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解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本文应用10种抗生素对从各种标本中分离的349株大肠埃希氏作了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折。结果表明:①大肠埃希氏菌对10种抗生素大都敏感,尤以卡那霉最好,敏感性为66.19%(231株),居各药之首。庆大霉素、四环素、先锋霉素Ⅴ等敏感者均超过50%以上,而对其他部分抗生素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②虽然大肠埃希氏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均呈较高的敏感性,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菌株。③各标本间大肠埃希氏菌对药物敏感性经方差分析,349株不同标本的菌株间有显著性差异,F值=52. 53(P<0.01)。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也有显著性差异,F值=7.07(P<0.01)。因此,常用抗生素在治疗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疾病中仍然是主要的药物。药物敏感减低无疑将会给临床治疗和药物研究工作者带来一定困难。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对于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在培养、鉴定之后,选择特定的药敏试验,为指导临床正确并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减少菌株抗药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至2012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菌株分离及培养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采用VITET-2 Compact 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收集标本18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46株:口痰92株(63%)、分泌物17株(11.6%)、尿液16株(10.9%),脓液9株(6.1%),其他12株(8.2%);肺炎克雷伯杆菌37株:口痰27株(73%)、分泌物5株(13.5%)、脓液3株(8%)其他2株(5.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3%、6.2%、2.7%和10.8%、13.5%、2.7%。结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两年痰液中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氨曲南,头孢他啶等耐药率超过50%,特别是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相对于2008年显著升高,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耐药性较低,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对某医院近5年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茵感染率及耐药茵的变迁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 进行细茵培养,共分离3 564株多重耐药茵,药敏结果判断依据NCCLS2002年标准.并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结果 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茵感染率为1.87%,耐甲氧西啉金黄色葡萄球茵平均感染率为0.38%,耐甲氧西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平均感染率为1.1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氏茵平均感染率为02.09%.肺炎克雷伯氏茵之外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茵平均感染率为0.2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茵.2003-2007年的MRSA、MRCNS的构成比有显著的变化,ESBLKp和ESBLE构成比变化不明显.结论 结果显示五年内MRSA、MRCNS的感染率逐年升高;ESBLKp、ESBLE感染率变化小,但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累加的大样本数,综合分析大肠埃希菌药敏实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医药类核心期刊等杂志上的相关内容,遴选近四年来多个实验室报道的药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大肠埃希菌对其主要抗菌药物的药敏率。结果被测7495株至10114株大肠埃希菌对9种主要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各不相同,产生与非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药敏率均高的有六种,其药敏率无差异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另3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率明显要低,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药敏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抗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治疗中,应尽量选用前6种抗菌药物,另外3种抗菌药物则不宜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保山某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T-2Compact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细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占第一位的是大肠埃希菌(74.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0%),次之为表皮葡萄球菌(4.3%);病原菌在临床各科室分布情况为泌尿科45.7%、康复科20%、ICU14.3%;52株大肠埃希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氨苄西林98%、复方新诺明76.9%、庆大霉素65.4%,52株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均敏感;52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Ig/29株占55.8%,非产ESBLs的23株占44.2%。结论: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科室分布以泌尿科为首,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医院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医生应依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肉桂挥发油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肉桂挥发油对11种62株临床分离细菌和5株白假丝酵母真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统计分析了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等共5个种属的MIC50和MIC90,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肉桂挥发油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共5个种属菌株抑菌活性的强弱.结果表明,肉桂挥发油对所有受试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71.11mg/mL,且对耐药菌株和敏感株有相同的抗菌活性.肉桂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活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明显低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活性(P<0.01);对白假丝酵母真菌的活性均明显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方法:应用VITET-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头孢类、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75%、75%、20%、70%、55%、50%、13%,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他啶(7.22%)和头孢吡肟(11.86%)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其全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其它菌耐药率都超过14%。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医院检验科应加强细菌感染控制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丁香精油抗奶牛乳腺炎病原微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共16个不同种类的奶牛乳腺炎病原菌80株和假丝酵母临床致病真菌12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用SPSS 17.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假丝酵母真菌等共7个不同种属细菌和真菌的抗菌活性强弱及其MIC50和MIC90.