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后现代“误构”模式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一场哲学运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从哲学角度阐述了后现代知识观是不断追求“误构”模式。所谓“误构”,指激发理想的对话和理解的一种追求,是不断追求差异,追求对已知的否定与突破,不断追求对知识含义及其动作原则的更新的一种知识合法化模式。误构本质上是“求变”,鼓励人们在否定和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对现实创造性的认识,打破传统理论框架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推动理论的新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误构”在利奥塔的哲学体系里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走向后现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后现代语言观与语文教育后现代语言观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影响巨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主客统一的“语言观”后现代语言观的核心是“主客统一”。哲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必须而且只能用“语言”去理解“世界”和自己的“意识”,并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在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中重建师生关系,开放性和互动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催化传统教师角色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后现代课程观拓展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科学观是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影响着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强调科学的人文性、发展性、情境性、多元性,对科学教育的启示是:科学教育要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与创新、强调科学的人文内涵、渗透科技道德教育。后现代科学观同时也弱化或否定了科学的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等特征,对其持一种辩证扬弃的态度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云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103-105,109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促进了各个理论领域的变革,课程领域也不例外。在其影响下,出现了后现代课程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多尔在分析现代范式的基础上,以自组织为核心概念,形成了他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框架。与现有的课程理论相比,后现代课程观有五个特征: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多元化和差异性;合作与交流;鼓励自我意识和创造性;强调平等关系。后现代课程观给我国的课程实践带来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述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源于英语 ,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①这一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从18世纪现代主义开始盛行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女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否定了经典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的概念 ,从“平等”观走向“差异”观 ,承认男女之间的差异 ,以此为基础 ,分析男女性之间的关系 ,从女性的独特性出发 ,来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本文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本质论与构成论的观点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8.
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后现代教育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教育应包括“解构”与“建设”两种不同的气质;后现代教育对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内容的片面撷取,致使后现代教育走入了无法回头的因境当中;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指导的后现代教育,以一种辩证否定的态度来对待“解构”,把“建设”看成是“解构”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目标追求,从而使后现代教育的实践性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9.
传统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立论基础是“天赋人权”观。这种人权观虽然有其历史进步性,但又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曾受到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批判。进入现代社会后,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对“天赋人权”观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全面否定,即不承认人权是“天赋”的;一种是经过修正后继承。现代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对“天赋人权”观采取这样两种态度,既有其理论根源,又有其复杂的社会根源,根本目的在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的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的观点,他借鉴并内化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思想和怀特海的有机过程理论以及混沌理论、格里芬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自己的后现代课程概念“4R”,也就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模体。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给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带来诸多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像学史上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的争论一样,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不仅存在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内部,而且存在于各种以“客观身份”从事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理论家中间。争论的内容从后现代主义发生的时间到其内涵,再到其价值批评,可说是无所不包。当然最有争议的还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考据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定位、分析和评价的问题。本企图从众多理论家的分析中总结出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论述,从而为我们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法学在进入中国过程中遭到的质疑和批判的对比分析,指出在当前中国法制环境下,应当以一种谨慎的质疑的态度来对待后现代主义法学。后现代主义的真谛不仅仅是一种通向真理的路径,更为重要的是代表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对现代主义承诺的怀疑和谨慎的精神,所以后现代主义对于当前中国法学的影响并不是其解构后得出的结论,而是在方法论意义上对现代法制提出反思和质疑。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的建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的方向和任务 ,但是 ,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忽视和反对科学的态度是错误的。作为理性的思维活动 ,科学是普遍的。科学精神的根本基础是社会的经济制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形式 ,它们之间是一种“家庭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引发了当代中国多种问题,如中心与边际问题、价值平面问题、化观念特型等,讨论后现代主义问题己不是一个思路引进的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面对后现代主义所引发的多种问题,新世纪当代中国学从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学艺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有关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基本主张,向现代人类社会所因袭的道德教育传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保的合理成分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思潮及其生成语境——兼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思潮是中国法治建设必须面对的一种理论。对我们而言最为缺乏的是现代性而不是后现代,中国法治化的陷阱之一就是传统封建法律化与后现代思潮的畸形杂交。国为后现代思潮本质上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对理性、确定性的消解,对人类发展规律的否定目前在中国没有合理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自它产生之日起,其影响遍及了各个领域,教学论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而发生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论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教学论,目前也存在一些弊端。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传统教学论发生了向实践教学论的转向。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精神主旨,以及与现代主义不同的特点,有利于教学论新局面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和传统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解当今社会文化趋向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被引入教育领域 ,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为传统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在教育中强调“差异性” ,在教与学中 ,提倡批判的、反正统的思维和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方面做了介绍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在学界被简称为后学(post-ism)研究。这一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观点各异,取向不同。本文在对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加以反思中强调:后学研究不仅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分析那些客观研究者的观点,还应该对后现代推进者观点加以梳理,对客观研究加以总结。要弄清“后学在中国”这个多维多面的问题,只能在学术正的历史平台上认真地考察各方的观点,对那些严肃的研究加以首肯,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和想当然的滑过问题边界的做法,加以实事求是的审理,才能使反思有其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是当代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对后现代理论建构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并总结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这不仅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构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建设也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