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释》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一篇短篇虚构作品,充分展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巴塞尔姆通过消解传统叙事,并运用碎片、拼贴等方法,对语言本身进行实验,创造出文本开放、不确定的意义,引发读者参与意义的创作。本文以《解释》为依据,分析该小说中所展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公众的怒火》是历史编纂元小说的典范之作,通过戏仿这一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手法,小说揭示了所谓官方正史也不过是一种文本,是它特有的叙事结构使讲述的事件成为真实,而不是事件本身。通过重访历史事件,库弗重构了另一个版本的原子弹间谍案,模糊了历史与虚构、文本与现实的界限,彻底消解了历史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贾龙弟 《小学语文》2014,(12):33-36
一、童话感来自童话的阅读姿态 1.文学感:童话首先是文学。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首先是文学。阅读童话的姿态首先应该是文学阅读的姿态。一篇童话的魅力,在于能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童趣富于幻想的诗意世界,发现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美感,这些审美经验不是靠抽象概括指认就能获得的,而只能是读者体会出来的,也就是说学生进行的是审美阅读,是审美阅读的姿态,即文学的阅读姿态。  相似文献   

4.
非虚构文学成立的关键在于非虚构创作者承认作者的文字能够再现现实、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用文字再现的现实,这是非虚构得以区别于虚构的两条界限。米勒在《共同体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一书中,将体裁上存在非虚构与虚构争议的四部作品《辛德勒名单》《黑犬》《鼠族:一个幸存者的故事》及《无命运的人生》都归在虚构小说这一类别之中,有意忽视这两种体裁的对立,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受德里达的影响,米勒解构界限的原因在于:非虚构创作对象的不可再现性及作者主观性的存在会使非虚构内部存在巨大的悖论,读者的“非认知性”阅读行为也会使文学作品难以被看成是社会的、物质世界的映像。但米勒没有否认文学作品见证大屠杀的可能性,他虽拒绝记述性的再现行为,但鼓励创作者以运用文学技巧的施行性作品进行见证,从而瓦解读者不愿直接面对大屠杀的心理,化解使用陈述话语描述集中营时所遭遇的质询窘境。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真实观解析——从电影《楚门的世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的真实观是一种“超真实”,真实与非真实不再是一对两极概念,而是模糊了界线。电影《楚门的世界》的创意受到后现代主义真实观的影响,主人公楚门生活的世界是导演创造的虚构世界,这个虚构的世界却是现实世界的缩影,是一个超真实的世界,《楚门的世界》为后现代主义的真实观作了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6.
刘世辉  李宜萍 《辅导员》2012,(17):33-34
说起童话,同学们都知道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格林,更读过外国的童话名篇《皇帝的新装》、中国的童话《神笔马良》等,这些著名童话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童话,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语言。他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童话中的故事可以虚构,环境可以假设,情  相似文献   

7.
《新梅露西娜》是歌德《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的一则故事,是歌德对民间童话"水妖"故事的改写。在梳理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歌德的自身经历和文学创作思想,在小说的总体框架和主题思想中来解读这一"真实的童话故事"之"真实"所在及"童话"的意义,尝试得出如下的结论:《新梅露西娜》在《漫游时代》中的意义及歌德的意图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定论。歌德将虚构的故事置于客观世界中,这则兼具虚构和真实的故事非简单的模仿现实、解释人生,而是承载了歌德的哲学思想,是他述思之载体。歌德以自己特有的想象力、以童话为媒介回应社会转型中复杂、多元的现实,以此完成对现实的把握,并提供一种新的对人、对世界的具有批判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学虚构理论真正成熟的阶段是在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文论家和美学家开始更多地从作品的层面去思考文学虚构问题。他们把虚构视为作品获得文学性的根据,虚构也因此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而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在那种消解一切,包括文学与非文学、虚构与现实的状况下,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虚构理论的存在依据也就从根本上被否定了,文学虚构一词开始失去了它独立的内涵,变得无法进行界定了,文学虚构自身因此被消解了。  相似文献   

