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照性原则".一个实验往往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对象组,处理的自变量是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对象组.实验中有三种重要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通过设置适当的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为便于科学设计实验"验证生物学事实和探究生物学问题",笔者就现行高中《生物》教材(新课标人教版)中涉及的自身对照、空白对照、相互对照和条件对照等不同对照类型,结合全国高考理综卷有关生物试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3.实验变量与对照(1)实验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相似文献   

3.
200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第2条“实验与探究能力”的第3小点是“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可见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其中,确认变量是生物学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的基础,由于高考实验题的灵活性、开放性都很强,正确地确认和控制变量难度较大,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理解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基本概念?怎样控制变量?如何做好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试题?下面笔者就从上述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复习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物实验探究题是近年来高考热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同学一直头疼的题型。这些题目看似较难,其实只要抓住实验目的,弄清实验中变量,施加自变量,测定因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就能化繁为简,很快作答。  相似文献   

5.
<正>对实验设计与分析的考查是高考生物试题中的重难点和亮点,而正确分析变量并规范表述对正确解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复杂的实验设计往往有多个自变量,由于分析的情况比较复杂,通常是考生解题中难以正确把握和捋顺思路的“卡”点。本文整理了四类关于“双自变量”实验设计题型的经典考查方向,并梳理出了这四类题型的解题模式,让考生对这一类实验解题不再迷茫。(一)“探究变量A或B能对因变量起作用”的类型【题型分析】通过读题,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实验变量的控制过程,而在对实验变量的控制过程中,实验假设是变量控制的前提,正确操作自变量是变量控制的重点,准确观测因变量是变量控制的难点,严格控制干扰变量是变量控制的关键。也就是说,自变量的操作、因变量的检测、干扰变量的控制都是为实验假设服务的,都是为了验证实验假设。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把变量y称为变量x的函数.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这是函数的定义,其实要真正理解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 1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变量是指与实验有关且可测评的可变因素或条件。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输入变量或实验处理。在实验假说和实验设计中,自变量是一种被假定为原因的变量;而在实验过程中,自变量是由实验研究者或教师主动操纵的因素,而且通过它的变化来引起其他变量发生变化。它既可以是事物  相似文献   

9.
图表题中所记录或表达的实验数据往往可以还原为实验时的变量因素来审视,紧抓"自变量"和"因变量"这两个因素来解读图表信息、规划图表表达,往往能使抽象信息更明朗,使解题思路更顺畅。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对一个公式的推导中学物理中常讲控制变量法,一般是一个因变量两个自变量问题。先保持一个自变量a不变,研究因变量与另一自变量b的关系,然后在保持自变量b不变,再来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a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到应变量与两个自变量的关系式。比如研究电流I与电压U、电阻R的定量关系。保持电阻R不变,通过实验研究得到I∝U①,保持电压U不变,通过实验研究得到I∝1/R②,于是得到I∝U/R③,然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涉及三种最基本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在小学阶段,不出现这三个概念。自变量即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因变量即实验中所要观测的变量;控制变量即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变量的设计与调控,是实验方案设计的核心,关乎实验的有效性与成败,关乎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实验教学中,应遵循变量设计的规范,灵活控制变量,以求达到期望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目标(一)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网络及多媒体等电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二)探明电化教学媒体与其它教学资源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二、实验对象小学高年段的学生。三、实验变量1郾自变量: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电化教学的策略,其操作定义是以教师教的策略为中心变量,伴随其它相关要素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产生协同效应,以辅助、启发、引导、放手的方式,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2郾因变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能…  相似文献   

13.
1 明确模式,写出课题名称 生物实验试题出现新的考查角度,要求考生具有提出合理的探究课题的能力.课题名称的表述通常有一定模式,内容关键词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格式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详细解读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涵义、获取、观测及控制等问题,并借助以生长素为背景的系列实验题着重分析自变量的设置,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如何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在一个问题情境中,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它是主动变量.因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的量是因变量,它是被动的变量.如将保温瓶中的热水倒人茶杯中冷却,每隔一段时间测一下水温.在这一试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时间是主动变量,是自变量,水的温度是被动的变量,是因变量.  相似文献   

16.
<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从知识层面上来说,本实验对于学生认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产物及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有直观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突破细胞呼吸的难点;从能力层面上来说,对于学生复习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都是很好的素材。但由于本实验中酵母菌的生活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利用的O_2和产生的CO_2都是气体,增加了  相似文献   

17.
反应指标和观察指标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生物实验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要求逐年提高 ,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 ,引入了实验变量 (自变量)和反应变量 (因变量 )两个概念 ,建立了探究性实验的实验变量—反应变量模型 ,这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 ,该模型尚不够系统化 ,在具体教学中尚需进一步完善。笔者在此基础上 ,引入反应指标和观察指标两个概念 ,使得上述模型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促进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1 反应指标和观察指标的涵义所谓反应指标 ,又叫反应变量指标 ,即用于衡量反…  相似文献   

18.
函数是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函数概念以及它的思想方法是中学教学的主线之一。函数概念的学习,是学生对现实世界具体的数量关系的认识向抽象的数量关系的认识的一个飞跃。在函数概念中,“通过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了两个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即刻画了因变量的变化过程对自变量的变化过程的依赖关系。函数概念是对现实世界中一些量依赖于另一些量,也就是一些量的值随着另一些量的值变化而变化的客观事实的抽象概括。,”(《中学数学全书(数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P.92)因此,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函数的“变量说”和“对应说”都应该重视,彼此互补的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实验是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它是对能决定事件的条件进行谨慎和有控制的更改,同时观察和解释由此引起的事件本身的变化。其一般模式是: 实验组:如果把X给予实验组,Y就出现(X—自变量,Y—因变量)。控制组:如果不在控制组呈现X,则Y也不出现。然而,在任何一项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因变量以外,尚有许多其他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变量。实验的神髓就是控制那些能够扰乱实验者对实验因子(或自变量)的效果作正确观察的无关因子,从而使实验者在有意识地支配实验因子,引起预期的变化之后,能探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模型,教师因素为自变量,教学效果为因变量,实训内容和学生因素为中介变量,解析自变量通过中介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过程和作用机制,探究师范生技能实训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因素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实训内容和学生因素在教师因素与教学效果间起中介作用,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