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提起相对论和爱因斯坦,不管是物理界的学者,还是知识不多的门外汉都会翘起大拇指,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广义相对论闯入人们的视线,这两年对物理界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它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连续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  相似文献   

2.
批评相对论的声音值得"兼听"--初读《相对论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末叶,自然科学理论领域里出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一个长期无法使人理解的学问却举世公认,一个连专业物理学家都只能一知半解的理论却家喻户晓,一个连立论前提都还有待证实的假说竟被公认为对现代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必过于直白,大家都能明白这里所指的学说就是物理学上的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创立的,自它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毁誉天渊,支持相对论与反对相对论的学术争论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这种旷日无期的争论构成了人类思想领域里的一大奇观,相对论本身也成了科学史上一本最不可…  相似文献   

3.
回顾和分析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成功和引起的物理学的巨大变革,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说明为什么相对论不是一个完成的逻辑体系.对于相对论中的一些重要的假设要素、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于如何对待物理学当前面临的挑战、相对论面临变革的几种方式,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的物理学家,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本文章打破了人们对相对论很神秘的态度,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介绍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知识。为了起到引导作用,本文章尽量少用数学推导,回顾了从经典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建立的过程和狭义相对论建立的背景,简单分析了狭义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的影响。对希望了解相对论的读者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动的问题是自然界里的一个基本问题。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研究运动开始的。从伽利略和牛顿起,几百年来自然科学研究过许多运动以及运动的规律,例如研究了宏观世界中低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微观世界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等等,因而先后形成了牛顿力学、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6.
快速电子验证相对论效应实验对学生透彻的了解掌握相对论有着重要的帮助。此文分析了传统实验装置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对实验装置做出了几点改进,并通过前后对比实验,达到了减小实验误差的目的,更好的验证了相对论效应。  相似文献   

7.
初铭宇  阿旭 《今日科苑》2010,(11):110-111
提起爱因斯坦应该说是无人不知,虽然他的E=mc^2的能量定律理论被一些人质疑,但爱因斯坦对全人类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相对论、质能守恒、光速不变等科技理论带给人类无限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看到本刊2003年第八期上《相对论对相对性原理的扭曲》一文,心中有些感触,表达些自己对相对论的看法,愿意先吐为快。我们学习一种理论,不是因为是名人的理论而认为是正确的,但也不要走极端的路子,凡是不和自己思考问题的路子一样的,就全盘否定它的正确性,那样很容易犯轻敌的错误,而不去深入的思考。我是一个相对论的坚持者,我坚持它的正确性,并不是因为它是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是因为在现行阶段相对论还是正确的。相对论是正确的,这一点无可否认。爱因斯坦凭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思想,创立了相对论,当时世界上能了解相对论的人很少,据说只有…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究竟是讲什么的?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镇  赵彦霞“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1905年提出)和广义相对论(1916年提出)。狭义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下的运动规律,并提示了质量与能量相当,给出了质能关系式E=mc2。这两项成果对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并不明显,但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却显示了极端的重要性。因为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有的接近甚至达到光速,所以粒子的物理学离不开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建立了完善的引力理论,而引力理论主要涉及的是天体。到现在,随着相对论宇宙学进一步发展,引…  相似文献   

10.
童正荣 《金秋科苑》2011,(18):34-35
相对论风靡世界,研究其基本数学关系,发现,“洛仑兹变换”的推导存在基本错误:看相“洛变”推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王东  章敏 《科教文汇》2024,(8):78-81
该文以大学物理狭义相对论为例,探讨了狭义相对论课程思政元素,其中包括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实验基础及创新精神、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及其辩证主义思想、狭义相对论质能方程及我国“两弹一星”的自主研制。同时,将传统课堂与学习通网络平台结合,设计包括课前导学、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狭义相对论课程思政的实践,让学生在掌握狭义相对论知识点的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推动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彭加勒与爱因斯坦都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但彭加勒却一直未接受相对论。虽然有不少学者强调彭加勒对相对论的贡献,但实际上彭加勒的科学目标并不是相对论,而是发展洛伦兹的电子论;而且,两人的哲学思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的差别在于他们各自遵循构造性理论与原理理论,这两方面可能是导致彭加勒对相对论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动能定理及相对论质量公式,对相对论动能公式进行了推导,并指出速度接近低速时,该公式过渡为一般动能公式,速度接近光速时,物体所有能量转化为动能。  相似文献   