9.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一位重要的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他运用戏仿、反讽和拼贴画等手段,在语言上大胆地进行试验,在创作艺术上有意识地创新,从各个侧面嘲讽了当代西方社会。本文以他的短篇小说《玻璃山》为标本,通过分析其写作特点,即反传统的文字编排、重复、堆砌和拼贴等手法的使用,对传统文本的颠覆以及虚实结合的构思,来说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观点:现实不可表现,文学文本只是一种纯粹的虚构。  相似文献   

10.
影视以其破竹的势头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她是一门艺术,涵盖了音乐、文学等各个领域;她是一部佛经,总是在不经意中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反省。我说,影视更像生活的“涂鸦板”。人们喜欢她,关注她,因为她总是以现实为基础或重新演绎或虚构故事。影视是历史的回顾,于是她受到了年长者的喜爱。《长征》一部震人心魄的影片再现了“铁索横桥走泥丸”的惊险,二万五千里长征勾起多少人的回忆。《开国大典》更让现代都市人享受了民族解放的欢欣。影视是孩子们快乐的童话,是孩子们天真的彰显。《哈利·波特》让孩子们相信自己可以拥有一个魔幻的世界,骑…  相似文献   

11.
《洛丽塔》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名作,是他唯美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它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标准,虚构了一个远离现实的悲情故事。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相关理论,从人物性格、叙述特点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来探讨《洛丽塔》的艺术特色,从而感受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学段教材中童话故事类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幸福是什么》。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正>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学段教材中童话故事类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幸福是什么》。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  相似文献   

14.
伊恩·麦克尤恩在其著名小说《赎罪》中使用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写作技巧,展现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作家通过对文学经典的指涉,凸显小说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小说创作过程的自我揭露,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元小说技巧的应用赋予了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出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全套定价:110.8元“幻想文学”是当今世界儿童文学的主潮流,它以奇丽诡异的想象、扣人心弦的故事和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怀,产生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艺术魔力,从而让儿童读者乃至成人读者沉浸其中。所谓幻想文学,即“运用小说的写作手法,创作的一个现实世界所不存在的长篇幻想故事”。《大幻想文学精品译丛》是最优秀的幻想文学经典之作。《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永远说不完的童话》《鬼磨坊》《大盗贼》《小怪物》这六本书的作者都是德国、欧洲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6.
段继芳 《黑河学院学报》2023,(8):116-118+129
非线性叙事方法解构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叙事方法。冯内古特在小说《时震》中通过非线性叙事,将一段段碎片化的虚构与现实用交错式的共时与历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时空逆转的小说世界。同时,作者通过侵入式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在颠覆文本的同时,映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混乱、无序、荒诞与虚无,重建了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成为文本重要的创造者与阐释者,从而实现了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重重建,提升了文本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观念中,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构。文学被称之为折射生活七彩光芒的“镜子”。而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异彩纷呈,世界的多样性早已把人们弄得晕头转向。此时,文学已不仅仅是生活的“影子”。更多意义上,文学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文学事件——开始参与现实生活、甚至制造现实生活。很多时候,文学中虚构的现实比真实的现实生活更加令人信服。人们仿佛真的进入了电影《骇客帝国》所描绘的那个世界——真实与虚构混淆颠倒,真实——隐去,虚构的一切构成了真正的生活,犹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讨论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并对当代文学的虚构现象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童话史上,能仅仅以几篇中短篇童话获得世界性声誉的作家并不多见,奥斯卡·王尔德就是其中的一位。以往的论著大多从纯文学的角度对他的9篇童话加以论述。本文将结合王尔德的生平传记阐述王尔德及其童话创作,在童话中,寻找这位唯美主义文学大师的面影。  相似文献   

19.
与前现代主义文学比较而言,后现代主义小说呈现出一种新的文本和文学范式。其文本充满了现实的不确定性。这种虚实交错的现实观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双重特质。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小说是虚构的产物,文本中的现实无法把握。现实为小说家所创造的游戏语言,以此来解构其所生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余华长篇小说作品《文城》在叙事风格上显现出其一贯打破传统现实主义的特点,"文城"作为虚构的"余华世界"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补篇"的存在是余华浪漫叙事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余华在《文城》中对具有复杂性和难以解决的人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讨论角度和看法,这一镶嵌在传奇浪漫叙事中的人性思考也是他为读者留下的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