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孙景超 《兰台世界》2014,(1):150-151
宋代以来,苏州地区流传着“潮过夷亭出状元”的谶语,并屡有应验.但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状元辈出是苏州地区科举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苏州地区历史上长期构建的文化氛围、家族文化传统、家庭教育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笔者偶然从史志中检得明清时期与滇有关的几位外省状元:明代才气横溢的状元杨慎、清代西门骄子"二元"汪如洋、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钱棨、清代"四朝元老"、"苏州三杰"之一的状元潘世恩、清代以一篇"民以食为天"策论高中的状元张建勋。他们和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引领云南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对云南儒学教育的发展及汉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加速了云南与内地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闵全生 《档案与建设》2008,(2):43-43,52
近年来,宜兴掀起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的热潮,宜兴古代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先后提出五状元、六状元、七状元之说。后来,台北市宜兴籍徐先生又给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写信提供信息,称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的状元时彦是宜兴人,  相似文献   

4.
明朝苏州状元吴宽有“吴中文士第一人”之誉。状元吴宽在书法、藏书事业方面为吴地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苏州出过许多状元,也留下很多状元宅第。这是独特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关注和留意这些状元宅,你会从深藏于小巷老街的这些老宅里领悟到苏州这座古城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诗渊》著录"宋陈状元"作诗三十首。这些诗写给秦桧、周葵、梁克家等人,可以肯定这个"宋陈状元"应是南宋初人。但因不知"陈状元"为何人,《全宋诗》未收其诗。现在有人考定"陈状元"即南宋初的陈成之,更有人认为即南宋状元陈亮,均误。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知陈成之起家为熙河兰廓路提  相似文献   

7.
每年高考成绩发榜之际,媒体记者便开始四处打探本年度的高分考生,今年当然也不例外.那些省级或地市级的"状元"、文科或理科的"状元",当天晚上便开始接受平面媒体此起彼伏的电话采访,第二天又是电视媒体小台大台的轮番轰炸.  相似文献   

8.
王曾是北宋著名的状元宰相,在真宗朝、仁宗朝辅政中枢,为政局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王曾三次罢相期间为政地方入手,探讨王曾对地方政治、文化所起的积极作用. 一 宋咸平五年(1002),王曾中状元,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这是王曾什途的开始.王曾主政济州仅两年多,但政绩突出,尤其是"安抚济人"的举措得到朝廷的赞赏,于真宗景德二年(1005)被招入朝.王曾第一次主政地方结束.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用对联抒怀畅志,传情达意,言思意用,乃炎黄子孙之乐事.然而,古往今来运用对联献媚拍马也不乏有人,最脍炙人口的拍马联当首推清代两位状元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状元”这一名词在来稿中日益增多。有“养猪状元”、“养鸡状元”、“养鱼状元”,有“售粮状元”、“售棉状元”、“创汇状元”,有“高考文科状元”、“高考理科状元”,还有“连中三元”等等,其中又有全乡的、全县的、全省的各级各类状元。如今恐怕谁也说不清一个县、一个市究竟有多少状元。我认为“状元”一词使用频率过高的原因,恐怕主要是一些同志把“状元”一词的含义等同于“第一名”或“冠军”的含义之故。所谓“全乡养猪状元”实为“全乡养猪冠军”或“养猪成绩全乡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状元,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如果说,科举制度是一座金字塔,状元就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尖。为了摘取状元这顶桂冠,在12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不知演出了多少悲剧、喜剧和闹剧。科举制度废除后,状元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状元的称号,却并未因此而消失。俗语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直到现在、人们还把那些在学习、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名列第一的人称为状元,诸如文科状元、理科状元、销售状元、校对状元等等,可见状元在中国影响之深。然而,长期以来,却没有人对状元作过认真的研究,不仅没  相似文献   

12.
阎若璩<潜丘札记>卷六<赠曹子清侍郎四律>第三首为:"又得泥金信,风流第一人.沙平新赐马,地近早攀鳞.伊陟仍传户,延年但逊身.古来饶盛事,未若此殊伦."[1]在"风流第一人"句下有"谓阿咸状元"注文,这个"阿咸状元",经考证就是清康熙甲戌科武状元、安徽贵池人曹日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7月17日,第四届“百度状元媒”中国新闻传媒大奖揭晓,《重庆商报》连续三届蝉联“百度状元媒——中国最具影响力之财经类媒体”,商报与腾讯公司合作创办的大渝网也首次获得“百度状元媒——中国最具影响力都市报网站”。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祝贺商报蝉联“百度财经状元媒”,并希望商报继续深化转型,真正办成全国性品牌媒体。  相似文献   

14.
张謇是清朝末期的状元,并走上了办厂兴学的道路,他从"教育兴国"的思路出发,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实业及教育实业。在近代中国,尚无一人创办过如此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职业学校,张謇堪称中国职业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张朝晖常常会对着一片叶子、一朵花思考:它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她来说,植物的任何一种姿态都是一段有待发现的故事。"一枝花、一片叶都有自己的曲线形态,看着它们因为方位变化而散发出的生命与活力,是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出场人物】张朝晖,2014年广西技能状元大赛花卉园艺师状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状元全传》博采典籍,搜罗宏富,凡能立传者,一概收入,共收录状元382人,其中,文状元366人,武状元13人,附录大西国武状元一人,太平天国武状元、女状元各一人,隋、唐,至明清,每个朝代的状元传之后,又附以状元表。这是迄今为止收录状元最多、最全面的书。  相似文献   

17.
吴县潘氏家族是苏州地区最负盛名的文化世族之一.这个家族在文化上积累甚厚.他们注重文化教育,注重书画等艺术才能的培养,同样,这个家族在藏书方面也极为重视.其中以潘祖荫的藏书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铁琴铜剑楼藏元刊本《资治通鉴》近10万字长跋为例,揭示明末清初苏州地区文、严两家以严虞悖为代表的士人之阅读轨迹、遗闻轶事,以裨知人论世之资,籍此进一步管窥清代藏书题跋蕴含的丰富文献、史料、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笔者多年从事杂志编辑工作,业余又喜爱历史。前些年曾不揣浅陋,冒昧涉足中国科举制度和历代状元的研究领域,并折腾出一本小书,有幸为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远方一友人得知我这癖好,不久前寄来一份南方某报的剪报资料,虽是5年前的旧货,却因那内容与状元有关,于是引起我的兴趣。剪报中的文章,主人公是陈世美,即那个因一出《秦香莲》(又名《铡美案》)而国人皆知并人人痛狠的负心汉。文中言之凿凿,云:陈世美确有其人,明代万历年间出生在丹江口(古均州),自幼聪明勤奋,十年寒窗,满腹经纶,金殿应试,被点为头名状元。并说,陈…  相似文献   

20.
由爆款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所引发的巨大争议,自媒体大咖咪蒙以自主注销的方式沉默离场,在圈内引起一片哗然。奇怪的是,咪蒙引以为豪的1000万粉丝,几乎无人为其声援,反倒有不少网友拍手称快。此次咪蒙团队为操纵大众情绪而添加的一剂"寒门状元之死"的猛药,测试出了自媒体行业的底线。在法律准线之上其实还有一道话语边界,它是媒体行业区别与其他行业的特性。经过五年的野蛮生长后,自媒体的第一轮红利基本消失殆尽,如果不尽快规范话语边界,自媒体行业将很难迎来第二轮红利期,本文认为可以从互联网平台、自媒体行业、政府及传统媒体三个方面发力,治理"寒门状元之死"刷屏背后的自媒体乱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