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化解心理危机,区里统一开设了青少年心理热线,我也有幸参与其中,成为一名接线员。热线的名字是"青少年心理热线"。我在接线过程中发现,虽然大多数电话是家长打的,倾诉的是孩子们"成长的烦恼",但其实并不尽然是孩子有困难需要帮助,有时候家长更需要帮助。最近接的三通热线电话,尤其如此。暂且将这三位家长按照情绪称之为愤懑的妈妈、隐忍的爸爸、焦急的妈妈。  相似文献   

2.
浅议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作用日渐凸显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网络时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矛盾,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研究》2008,(7):27-2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灾后青少年“课后睡前”心理援助热线于2008年6月6日开通,热线号码010-68438711。  相似文献   

4.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网络依赖的青少年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互联网,健康成长和生活,经过测量与访谈,甄选存在网络依赖的青少年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网络依赖的青少年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互联网,健康成长和生活,经过测量与访谈,甄选存在网络依赖的青少年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心理教育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心理教育的成效却不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青少年自身对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认知的原因,又有社会所建构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的原因。青少年心理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由被动的工作转向主动的工作,通过构建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提高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心理教育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心理教育的成效却不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青少年自身对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认知的原因,又有社会所建构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的原因.青少年心理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由被动的工作转向主动的工作,通过构建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提高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张周娣,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学校心理辅导站站长,心理组备课组长,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桐乡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员,桐乡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顾问团成员。张老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从事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八年,先后获得第五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桐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青少年心理权益的基本内涵,从关注心理权益的角度反思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天颐 《学子》2012,(11):15-16
一、青少年心理现状及开展心理训练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有关心理机构研究调查显示,心理疾患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因此,应当普遍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其心理平衡和人...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需要重新审视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过高期待以及单一的评价体系都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不同于以往的压力。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和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从正确认识和接纳挫折、合理归因积极解决问题、因材施教个性化引导、树立目标给予希望和动力几方面,通过校家社合力的途径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韧性,绽放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的意义.文章从不同心理状态下个体的社会行为的特点这个新角度,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社会变动时期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对青个年的心理的影响,深入讨论青少年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指出当前的青少年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非常必要、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般心理机制和心理构成来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的心理系统,以及如何调试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心理危机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个体的认知偏差、人格缺陷、青春期的矛盾与冲突是其危机产生的内部根源;社会支持的缺失、过重的学业压力和人际沟通障碍是诱发其危机的外部因素。通过帮助青少年进行正确的认知、优化青少年的人格、健全青少年的自我认识和完善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从而对青少年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以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家庭完整,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青少年心理权益的基本内涵,从关注心理权益的角度反思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心理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是整个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心理训练可以给运动员带来很强的自信心,提高青少年自身的网球水平。心理素质的训练能够使网球运动员在场上机智果断的解决场上随时发生的问题。能够稳定自己的情绪,迅速作出反应,增强自信心,使自己能够得到高水平发挥。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场上各种困难。为了能使青少年在网球比赛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践练习法、逻辑推理法等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途径与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为同行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关政法专家指出,我们正在经历建国以来的第五次犯罪高峰。这次犯罪活动顶峰的主要特征为:一是犯罪规模升级、危害增大;二是犯罪种类外延扩大,层次增多;三是犯罪主体结构多元化,违法人员比例增大,其中青少年犯罪十分突出,并呈现低龄化倾向。这表明,当前我国应当加大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力度,形势严峻,刻不容缓。本文试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机制及其预防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机制分析   所谓心理机制,一般是指个体心理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这里所指的是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德育与心理疏导的结合,促进了青少年德育向更为宽广的领域发展。青少年德育心理疏导功能具体呈现为:情感疏导方面的积极自我教育,需求疏导方面的人生价值教育,发展疏导方面的健康理想教育。促进青少年德育心理疏导功能的有效实现,可以采取三种途径:通过通畅宣泄渠道培育积极情绪,完善激励方法满足青少年需求,构建预警机制立足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16PF山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16PF对目标人群—山西省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探索和汇总,在确定根源特质后,以团体心理辅导为手段进行心理干预,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刘瑛 《考试周刊》2011,(4):150-151
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特大地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多数青少年表现出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而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可以明显减轻不良情绪,对于灾后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的恢复调整都会有很大帮助。在一年的跟踪调查中还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心理恢复状况明显好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不同的运动项目会对青少年心理产生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