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体现“慎刑”思想和彰显刑事司法中的人文关怀,宋朝统治者对司法官员的渎职犯罪规定了较为严厉的惩戒措施,对司法活动中案件受理渎职犯罪进行严厉惩治。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司法制度与执法环境下,检察机关查办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困难之一。本文通过几个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论述渎职犯罪案件法律适用的困惑与难点,探讨通过法律规制的方式来解决实践中渎职犯罪适用法律的困惑与问题,促进渎职犯罪法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从涉农渎职犯罪的五种表现形式入手,根据查办的案件情况,深入分析涉农渎职犯罪案件的特点,探索涉农渎职犯罪案件的侦查方式方法,以及预防涉农渎职犯罪的对策及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在拟订的司法解释最大的亮点在于规范职务犯罪案件的量刑。针对职务犯罪案件存在适用缓免刑比例偏高的问题,将明确不得使用缓免刑的具体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拟订一份有关渎职犯罪的司法解释,以明确此类犯罪的入罪和量刑标准。8月28日,《中国新闻周刊》从有关方面获悉该消息。据消息提供人士分析,该司法解释出台后,将为惩处官员渎职提供更具体的法律依据,客观上也会加大惩处官员渎职力度,解决渎职犯罪惩处过轻问题。近日,先是哈尔滨发生"地面塌陷""桥梁侧翻"事故,随后延安境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形形色色的事故背后往往有涉嫌失职、渎职官员的"黑影"。"渎职犯罪是‘不揣腰包的’腐败,如  相似文献   

5.
反渎职侵权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各级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惩治和预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维护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6.
媒体对司法领域的报道今后或有转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前副教授周泽前几天给几家媒体爆料提供有关司法不公的线索时,均被婉言拒绝。周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说明理由时,这几家媒体都提到了最高法去年12月8日出台的一个文件。其中的一条,专就媒体报道司法活动予以约束。由于其措辞严厉,又预留了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被网友戏称为“第九条军规”。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司法界还是理论界,对于"集体研究"形式实施的渎职犯罪能否追究违法决定人员的刑事责任一直存有争议,亦曾让办案机关陷入两难境地。现在两高的司法解释使得"集体研究"难以再做挡箭牌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5):2-7
本文重读2005年波及欧洲的"穆罕默德漫画风波",聚焦该风波在法国引起的冲突和诉讼——"伊斯兰资产和圣地联合会诉瓦尔";结合法院判决结果,探究法国言论自由及其规制所处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言论自由的限制条件在1881年《新闻自由法》和法国《刑法典》中有明确表述,对仇恨言论的限制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一种严厉化和宽泛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法国言论自由具有反宗教传统,倡导批评和亵渎宗教的权利,使法国在与宗教事务有关的言论自由司法实践中呈现出很多可能。  相似文献   

9.
对左云“五一八”矿难渎职案的重审重判,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对渎职犯罪定刑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庞海峡 《新闻知识》2012,(10):99-100
面对"媒体审判",司法应有更多反思。单方指责媒体对"媒体审判"的责任,或过分夸大媒体对司法的影响力,并试图通过控制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的方式去解决"媒体审判"问题,无异于头痛医脚,隔靴搔痒。司法把"更高的法官素质、更多的司法公开、更强的判决理由、更好的沟通互动"作为努力的方向与应对的突破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少女周岩毁容事件"过去不久,在惋惜之余,媒体的报道也引人注意。很多报道中都有"富二代"、"追求未遂"这样的字眼,更不乏"拒绝求爱惨遭毁容"这样带有倾向性的标题。加之近些年媒体对司法案件更多的关注和影响,"媒介审判"正在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现象。虽然媒介审判对司法会有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引导舆论、监督司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深情地回忆已故编导陈虻对她过于严厉的"传帮带"--"你回家问你的父母,你每天做的新闻,他们感不感兴趣,他们想知道什么?他们的未知就是你的起点.""你认识事物的方法太单一,没有逻辑.""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要服务,不要表达."……在一次次直白而直指要害处的严厉教导中,柴静收获了进步和成长.  相似文献   

13.
颂扬性虚假新闻也不能放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电视台播出假新闻"纸馅包子"之后,受到舆论严厉谴责,有关部门对一批责任人很快作了严肃处理。假新闻的危害实在太大,严肃处理是完全应该的。  相似文献   

14.
冯哲 《传媒》2010,(6):67-68
传媒对司法的监督作用和对公众的引导作用时时刻刻都在对司法工作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在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今天,传媒对司法的影响非常大,以致社会上有了"媒体审判"的说法.这也招致一些社会人士尤其法律界人士的批评.那么,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呢?司法对传媒的监督只是被动的承受,还是应该积极地回应呢?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以及<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第一次将传媒与司法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传媒与司法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5.
杨艺 《东南传播》2012,(7):45-47
公众舆论对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其责任要求其实施对司法审判的监督。媒介作为舆论与司法的桥梁,很容易引导舆论,进而影响司法独立。"舆论审判"对司法独立有很大危害,它源于舆论与司法之间的相互矛盾,最大的冲突表现为情超越法。实际上,二者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存在根本矛盾。笔者相信从法律制定、司法审判、媒介自律三方面入手有望解决"舆论审判"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加强司法开放,通过媒介加强法律对民意的逆向引导;以法承情,制定出完善的体现民意的《新闻法》;加强媒介自律,提升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6.
"清初三先生"——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他们三位学识渊博,凭借智慧和才干一生致力于改革和实学,他们对"空疏学风"和贪污受贿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大力推行吏治建设,在反贪倡廉方面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原心定罪"原则直接渊源于《春秋》的重"志"传统,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对后世的刑事司法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初三先生"——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他们三位学识渊博,凭借智慧和才干一生致力于改革和实学,他们对"空疏学风"和贪污受贿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大力推行吏治建设,在反贪倡廉方面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今天更应倡导"传帮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深情地回忆已故编导陈虻对她近于严厉的"传帮带"--"你回家问你的父母,你每天做的新闻,他们感不感兴趣,他们想知道什么?他们的未知就是你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5月1日起,我国对醉酒驾车违法行为的处罚将从行政处罚上升到更加严厉的刑事处罚。"醉驾入刑"终于开始实施,那些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屡屡触及公共安全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