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许凤珍 《学子》2013,(5):28
何为"大语文教育"?它最早是由河北省语文教师张孝纯提出的,其指导思想为: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大语文"观教育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夯实基础的一种教育理念。而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课  相似文献   

2.
蔡欣欣 《教书育人》2009,(11):60-61
1985年张孝纯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从此“大语文教育”便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念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大语文作文”教学观,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母体,并通过延伸拓展,从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翼作文方面,丰富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使“大语文教育”思想更具有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3.
孙阳 《现代语文》2014,(12):41-44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国著名期刊《语文学习》曾连续地在封面上印上了这句话。这也是我们通常认同的大语文观。今天再谈大语文教育,读者不能不对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实验有所了解。对张孝纯的主张,温钧陶作过很好的概括:“‘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根据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理论",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素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作者初步实践了张孝纯老师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理论",把两个班的学生各分三个小组,层层拓展,初步实现"大语文观"中的四层含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张孝纯先生首倡"大语文教育",凝聚了他十年的心血与智慧,非常值得语文同行们温故知新。然而,在  相似文献   

6.
问:80年代初,张孝纯先生提出了“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前几年,教学大纲规定要开设“语文活动课”。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的看法。答:张孝纯先生提出“大语文教育”主张,我是比较清楚的。除了在全国中语会年会上我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表述及张孝纯"大语文教育思想"等,通过分析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语文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的开放性、语文学习目标的开放性及语文教学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提出开放性原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无论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还是解释为口头语、书面语,都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的。语文教学的成功,可能会有许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已故邢台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系统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他说:"语文教育一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  相似文献   

9.
“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我的“语文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受国家教委委托,河北省教育学会召开了“大语文教育”实验研讨会。会上“大语文教育”倡导者、邢台八中特级教师张孝纯作了《“大语文教育”三论》的书面发言,阐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和理论。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朱绍禹等先生对他的教育思想与实验组的实验报告给予很高评价,它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会后一个月,张孝纯老师因患肺癌即与世长辞。本刊将陆续介绍张孝纯老师的教育思想及实验小组实验报告,以供有志于语文教改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邢台市教师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首次提出"大语文教育"概念。他的"大语文教育"概念主要是三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充分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提出"大语文"是20世纪80年代初张孝纯提出的。它是指语文教学领域的"最大化"。具体的说,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包括课外语文教育、社会生活、语文学习在内的"大语文"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大语文”观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是其思想的精髓。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指出:“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源于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它的核心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密切联系,它的整体结构模式是“一体两翼”。这里的“一体”,是指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两翼”一是以课外活动中的语文训练为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课外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语言环境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22-23日,由《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河北省中语会、邢台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大语文与新课程”研讨会在“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发祥地———河北省邢台市召开。来自各地的语文教育界专家、学者、教师和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1000余人与会。在全国中语会新立项的“大语文教育”专题研究组也同时宣布课题开题。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副理事长苏立康、秘书长顾之川,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主任阎苹,北大附中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程翔等作学术报告。他们都热情地赞扬了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开创的“大语文教育”思想与实验,阐述了…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文化,而文化又有"文狭"之分,因此,语文就有"大语文"和"小语文"之分."大语文"对应的是广义的文化,这与张孝纯先生早先提出的"大语文"概念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6.
“大语文教育”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河北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河北省的张国生等老师和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于90年代实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在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的语文教改思想和教改实验。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将其内容归结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刘先生认为,张老师“把语文教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语文的课堂教学;教学渠道,指语文的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社会  相似文献   

17.
"大语文"教育观是当代很受关注的语文教育观念。一般认为它是由张孝纯创立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思想。其实,他所提倡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本文将以北宋理学家胡瑗的语文教育思想为例,探讨其语文教育思想及对当代"大语文"教育实施的启示,并辨析古代的大语文思想与当下"大语文"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源于已故的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它的核心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密切联系,它的整体结构模式是“一体两翼”。这里的“一体”,是指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两翼”一是以课外活动中的语文训练为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课外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语言环境学习语文。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以语文基础和基本技能为核心,是主阵地,而课外的语文活动则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延伸,学校、家庭、社会语言环境中的语文学习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间接延伸。  相似文献   

19.
"大语文教育"这一概念较早由邢台八中语文教师张孝纯提出,其指导思想可概括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站在大语文观视角下审视当前的语文作业布置现状可发现存在量多、低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策略来改善,以实现作业作为课堂延伸和补充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语言教学的一种突破──“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模式河北省邢台市八中张国生(—)“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