14.
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因此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相对论,对于学习近代物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相对论的教学和充实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我们参考国外某些实验的物理思想,编排了验证相对论动量与动能之间关系的实验,并研制了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5.
读了本刊第7期王超先生的《我的不同看法》,我有如下的不同看法。1.对吴飞一文的结论“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是错误的”,王先生认为是“似是而非的”,论据之一是“没有涉及到相对论的任何内容公式”。但王先生疏忽了爱因斯坦是在经典力学框架内论述“低速情形”下的经典力学问题,而相对论自称在低速下“使用相对论方程是不必要的”。更甚者,王先生批驳对手所用的理论与公式也全“都是牛顿力学的内容,没有涉及到相对论的任何内容公式”。看来相对论没有货真价实的东西可敷应用。力学定律“只有在惯性参照系中才能成立”是枉断——见第7期《…  相似文献   

16.
首先指出:拙文《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并非针对王超先生的《我的不同看法》而撰。它是一组挑战相对论的短文之一(第8期上的“相对论对相对性原理的扭曲”是第二篇),实系为“第二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所拟学术论文改写而成;“学富五车”者指相对论“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内容分析法,从科技期刊史和科学传播史的角度研究《改造·相对论号》首次集中传入相对论的科学意义。研究结果认为:1921年4月出版的《改造·相对论号》,全面介绍了爱因斯坦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思想,拉近了我国与当时世界物理前沿的距离,促进了国人对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了解和研究人员的成长,在中国近代理论物理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量子相对论I     
什么是光,依据麦克斯韦理论,光是电磁波。依据狭义相对论,光的速度不但是不变的,而且在所有的粒子中光的速度是最快的。本文以“粒子最高速度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为基础,建立了“量子相对论”。从“量子相对论I”中不但得出了光的最高速度是不同的,而且得出了在所有的粒子中光的最高速度并不是最快的。在所有的粒子中“不带电”粒子(不是电磁波)的最高速度才是最快的。由于篇幅所限,“相对论静止”和“量子时空”还要在“量子相对论Ⅱ”继续讨论;粒子的质量与电荷的关系将在“量子相对论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当今科坛亟需商榷。江先华先生直率“商榷”,也以商榷率直续貂。“倒相派”一词的确欠妥。有云“倒相对论者,相对论”,相对论的最终成败系于自身。失实的舆论有效但有限,长久不了,有地心说与日心说可鉴。广大读者有目共睹,本栏刊出的一系列批评相对论的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揭示了相对论的致命失误,向世人宣告:相对论是一个建立在谬误的数学基础和谬误的理论前提上的谬误理论,盲目崇拜应当终止,正本清源刻不容缓。但江先生却凭空说什么“对原来的科学理论采取‘痛打落水狗’且再‘踏上一只脚’”,“‘捍相派’已经到了只有投降,而没有讲和余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对狭义相对论的基础进行重新探索。探索的结果如下:1.给出相同的钟同步运行的充分条件;2.给出平坦空间的精确定义,并说明平坦空间是宇宙的原始终极状态;3.去掉原有的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引进新基本假设:时间和空间相关;4.澄清狭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5.证明实物质运动最大速度的存在性,推出洛伦兹变换;6说明光速是实物质运动的最大速度;7.揭开长度缩短和时间膨胀的奥秘。重建后的狭义相对论具有假设根本、概念清晰、范围明确和逻辑严密等特点,从而将狭义相对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为狭义相对论的进一步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