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符雅  孙明晶 《教育导刊》2004,(22):39-43
活动(五)有趣的书 什为了让幼儿知道图书是由封面、封底、目录、正与图画组成的,了解书的目录和作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学会看书的正确方法,能按顺序阅读图书,我们开片展了以下自由探究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符雅  孙明晶 《教育导刊》2004,(11X):39-43
为了让幼儿知道图书是由封面、封底、目录、正文与图画组成的,了解书的目录和作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学会看书的正确方法,能按顺序阅读图书,我们开展了以下自由探究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蓉 《教育导刊》2005,(12):42-42
每次的餐后活动,通常安排孩子们看图书.刚开始阅读活动的时候,幼儿的兴致都很高,多数幼儿都能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安静地看图书,偶尔有些小小的争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在餐后阅读图书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有的孩子拿着图书并不认真看,而是东翻翻、西翻翻;有的孩子拿着书与同伴大声说笑;有的孩子一会儿去看这个同伴的书,一会儿又跑去看那个同伴的书;还有的孩子则忙于争夺图书.  相似文献   

4.
张兰珍 《甘肃教育》2014,(12):63-63
正科学活动是在幼儿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领域,组织实施一个好的科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求知欲,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有人对孩子是否需要接受自然科学实验教育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希望了解科学实验,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记忆是牢固的,幼年时候学到的东西将持续影响终身。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激发幼儿感官、认知、思维、创造等各个方面的探究意识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书籍是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桥梁。那么,孩子们究竟对书店了解多少呢?在对孩子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很少去书店。他们可以一口气报出肯德基、麦当劳和一些商厦的名称,但对书店却知之甚少。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引起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让幼儿知道书籍对人的意义。目的:1.让幼儿知道书中有丰富的知识,知道书店是卖书的地方。2.激发幼儿喜欢图书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知道要爱护图书。  相似文献   

6.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在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天性,在音乐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孩子未来智力的开发很有好处。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幼儿,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展开想象力,投入音乐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7.
看图书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色鲜艳的画面、生动逼真的图像都是吸幼儿的源泉。可阅读活动结束后一片籍的图书却令老师倍感头疼,既要匆整理图书,又要引入下一个活动环节常会弄得手忙脚乱。孩子到了大班后项技能都有所提高,于是,我引导幼儿会整理图书,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习惯,加强了责任感意识,又使教师腾更多的时间参与幼儿的活动。效果非好。一、按图书大小分类图书的规格有大有小,孩子刚开始没有分类的意识,把大的小的混在一放,显得零乱不堪。于是我先引导孩观察图书是否一样大,然后我请三个朋友将一样大的书叠在一起,经过一整理,他们发…  相似文献   

8.
幼儿对书是很感兴趣的,那怕是2—3岁的孩子,他们对书的兴趣之大并不亚于玩具。幼儿园开展图书阅读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热爱图书,学会看书和独立阅读,它有着与看书讲述不同的目标。 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9.
王蕾 《山东教育》2003,(12):34-35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或接触铅笔、蜡笔、水彩笔、毛笔等,他们对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孩子喜欢拆卸、摆弄、尝试使用各种笔。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实践探索、看投影、互相交流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笔的用途、特性及来历,比较、分析其演变,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深刻体会“笔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笔”。活动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笔,探索它们的不同特性。2.了解笔的演变,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感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笔,并学会正确使用笔,知道爱惜笔。活动准备1.…  相似文献   

10.
幼儿美术活动的活力在于不断地求新求异,这就是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体现。创造力的培养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占重要的地位,而幼儿园的创意手工又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形式,它能充分地激发幼儿创作兴趣,让幼儿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创作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创意手工活动中幼儿与材料、环境、空间、评价等的相互关系,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大胆地创造。  相似文献   

11.
追随幼儿的需求,是要求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与感受,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并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和机会。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开放的、多样的活动组织方式,既满足了幼儿个体需求,使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兴趣性体验、主题性体验、胜任感体验,还能获得对自我的肯定和自我的价值感,又可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自主的行为参与、经验参与、思维参与、个性参与等多方的主动参与。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增强探究意识,从而初步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得内化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爱劳动”主题活动是在我园今年五月份大型教研活动“擦亮石泉.美化环境”中产生的小班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我全面分析了班上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许许多多他们喜爱的活动.为“爱劳动”主题活动服务.在活动中让两三岁的孩子逐步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使他们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邱美 《贵州教育》2009,(18):26-26
一、爱护图书 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一些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文字大而少的图书、报刊等供幼儿阅读。启发幼儿欣赏图书的绘画,感受绘画的美,还要启发幼儿通过图画猜想故事的内容,激发幼儿对图书的热爱,对幼儿讲解纸张的来历、图书的来之不易。和书建立亲密的感情。实况观察法。将幼儿看图书的情景录像,活动结束后,让幼儿看录像,说说自己和同伴的行为,让幼儿分析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模拟体验法。利用费1日报纸,请幼儿扮演“书宝宝”把报纸粘贴在幼儿身上当一页一页的书,其他幼儿“看书”或当旁观者。这么大的书非常吸引孩子,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图书被撕坏了。让幼儿讨论“书宝宝怎么了”、“你有什么话要说”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也是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避免呆板的说教。我把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规则,变成“图书宝宝说的话”,这样,更能激起幼儿的同情心,并经过自己的体验和内化,达到爱护图书,不撕书、不丢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死亡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孩子面前,大部分家长非常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其实。孩子在生活中总会接触,甚至会经历身边至亲的死亡。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经历生离死别时,幼儿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与其到时茫然失措,不如未雨绸缪。因此,我利用图书《鸟儿在歌唱》组织了这一早期阅读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阅读这本图书,让他们懂得要珍惜和尊重生命,关爱自己和别人。  相似文献   

15.
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给幼儿一个动手做的机会,他们天马行空的智慧就能得到展示。纸艺活动作为一项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传承,也可以作为丰富幼儿童年生活的趣味活动,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开展纸艺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能通过这项活动加强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幼儿在园期间,孩子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体育活动和游戏。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孩子身体茁壮成长离不开体育活动的锻炼,如果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能在玩中学,趣中练,从而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孩子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音乐,它不仅以其动听悦耳的音响激发孩子的情感、陶冶孩子的心灵,而且以其神奇的魅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托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建立在日常音乐活动中的,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对活动的参与性不是很强,处在被动的状态,如何让幼儿主动的来表现音乐、来参与活动呢?本文通过兴趣的培养、模仿的手段、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师的肯定这四方面来详细阐述对幼儿音乐活动参与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张艳玲 《考试周刊》2014,(1):196-196
<正>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孩子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仅有老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看孩子的兴趣,这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可分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实际活动当中,幼儿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可相互转换的,有时甚至是互为一体的。不管是为发现和满足幼儿的直接兴趣"生成"的活动,还是培养激发幼儿间接兴趣"预设"的活动,都是受幼儿欢迎的,  相似文献   

19.
主题阅读活动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只是对图书进行单一的阅读,而主题阅读活动挖掘了所阅读图书中的可利用资源,涵盖了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通过开展系列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构建起多元的、多领域的学习关系网,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提取更多有价值的经验,使他们对阅读活动产生持久的兴趣,从而爱上阅读。进入中班,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激发和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引导孩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那么如何激发和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呢?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某小班幼儿在练习跑的基本动作时,老师给他们提供了沙包、球等,但总觉得孩子们跑得不够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