个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而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整体法在力学中的研究极为广泛,在整体受力分析时,可以将内部物体间的力视为内力,将外部物体间的力视为外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隔离法是指在求解系统内部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将物体系统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物体分割出来,单独进行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单摆振动的回复力例1关于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什么力,有以下两种观点:(1)“合力观”: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摆球受到的重力和绳的拉力的合力。理由是像弹簧振子一样,振动物体的加速度是由合力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1.力是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力的作用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可以,二是可以2.运动员踢足球时,对足球来说,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对运动员来说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3.如图1所示,一铁球在水平面朝虚线方向自左向右滚动,当在小球运动的侧向放,一磁铁时,可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了4如图2所示的弹簧秤量程是,图示读数是牛,它是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的道理制成的.一个质是08千克的物体挂在该弹簧秤下,因为测量范围弹簧称会5.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和,称为,可以用力的把它们表示…  相似文献   

17.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我们都可把它们叫做平衡力.但平衡状态分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所以,同学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保持静止状态的物体才受平衡力作用.正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是一个力,至少同时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物体,我们总可以利用物理方法将诸多力转变成两个力.因此,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简单的二力平衡.那么,二力平衡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同体”、“同时”、“共线”、“等值”、“反向”十个字来高度概括它,具体地说:同体: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力的物质性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凡是有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着两个物体、如重力是发生在地球与物体之间,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二、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三、力的间接性力的作用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如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磁力等等.理解力的概念三…  相似文献   

19.
一、境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力是,力总是存在于物体之间,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的.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够产生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使物体的发生变化.3使用弹簧秤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否则就会损坏弹簧秤.4.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5.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叫做,在同一位置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有关,越大,越大.6.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两个力的,求叫二力的合成7.同一直线上,方向相…  相似文献   

20.
一、做功的判断做功指的是一个物理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跟力和物体运动的距离相联系.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那就表明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因此,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力学里所说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也是判断物体是否做功的惟一依据.在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时要注意下面三点:1.力作用在物体上,而没有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即“劳而无功”).原因是缺少了距离这个因素.2.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而保持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