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学、文化思潮特别是自传的广泛传播,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个体解放、自我表现的欲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自传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和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尤其在1930年代前后达到高潮。此期自传的面貌和品格发生的显著变化,代表着中国自传的渐趋成熟,也体现了现代中国人自我意识的鲜明特征与时代的变迁。现代自传的这一勃兴,构成了中国自传史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的重要景观。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学、文化思潮特别是自传的广泛传播,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个体解放、自我表现的欲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自传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和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尤其在1930年代前后达到高潮。此期自传的面貌和品格发生的显著变化,代表着中国自传的渐趋成熟,也体现了现代中国人自我意识的鲜明特征与时代的变迁。现代自传的这一勃兴,构成了中国自传史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的重要景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传:现代性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中国自传进入现代形态,其表现为:长篇自传出现,其中包含了许多“人格故事”,容纳了大量细节;透露出自我的“忏悔”即自我批判的意识,反映了对新的价值准则的探求;自传家不再满足于对自我经历的描述,而且力图进一步解释人格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和西方的自传理念在退步趋同,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现代自传同西方相比也有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4.
":校企共同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通过分析"校企共同体"的涵义与特征,梳理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教学车间"到"校企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探讨"校企共同体"在管理机制、动力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建设保障机制,为职业院校构建"校企共同体"提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1937—1949年,中国现代自传出现了重大转折。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对这一时期的自传写作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传的发展,导致写作中自我意识的贫乏;另一方面,它也造就了这一时期自传写作独具特色的一面——在“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徘徊、困惑和挣扎,体现出自我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更为曲折和复杂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1937—1949年,中国现代自传出现了重大转折。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对这一时期的自传写作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传的发展,导致写作中自我意识的贫乏;另一方面,它也造就了这一时期自传写作独具特色的一面——在“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徘徊、困惑和挣扎,体现出自我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更为曲折和复杂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高斯的自传《父与子》是英国传记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派传记。高斯在这部自传中一反隐晦和溢美的维多利亚时代传记文风,围绕父子之争,建构了一个偏执、狭隘的父亲形象,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父权至上的伦理观。《父与子》在传记艺术层面融入现代小说的写作手法,改变了传统传记的书写规范。作为英国"新传记"的前奏,《父与子》开启了现代派文学"杀父"的反传统之风。文章拟从伦理学、文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揭示《父与子》的杀父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邓雪文 《文教资料》2014,(29):79-80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作家自传形成了一个发展的高峰,许多作家书写自传,作家自传在当时文学市场的销售情况也空前火爆。研究三十年代作家自传的发展,无法回避现代出版对其的影响。本文具体探讨三十年代多种现代出版手段如何推动作家自传的繁荣和畅销。  相似文献   

9.
台湾影星胡因梦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超越了一般明星自传的自恋情结和逃避于人格面具的姿态,而成为独特的"身心灵"的理性探索和追求精神净化的"自疗"的自传。不仅达到了明星自传的最高水平,而且在所有传记中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孟晖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4):97-100
邹韬奋先生在一生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以其内容客观、语言生动而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典范。这三部作品真实揭示了一位著名文化人的成长历程;与同类作品比较有其鲜明个性;并且具有"信史"的性质,为知识分子传记写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构成艺术作为现代艺术中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对现代家具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论述构成艺术的实质,结合实例从点、线、面、体、色彩、质感等几个造型要素对构成艺术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艺消费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剧变与文化的转型密切相关.史前时代的文艺消费与公共生活密不可分,遵循着共享规范和均等规范.古代社会金字塔式的社会权力结构使得等级消费被视为合理的消费格局,文艺消费具有鲜明的功利色质.现代性文化使古代静观、膜拜的教化式、信仰化的文艺欣赏为具有浓厚商品化、世俗化色彩的现代文艺消费所取代.在现代文艺消费中,一方面是对感性世界和感官欲望的热中,一方面则是对审美超越和艺术独立的向往和推崇,二者并行不悖,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根据所有者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我国,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激励方式,与传统激励模式相结合.在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副词+名词”结构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古代汉语的副名结构所涉副词主要为否定副词、范围副词和情态副词,名词主要为一般名词和专有名词;现代汉语所涉副词主要为程度副词,名词以抽象名词居多。古代汉语的副名结构所涉名词,在结构中体现了它的关涉性语义成分,表示属于事物本身的客观性内容,词义单一;现代汉语所涉名词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不但体现了汉语组合方式的灵活性和特殊性,也显示了汉语表达方式的经济性和多样性。副名结构在古代汉语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单一的信息,发展至现代汉语,所表达的内容丰富多彩,且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具有适应现代需要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潘希武 《中学教育》2010,(2):38-42,59
学校性格决定了现代学校制度构建的基本方向和总体架构。现代学校各项制度的构建都可以从学校的属性中找到依据,或者说,学校属性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正当性的依据。由于学校的性格呈现多元化,或者说学校应具有的价值追求存在多元化,因此现代学校制度应是一个包容多元价值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教育伦理的市场化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必然要求教育伦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蕴涵市场化的原则与规律。在现代市场语境下,教育的"是"与教育的"应当"等问题的研究就相应地被广泛地推到理论研究的前沿。探讨现代教育伦理的市场化向度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更科学地建构现代教育人伦结构和伦理理念。  相似文献   

17.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在中国近代农业危机日益严重和实业救国的热潮下,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如设置了一些专门性的农业机构、颁布了有利于近代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开办了一些农业学校和农业科研机构。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奠定了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尤利西斯》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反拨的现代主义小说,在其文本中在场的展现中有许多不在场的描写,正是这种在场和不在场为阐释者缔造起一个巨大的阐释空间。同时在文本构架上用古今对照的结构,这种结构围绕的是一个空缺的中心,使得阐释在古与今之间徘徊,从而产生无限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使得文本的阐释具有了一种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电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电大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大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强化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其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公司在治理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其治理结构并未按照制度设计发挥作用,反而是传统手段在公司治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自身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企业本身具有集权性质,但基于股权的公司治理结构却是以经济民主、分权制衡原则运行的,两者并不兼容.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实际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无论西方还是近代中国,均是如此.只不过,近代中国运用的是特殊主义的社会资本,而西方社会运用的是普遍主义的社会资本,这也决定了中西公司发展的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