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对受试细菌和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白假丝酵母真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为0.060.12 mg/m L(0.11±0.02 mg/m L),抑菌活性明显强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活性(P<0.01,P<0.05);丁香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最差,MIC为27.42±7.83 mg/m L,MIC50和MIC90分别为31.34 mg/m L和15.670.12 mg/m L(0.11±0.02 mg/m L),抑菌活性明显强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活性(P<0.01,P<0.05);丁香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最差,MIC为27.42±7.83 mg/m L,MIC50和MIC90分别为31.34 mg/m L和15.6731.34 mg/m L,明显高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P<0.05);而丁香精油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抑菌活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丁香精油具有较强的广谱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可运用于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等临床细菌和真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通过形态观察、选择培养、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生化鉴定,对三只圈养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致病菌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19株菌分别属于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志贺杆菌(Shigella)、变形杆菌(Proteus)、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等7个属,其中大肠埃希氏菌为优势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志贺杆菌、克雷伯氏杆菌、葡萄球菌和耶尔森氏菌对小白鼠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最敏感,高敏菌株占94.74%;其次是氧氟沙星和阿米沙星,高敏菌株分别占89.47%和42.11%;而对克林霉素、磺胺六甲氧嘧啶、罗红霉素、强力霉素等敏感性较差.该研究结果将为圈养大熊猫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 ,主要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产ESBLs菌耐药性扩展到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 ,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1] 。它们很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和院外耐药菌的扩散。临床实验室应对此菌作出及时、准确的报告。现把我院ES BLs菌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报告如下 ,以供临床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 所有菌株系我院 2 0 0 1.6~ 10月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的痰、尿、脓、分泌物 (尿道和阴道 )等标本。1.1.2 药敏纸 均购自杭山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院肠道福氏志贺氏菌的常见耐药谱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K -B纸片法检测 2 6株福氏志贺氏菌对 2 4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 6株福氏志贺氏菌中 ,2a型 2 5株 (96 .15 % ) ,3a型 1株 (3.85 % ) ,福氏志贺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96 .15 % ) ,对氟嗪酸和头孢哌酮最低 (分别为 3.85 %、0 % )。结论 :福氏志贺氏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逐年上升 ,临床应加强对福氏志贺氏菌耐药性监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了解头孢吡肟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2004年收集的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821株(主要为便、痰、尿液、脓汁和胸腹水等标本).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WHO 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2004年头孢吡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为67.7%~82.3%;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为76.7%.2004年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耐药性的比较表明,头孢吡肟耐药性低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耐药性明显低于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结论]头孢吡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用从河南省豫北地区三家大型种猪场发病猪群分离到的致仔猪黄痢、白痢5个大肠埃希氏菌优势血清型菌株O149K88ac.O18.0112.O124和0144的两次培养物,经0.4%的福尔马林灭活48h,制成地方性猪大肠埃希氏菌灭活苗,含菌量为150亿/ml。分别于产前30d和14d两次免疫妊娠母猪,剂量2ml/头,使初生仔猪从母乳中获得较高含量的大肠埃希氏菌抗体,具有对抗黄痢、白痢发生的免疫力。该灭活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对同型菌株攻毒后初生仔猪的保护率达85%以上,对仔猪黄痢白痢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从河南省豫北地区大型种猪场发病猪群分离到的致仔猪黄痢、白痢6个大肠埃希氏菌优势血清型菌株O2,O139,O101,O138,O20,O60的两次培养物,经0.4%的福尔马林灭活48h,添加油乳佐剂充分乳化,制成地方性猪大肠埃希氏菌灭活苗,含菌量为150亿/mL.分别于产前30d和14d两次免疫妊娠母猪,剂量2mL头,使初生仔猪从母乳中获得较高含量的大肠埃希氏菌抗体,具有对抗黄痢、白痢发生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的分析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之间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T-2Compact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细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799份ICU标本,医院感染分离菌株249株,检出率31.16%。首位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60株,24.10%),其次鲍曼不动杆菌(55株,22.09%),第三是肺炎克雷伯菌(39株,15.66%)。分离菌中标本来源痰和咽拭子最常见,其次静脉血、静脉导管。洋葱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人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以非发酵菌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并且耐药性强。因此治疗医院感染病原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减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6.
用从河南省豫北地区三家大型种猪场发猪群分离到的致仔猪黄痢,白痢5个大肠埃希氏菌优势血清型菌株O149;K88ac、O18、O112、O124和O144的两次培养物,经0.4%的福尔马林灭活48h,制成地方性猪大肠埃杀氏菌灭轩,含菌量为50亿/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规用药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诱导型β内酰胺酶,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结 果 1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 67株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头孢西丁和替卡西林耐药率 分别达到了90.9%,80.2%;其他10种药物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如亚胺培南达到18.1%. 结论实验证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应高度重视它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强调 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卡他布兰汉菌是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过去一致认为无致病性,但据近年来研究表明,该菌是一种具有相当临床意义的病原菌,它可引起儿童的中耳炎、鼻窦炎,全身性的感染,在成人的下呼吸道感染中,布兰汉菌占到3—4%,而且该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增加迅速,使部分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就其特性本文提醒人们应重新认识布兰汉菌,对本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应引起临床工作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卡他布兰汉菌是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过去一致认为无致病性,但据近年来研究表明,该菌是一种具有相当临床意义的病原菌,它可引起儿童的中耳炎、鼻窦炎,全身性的感染,在成人的下呼吸道感染中,布兰汉菌占到3—4%,而且该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增加迅速,使部分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就其特性本文提醒人们应重新认识布兰汉菌,驿本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应引起临床工作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kp05372基因的敲除来研究其对林麝肺炎克雷伯氏菌生物表型的影响。创新点:解析了LysR家族新基因kp05372对林麝肺炎克雷伯氏菌生物表型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敲除和回补技术构建了kp05372的基因缺失株和基因回补株,比较了kp05372基因缺失前后,林麝肺炎克雷伯氏菌在生长曲线、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抗逆性、细菌半数致死量、定殖能力、病理形态学等生物学特性所表现出的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kp05372基因的缺失株及回补株。kp05372基因的缺失导致林麝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和耐酸性发生了变化,毒力、生物膜和定殖能力降低,并且调控了上游临近区域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