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利用导数吸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稀土钐钆富集物中微量的钐、铕、钆,提出了分离钐、钆的最佳条件,并经试样分析验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利用导数吸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稀土钐铕钆富集物中微量的镨、钕、镝。提出了分离镨、钕、镝的最佳条件,并经试样分析验证,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C1-P507淋树脂分析测定钐铕钆中各元素含量的方法,快速,价廉。可应用于稀土分组分离的中间控制和产品自检,本文研究了淋洗酸度、温度、流动相流速及料液中其它稀土元素含量对分析计价元素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第ⅢB族的钪、钇及镧系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钛、铒、铥、镱、镥共计十七种元素。这十七种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极相似。含稀土元素的矿物有250种,最主要的稀土矿是独居石矿,我国内蒙古的百云鄂博有世界上最大的独居石矿。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储量的五汾之四以上。稀土金属在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电子工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在冶金工业上常将稀土元素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稀土     
1.稀土的定义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Eart)h,简称稀土(RE或R,其氧化物称REO)。稀土元素是从18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溶胶-凝胶法,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掺铕TiO2纳米光催化材料.重点研究了钆钛比、焙烧温度及镀膜次数不同时对产物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太阳光作为光源,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试验来评价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实验表明,其最佳铕钛比为1.0%,焙烧温度为550℃,镀膜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7.
所谓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La系元素(57~71号元素):La(镧)、Ce(铈)、Pr(镨)、Nd(钕)、Pm(钜)、Sm(钐)、Eu(铕)、Gd(钆)、Tb(铽)、Dy(镝)、Ho(钬)、Er(铒)、Tm(铥)、Yb(镱)、Lu(镥)再加上Sc(钪)、Y(钇)共17个元素。由于这些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相对“稀少”,故称为稀土。稀土元素由于其结构稳定特殊而具有诸多其它元素所不具有的光、电、磁、热效应,从而可以制备出许多用于高技术的新材料,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现代高技术新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合成了二氯·苯甲酰肼合锰(Ⅱ)配合物,制得了此配合物的浅红色单晶,测得熔点为59~61℃,用日本产岛津红外光谱仪做了红外图谱.用类似方法还合成了苯甲酰肼与锌、镉、钕、钐、镧、钆、镝、钇、镱等九种金属离子氯化物形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碘化钐和异氰酸苯酯的反应,分离获得了二碘化钐被氧化的产物,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光单晶衍射分析表征。二碘化钐和异硫氰酸苯酯、二硫化碳、二氧化碳反应,也均得到同样的钐络合物。  相似文献   

10.
D301树脂作为固定相,萃取色谱法探讨了稀土元素——镧、钐、钬、铒和铁的分离条件.静态法研究了pH值、稀土浓度等因素对D301树脂吸附稀土的影响,动态法研究了不同的淋洗液对解吸稀土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4.04、稀土浓度为2×10-3mol/L时,其吸附效果最好;采用0.25 mol/L HCl作为淋洗液时,镧、钐、钬、铒的始漏体积均大于80 ml,而铁的始漏体积为50 ml,淋洗液体积在70 ml时铁的回收率为97.7%;据此实现了铁和4种稀土的分离,稀土的回收率为99.2%.  相似文献   

11.
电镀液和镀层中钐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钐离子在弱酸性介质中与偶氮胂Ⅲ反应生成稳定络合物的最佳条件,提出了直接在水相中测定钐的分光光度法.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镀液和镀层中钐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家 1999年成功地合成了半衰期仅有 1s左右的六种新核素 ,还建立了五种核素的衰变纲图 ,首次观测到一种核素的延发质子衰变。这标志着中国在质子滴线区轻稀土核的放射性研究领域 ,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树威领导的研究小组 ,采用新方法 ,分离出钕岩 12 5、钜岩 12 8、钐岩 12 9、钆岩 13 7、镝岩13 8、铽岩 13 9六种新核素 ,并分别测定了它们的半衰期他们还观察到前五种核素奇异的延发质子衰变 ,初步指认了其中四种核素的基态自旋和宇称 ,进一步提供了这些核素具有大形变的间接实验证据。他们还…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稀土(Eu3 、Tb3 )的含氮杂环配合物,配合物组成经元素分析、TG-DTG及IR得到确认。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荧光强度比相应离子的有明显的增强;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优于稀土盐酸盐、稀土高氯酸盐所得配合物的;稀土邻菲啉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稀土联吡啶配合物的有明显增强;在混合配合物中,铽对铕的发光有一定的敏化作用,而铕对铽的发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二(1-苄基取代茚基)二价钐与碘反应形成二(1-苄基取代茚基)钐碘化物,二(1-苄基取代茚基)钐碘化物与二苯胺基钾反应,合成了新的二(1-苄基取代茚基)稀土胺化物(1-PhCH2C9H6)2SmNPh2。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的表征。并且发现其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香草醛缩天冬氨酸席夫碱 (简写为 L)及其镧 (L a)、钕 (Nd)、钐 (Sm)、铈 (Le)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 ,确定配合物为 KRe L(H2 O) (NO3 )· 2 H2 O.  相似文献   

16.
以Na2WO4和C12H25NH3·Cl作原料,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备了WO3纳米粉体,再用稀土硝酸铕浸滞法制备了铕掺杂的WO3纳米粉体,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可溶性染料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铕掺杂的WO3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铕掺杂能拓展WO3的光响应范围,显著提高WO3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和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二(1-苄基取代茚基)二价钐与碘反应形成二(1-苄基取代茚基)钐碘化物,二(1-苄基取代茚基)钐碘化物与二苯胺基钾反应,合成了新的二(1-苄基取代茚基)稀土胺化物(1-PhCH2C9H7)2SmNPh2。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的表征。并且发现其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醺甲酯的聚合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利用二甲酚橙为显色剂测定电镀液中微量钞的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根据在624um处的导数值测定钐的含量.本方法简单、快速、方便、准确,可用于电镀液中微量钐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7.4%~101.8%.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钐(Ⅱ)在有机反应中的反应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用流变相合成了水杨酸钐。通过热重分析(TG/DTG/DTA)技术确定了固体物质的组成,同时研究了水杨酸钐晶体Sm2(C7H5O3)6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Sm2(C7H5O3)6的热分解过程为多步分解进行,其实验失重率与理论计算失重率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