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松 《兰台世界》2012,(18):30-31
本文从羌民族的自然性出发,探究了羌族服饰图案与自然、劳动、宗教、祥瑞愿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羌族服饰图案与羌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是羌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表现,是羌民族几千年历史文脉发展的折射.  相似文献   

2.
《尔玛思柏——中国羌药谱》一书从选题确定到编辑出版,历经3年多的时间。该书是我国羌族的第一本药谱,改写了"羌无药书"的历史。羌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羌药体系,为本民族预防和治疗疾病做出了贡献。由于历史的演变,羌族文字失传和历代战争的影响,羌族医药除零星资料外,已无详细的记载。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羌医药只能以口传拜师的方式沿袭下来。千百年来,羌医药一直沉睡在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3.
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羌族社会文化复建陆续开展,羌族社会将有一番新面貌,文化也会有改变创新——这是1980年代以来持续发生的变化,地震破坏及灾后重建只是让它突然加速而已。这本配合照片的田野杂记,呈现作者过去的寻羌之旅中所见、所闻,介绍各地羌村民众生活与沟中的文化、传说。这不只为了纪念过去,更希望借着它来呈现羌族独特之处,映照人们难以察觉的自我本相。  相似文献   

4.
孟萍萍 《大观周刊》2011,(37):27-27
羌族文化与藏族文化互相采取了对话方式而共享共生。在对话语境中,羌族释比以本文化核心信仰与信仰的表达方式为原话语,把认同藏传佛教与本教文化中相似部分作为共享平台,在对话中显示与发展了羌族文化的价值与归约,也成就了羌藏文化和平、和谐、共处、共生、共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碎了国人的心.在地震中遭受浩劫的羌族文化更是让许多文化人心急如焚。近期,台湾学者王明珂先生的羌族文化研究作品集《羌在汉藏之间》一直热销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6.
李睿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1):96-99
四川羌区各级公共图书馆在5.12地震中受损严重,急待重建。图书馆建筑学的安全理念、文化标志理念、生态理念、心理契合理念都对重建规划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将羌族石碉建筑的民族文化风格和结构力学优势融入到羌区图书馆的重建设计中,既能够表达图书馆作为地域文化标识符的审美理念,又符合建筑科学的客观要求,还能兼顾对自然环境的呼应与生态节能效益,是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何光伟 《兰台世界》2013,(25):121-122
本文试图从现行羌族各种相关的历史文献、中国西部地区人文历史演变线索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出羌绣起源时间应该在元代中后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古代甘肃,地处中原之西,为华夏之边陲。古甘肃本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但由于历史上之种种原因,其文化渐趋落后,这从选举取士制在古甘肃的实施上可以得到部分的反映。《礼记·礼运》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说的是原始社会的酋长公选制。可见选举取士,古已有之。至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开创太学”、“确立察举制度”时,选举取士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始得以确立。古甘肃自此以始,历朝均有贡举中选之士。隋唐开创科举考试制度后,古甘肃历朝则皆有士子登科。汉代的察举取士制,是…  相似文献   

9.
<正>在古老的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的文字记载,就是"羌"。"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由此可见,羌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羌族经历了无数的王朝更替和巨大的民族变革。从各部落之间的征战到互相吞并,直至最后的分裂,再由西北向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现实两个层面观照,阐析了宗教文化外交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之功能。宗教文化外交作为一种媒介,有其双刃剑的两面性。一方面,在国际交往中,宗教文化可成为不同民族之间沟通情感交流、增强友谊的桥梁。善用之,对国家的国际形象也能加分。反之,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宗教文化,也会成为世界和谐发展的一种阻碍和破坏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李文萍 《大观周刊》2012,(19):25-26
哈尼族原始宗教的信仰体系以"万物有灵"为核心观念,以信奉"多神崇拜"与"祖先崇拜"为主要特征,造就了现存其社会的丰富多样的宗教仪式活动。作为哈尼族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始宗教,其信仰和仪式在哈尼族社会仍有显著功能,笔者主要从心理调试、认同整合、文化传承方面试论其现代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羌族服饰纹样饱含大量历史文化信息,记载着羌族成长、迁徙的艰难岁月。本文透过羌族服饰纹样的物质层面,进而探索巧妙隐藏其中的迁徙历史信息,解读其文化内涵,使民族服饰纹样研究成为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论据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服装,最初是以遮羞避体为目的、伴随着文明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条件,其价值内涵亦不断增加。其中,服装的伦理功能,就是一个十分重要方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圈,有着不同的服饰风尚,这正是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之间价值观、审美观进而伦理观区别的体现。道教法服就是浸透着道教宗教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宗教伦理符号。试析之。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世界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它的历史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各宗教间的交流融合以及各教各派的传播。宗教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范围受到宗教教义的制约,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制约或推动宗教的传播。与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播一样,宗教传播从氏族内的图腾崇拜仪式演变为战争或和平方式的传教,发展到今天的电子传教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族的和宗教的文化互相碰撞、融汇,旧的死去,新的生成,宗教因此而得以发展。本辑发表的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宗教传播方式的演变及其规律,描述了当代宗教传播的现状。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引发从更广的范围对大众传播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档案馆作为上海地区永久保存历史档案文献的基地,目前收藏有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形成的各种档案和资料200余万卷。这些档案资料记录了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是了解和研究近代上海非常宝贵的原始材料。在200余万卷馆藏档案中,品种众多的宗教资料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一、 资料产生的背景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宗教资料计有2959卷,近4000册,资料起止时间为1836-1963年。其内容主要涉及天主教、中华基督教会、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中华总会、中华圣公会、基督教中华浸信会联会、…  相似文献   

16.
羌族是一个历史上非常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川西地区.由于寨子都建于高山上,因此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人能歌善舞,工艺品技术精湛.羌族总人口在30万左右,但是在北川地震中遇难的达3万多人,其中包括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和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北川考察时感叹道: "这次地震对羌族文化来说是致命的、毁灭性的.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唐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这一羌族特有的民族乐器,还能吹多久?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保持羌族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特色的前提下,拓展数字媒体时代下羌族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以受众乐于接受并愿意接受的方式将羌族传统文化有度且有效地置换到数字文化传播空间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此丰富完善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达到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古时期,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古丝路逐渐兴盛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与宗教对中国中古时期节日风俗的变迁及新节庆的产生均有重要影响。潮汕地区现今仍极为盛行的"出花园"成人礼与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成人礼在习俗、成人年龄、日月重合的仪式举行时间等方面极其相似。本文将通过考证孩童十五岁"出花园"成人礼之源起,探究"出花园"之祆教因素及祆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这对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宗教风俗与丝路国家的关系,推动我国与丝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甘肃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培育和塑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又深刻地影响着甘肃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从甘肃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需求出发,探讨甘肃地域文化建设与甘肃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系,并就如何弘扬甘肃地域文化以促动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一民间信仰是根植于民族民间生活习俗中的具有原始宗教特征的宗教信仰及宗教行为表现,它是本土文化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原生性宗教的基本特点。历史上,贵州高原就是民族交汇的大走廊和民族集结地。东来西迁的南蛮族群,西来东进扩张的氐羌族群,由南北上的百越族群,由北南下的汉民族,以及在贵州本土形成、发展起来的百濮族群等族群于此融合、冲撞。它包含了民族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因子,因此,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状况和构成,有着其独特的原生态文化表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