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艳  熊炜 《江西教育》2003,(16):23-23
教师修养的个性表现在学生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个性会通过日常的教育活动及与学生的交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修养自己的个性,达到以自己良好个性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目的。现代教师个性修养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表现:教育观念方面的教师个性修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观念。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人都要更新观念,教师则应该有更科学、更先进的教育观念,如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自我教育、终身学习、使学生主动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与新的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只…  相似文献   

2.
<正>新理念下的学习活动主要落实在数学课堂上,从而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要更新备课与上课的理念、形式、内容,辅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用合适的情绪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并在参与中不断深化自己的思维.一、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1.更新备课形式(1)更新备课观念在备课过程中,以前笔者总是要思考:把什么教给学生?而现在笔者思考的是什么不给学生,什么让学生自己悟出来,什么能给学生带来最多的思考?当新一轮课  相似文献   

3.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古今中外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我们的教育紧紧瞄准考试,升学考什么、教师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海英 《学周刊C版》2011,(8):131-131
一、语文学习活动 谈论语文教育,以往我们总是注重讨论“语文教学活动”而讨论“语文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地是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育应当是一个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毫无疑问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时时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首先考虑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  相似文献   

5.
谈信息时代教师的应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介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呈多样化.那么,在信息时代中,教师如何传道授业解惑?要教些什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什么?这就从更高的角度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如果教师不更新观念,仍按旧有的一套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那就会既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6.
临近学年末,班主任都忙着为学生写评语.当孩子们读着班主任为他们撰写的一条条饱含赞扬、鼓励、期盼、欣赏的评语时,他们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灿烂的笑容.他们往往把<素质报告书>翻了一次又一次,把评语看了一遍又一遍.是什么吸引了他们?是老师写给他们的评语.是啊,每一个孩子都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的.他们很想知道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他们太在乎老师的评价了.由此我们想到,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辛勤忙碌了一年的老师们,是不是也期望看到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评价呢?作为校长,何不尝试着给教师写写评语,交流一下对工作的看法,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7.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基本目标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这一时代要求 ,发挥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分几点谈谈我的认识 ,与大家商榷。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长期以来 ,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受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只管自己怎样教 ,不管学生怎样学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使得一个个充满个性和灵气的孩子都…  相似文献   

8.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我认为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由于课堂教学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学生的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运用现代英语教学观念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提高更新与转变教育观念。有很多老师认为,只有进行"应试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考好试。所谓"应试教育"就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教学,即考什么就教什么,采取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只放在成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经从事中学教育达十年之久,其间参加过的省级市级新课程培训也有好几次,自认为对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或多或少是有些发言权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平等、自主”、“多元化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等都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过程中,应试教育从来没有因为课改而有丝毫的削弱,甚至愈演愈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只是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潜藏在课堂教学中。当各种教育理论编织着童话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却一如既往,披星戴月地应付高考;当校长和教师们口口声声地说“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以人为本,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时候,学校的橱窗里张贴的却是学校近几年的高考升学率;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多元智力理论对数学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应使学生在尽可能多方面发展的基础上自由充分发展个性,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现在新课程标准已颁布,我们教师又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呢?我们认为选择一种科学而又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最为重要.笔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反映这一差异,为数学教育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尤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所以,应该重视多元智力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我觉得,我们搞教育的人多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对搞好自己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些好处。学生嘛,虽然时代不同,个性也千差万别,但总有些共同的特点,共同的心理状态。既然教者自己当过学生,那么随时想想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曾经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喜欢怎样的老师,不喜欢怎样的老师;喜欢老师怎样的教法,不喜欢老师怎样的教法等等。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可以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角色要转变。对于新的课程改革,更新观念就是关注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关注的不是一张文凭、一次考试成绩、一份作业、一堂课,而是注重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每个教学过程,每个后进生的转变,每个学生个性的发挥、发展进程。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灵魂叶澜教授指出:“没有教育观念的变化,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再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都不可能创造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我们应清…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初级中学英语学习的目标及要求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该怎样教,教什么,怎样才能达到教的目的等等。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技能观,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从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学教学中各个科目不论是在教学方法方式上还是教师教学观念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在这种形式下,我们中学体育教师也应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本文是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研究现形势下我们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一、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推动创新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仍跳不出“书本”,教师凭经验而教,学生靠教师而学。在教学的策略上,也过于简单化,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多以“题海”替代学生的“习”和“行”,以加重学生的负担为代价换取教学效果,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来实现教学目标,以同代人的个性的所谓统一规范来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倾向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鲜明的个性,最终就失去了创造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压抑挫伤人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发挥、窒息人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课堂中,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有教师对教的反思,就应该有学生对学的反思.而现在很多教师在谈到反思的时候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等,只是关注了教师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学生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版教科书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一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新教科书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相似文献   

19.
<正>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老师曾送给我们一句话:"有人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问题是,你们要指给学生们一条河。"这句话,我至今不敢忘焉。语文教师的备课,经常是要上什么,就准备什么。比如要教一篇课文,教师就会将课文和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研究透彻,了然于心。这就有了一杯水,可以走上课堂,教授学生了。这样的备课,自然有其意义。但  相似文献   

20.
临近学年末,班主任都忙着为学生写评语。当孩子们读着班主任为他们撰写的一条条饱含赞扬、鼓励、期盼、欣赏的评语时,他们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灿烂的笑容。他们往往把《素质报告书》翻了一次又一次,把评语看了一遍又一遍。是什么吸引了他们?是老师写给他们的评语。是啊,每一个孩子都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的。他们很想知道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他们太在乎老师的评价了。由此我们想到,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辛勤忙碌了一年的老师们,是不是也期望看到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评价呢?作为校长,何不尝试着给教师写写评语,交流一下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