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清代宫廷服饰纹样元素的内涵清代宫廷服饰纹样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针对其所展开的保护和研究项目层出不穷,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加强了我国社会文化与服饰文化的内涵与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对于这一历史时期服饰纹样的研究,进而了解这一纹样元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刘涛 《大观周刊》2012,(48):20-20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少数民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和归纳,用抽象的几何元素所创造的服饰纹样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数学智慧和应用数学的创造力.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实物纹样图片为背帚,对纹样的构成形式、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思维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服饰纹样的发展宛如一条星河,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绘出了服饰的华彩,也奏出了文化的乐章。服饰图案纹样的发展,其带有的文化气质深邃久远,其中的情和意更具有典型的中国情结。我国的儒、道、法、墨等诸家,对服饰均有各自独到的见解,而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服饰的文化形象和民族风格。并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立松 《兰台世界》2012,(18):30-31
本文从羌民族的自然性出发,探究了羌族服饰图案与自然、劳动、宗教、祥瑞愿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羌族服饰图案与羌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是羌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表现,是羌民族几千年历史文脉发展的折射.  相似文献   

5.
敦煌壁画主要是以人物为主,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有着不同的历史风格,包含多民族的服饰纹样。这都充分表现敦煌这个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同时,其对研究古代服饰的特色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莉  陶辉 《大观周刊》2012,(1):76-76
唐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繁荣的时期,也是女性服饰最具特色的时期。本文欲从社会性别体制入手,以唐代女性服饰的装饰特征为研究主体,分析唐代女性的服饰色彩,服饰纹样及服饰装饰工艺,进而在社会性别的视角下揭示出唐代女性服饰装饰审美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云志  路倩 《兰台世界》2013,(12):149-150
敦煌壁画主要是以人物为主,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有着不同的历史风格,包含多民族的服饰纹样.这都充分表现敦煌这个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同时,其对研究古代服饰的特色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朝对服饰的设计制定了严格的服饰制度,这种制度在宫廷服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阐述了作为符号的清朝宫廷服饰纹样,并对宫廷服饰纹样元素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作了分析,旨在为清朝宫廷服饰设计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国人眼中还是在西方人眼中,旗袍都被视为最能展现出东方女性仪态及气韵的传统女性服饰。民国旗袍不仅视觉形象十分突出,而且文化底蕴浓厚,是中国传统服饰设计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通过对电影《阮玲玉》中女主角所着旗袍的研究,以民国旗袍纹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造型艺术语言的特征分析,以及其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探讨,旨在总结民国旗袍纹样在服饰设计层面的特征与表现。  相似文献   

10.
"水田"纹服饰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服饰类型,一般被认作是中山白狄的传统服饰。通过对出土的穿有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的梳理比对,可以发现"水田"纹服饰分布广泛,除以纹饰为共性特征,在服饰结构、纹饰布局、形制款式方面又具有地方特色。这类服饰是华夏文化与北部戎狄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早期形成时可能受到白狄文化的影响,但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服饰文化的一个支脉,且穿着人群的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同时,本文全面收集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穿着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存世品作为比对材料,对此类服饰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提出了探索方向。在此基础上,对玉器表现的服饰形象的局限性问题略作思考,并在服饰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层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羌族神话按内容可分为自然神话与文化神话,是羌族人民认识自然和世界的反映。羌族神话传说中涉及的内容构建和传播了本民族的历史、风俗,对于羌族的族群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八桂大地是壮族聚集区,该民族的服饰非常奇特,色彩和款式别有韵味,特别是他们的"道公"服饰在图案纹样上,以及"道具"中的绘画语言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和壮族人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服饰,作为一种生动的信息传达媒介,既负载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属性,又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服饰传播的行为是一种信息上的直接交流,可以说,服饰传播是人类借助服饰语言和媒介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传播媒介如何作用于服饰流行,服饰流行又如何影响传播媒介,是本文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孟萍萍 《大观周刊》2011,(37):27-27
羌族文化与藏族文化互相采取了对话方式而共享共生。在对话语境中,羌族释比以本文化核心信仰与信仰的表达方式为原话语,把认同藏传佛教与本教文化中相似部分作为共享平台,在对话中显示与发展了羌族文化的价值与归约,也成就了羌藏文化和平、和谐、共处、共生、共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甘肃在古代,由于地理位置和众多民族迁徙的原因,宗教文化异彩纷呈,在中华民族宗教文化史上,特别在传播外来宗教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上古时代,甘肃主要为羌族游牧之所,商周之际,其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中下游,成为姜姓诸侯国,另一部分仍留在甘肃。他们大致分为两大部落,即北羌和马羌,战国时期有牦牛种、白马种和参狼种等部。这种称号本身说明,羌族在当时存在着图腾崇拜。后世迁至四川之羌族,今茂汉羌族自治县之羌人,仍保存着羊、马(主要是白马)和猕猴图腾崇拜的遗俗。在宗教文化方面,有多种崇拜及祭天、祈雨、火葬和巫师主持祭…  相似文献   

16.
羌族是一个历史上非常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川西地区.由于寨子都建于高山上,因此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人能歌善舞,工艺品技术精湛.羌族总人口在30万左右,但是在北川地震中遇难的达3万多人,其中包括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和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北川考察时感叹道: "这次地震对羌族文化来说是致命的、毁灭性的.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唐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这一羌族特有的民族乐器,还能吹多久?  相似文献   

17.
张曼 《今传媒》2020,28(5):138-139
纹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设计史上的作用显而易见。本文首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纹样进行简单介绍,接着探讨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类型以及空间要素,浅析纹样在不同展示空间中的运用,同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分析在展示空间中纹样的展现形式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尔玛思柏——中国羌药谱》一书从选题确定到编辑出版,历经3年多的时间。该书是我国羌族的第一本药谱,改写了"羌无药书"的历史。羌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羌药体系,为本民族预防和治疗疾病做出了贡献。由于历史的演变,羌族文字失传和历代战争的影响,羌族医药除零星资料外,已无详细的记载。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羌医药只能以口传拜师的方式沿袭下来。千百年来,羌医药一直沉睡在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羌族及北川羌族历史与发展,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主题的历史与体验旅游等方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主题旅游为例,对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藏族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承载着藏族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根据世代居住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高寒的气候条件、放牧迁徙的生活方式及藏传佛教的价值观等条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