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文章通过开放式调查、文献综述、专家咨询等方式提出了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构想。以此为基础自编青年职业价值观初始问卷,并用于大学生、中学生及在职青年调查,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维度有六个,基本符合最初的理论构想,该研究所形成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的编制遵循标准化的程序,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达到0.7,学习动机的结构拟合良好,因素载荷在0.4—0.9之间,效标效度基本符合测量学的要求,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是一个信、效度良好,具有五因素结构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江树忠 《文教资料》2009,(10):149-150
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中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情况,编制了一个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原始项目构成问卷,誊的信度、效度。结果卷昀信度,效度良好。编制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方法:结合国外相关问卷、个人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筛对86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结构,并检验问编制的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包括社会距离、道德判断与责备、强制性处理意见三个维度,问结论:大学生艾滋污名问卷适用于测查大学生公众艾滋污名。  相似文献   

5.
冉红 《考试周刊》2014,(79):165-166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学生个别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并在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业拖延问卷的结构维度并编制了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初始问卷,经过初测与探索性因素分析修订并形成正式问卷。通过因素分析最终确定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行为迟滞、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的决断性不足、低学业自我效能为中学生学业拖延的5个维度。信效度检验表明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师生访谈等多种途径,编制学校道德氛围调查问卷,为进行学校道德氛围研究提供工具。问卷由“公正”、“关爱”和“宽恕”三个分问卷组成。256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7.
依据道德情感的相关理论,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相关问卷和量表,编制青少年道德情感问卷,试测结果表明:同情心、自尊心、责任感、羞耻感4个因子共同解释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从内部一致性系数来看,各因子的α系数介于0.648—0.755之间,总问卷的α系数为0.708;从结构效度来看,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各项目与所属因子之间的相关显著。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社会认知动机理论为基础,以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学业成败归因和成就动机四个变量作为学习动机的测量指标,编制了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结果表明,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值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此问卷可以全面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和特点,为从整合视角洞悉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状况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全面分析和整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开放式问卷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得出,中学生完美主义量表具有理想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中学生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编制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问卷。对1539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其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结构由自我效能、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外部动机、学业情绪调节策略、内在动机、合作学习策略7个因素构成。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作为我国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调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地市及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246位来自全国地市、县市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数教育局长对本地区可接触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整体状况持比较肯定的态度,对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但也有很多局长对当前的德育工作、中小学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评价不高,一些局长对德育本身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因此,要重视区域特征,进一步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Rest的道德发展模型和Haan的道德发展理论对18个班的818名中学生(男426,女392)进行了干预实验和道德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道德干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意向和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3.
张洋 《林区教学》2020,(4):8-10
德性养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中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加强中学生的德性养成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具有奠基的重大意义。在知情意行视域下,对德性探源、德性的内涵以及中学生德性的养成作初步探讨,以促进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德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The middle school years are a critical time in the physical, intellectual, and moral growth of young adolescen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film can be used to engage students in moral-dilemma discussions to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use of film in the classroom can challenge students to expand and analyze their own values and beliefs by examining moral dilemmas in popular films.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provides readers with a filmography of useful character education-related films for the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The primary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teachers with an engaging and dynamic form of instruction to help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come responsible citizens of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初中生责任意识的缺失表现、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以及思品课对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这四方面论述了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较高的责任意识才能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公民,才能够对他们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特点的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笔从品德心理的角度,对云南省不同地区934名普高生、职高生进行了道德价值观现状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调查内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工作与学习、进取与保守、人格特质、道德生活目标等有关道德价值现的主要成分。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当代中学生道德价值观表现的众多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当代青年人际价值观的新变化,对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在职青年三个阶段的当代青年进行了人际价值观的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六个维度:互信互利取向、自我呈现取向、功利取向、安全感取向、顺从取向以及自主取向。调查结果发现:青年人际价值观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在自我呈现、功利和自主取向上得分显著低于男性,而在在互信互利和安全感取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在安全感取向和顺从取向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学历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初步调查显示,有必要对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系统研究.采用自编调查表与牛津幸福感问卷测试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多种方法的结果显示,成绩与父母感情对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生焦虑水平状况不容乐观,但目前的研究多数都是就某一个或较少的方面来展开探讨的。而事实上,焦虑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开发一个对中学生焦虑来源进行全面探索的测量工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了586名中学生的焦虑来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中学生焦虑来源因素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学生焦虑来源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方面、考试方面、形象方面、学校交往方面、家庭方面,以及恋爱交往方面。问卷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作为中学生焦虑来源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给中学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多元化的价值观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对传统的中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不良信息的泛滥、网络综合症的出现,以及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弱化又对中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占领互联网这一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需要在虚拟空间中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中的有益资源,以克服互联网的负面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