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作为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师,需要把握新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即教育目的、总体课程目标、具体目标。做到这点,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方向;把握时代性,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新时代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一、历史新课程"新"在哪第一,对知识点要求定位清晰,识记、理解、运用三层次要求明确具体。其中识记层次,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等动词;理解层次,使用"概述""理解""说明"等动词;运用层次,使用"探讨""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里,评价标准出现了新的变化,提出了几条要求:"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它强调的是一个"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基本理念还是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我们一线的政治教师来说,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新课标强调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呢?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每一维度又由"了解""认识""理解""应用"等认知水平依次递增的行为动词来要求.但是,课程标准并没有对这些行为动词的"度"做出更详细的规定.如"了解""认识""理解"和"应用"到什么程度才能体现"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这一课程宗旨,涉及具体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评价问题.本文以实现课程总目标为指导原则,探究"理解"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这三维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不能割裂开来。如何才能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5.
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在三位一体三维目标的观照下,理想的教学形态就是三维课堂。而三维课堂的创生路径至少有三:一是通过追问,三维地理解"知识与技能";二是通过活动,三维地再现"知识与技能";三是通过对话,三维地共创"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6.
现行品德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原来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文字量减少,插图增加。这一特点给教师理解教材意图、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增加了难度,教师常因读不懂课文插图所承载的教学意图,致使教学从设计起就偏离目标。针对这一现状,可从"多层次解图,寻问目标根源""多角度观图,解析目标主次""多维度读图,把握目标重点"这三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究,以提高品德教师对课本插图的解读和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一、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障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同时围绕这一基本理念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三维目标。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过程当中,三维目标的实现却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障碍:三维目标层  相似文献   

8.
一、学科素养是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课程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难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支撑。为了通过评价改革进一步推进新课程,在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知识本位的思想,明确规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三维目标"。三维课程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固执""牢骚""竭尽全力"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认识并感受两种不同评价方式间的联系,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的爱。  相似文献   

10.
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位一体不是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层面的三位一体,而是课程或知识层面的三位一体。据此标准就不难发现,当下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既有知识与技能阐述得空泛、模糊之缺陷,也有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教或学的"过程与方法"之错位,还有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想得孤立、抽象之虚无。究其原因,既有用教学思维置换课程思维之习惯,也有对知识本身的静态理解之流俗,还有教学目标制定的惯性之使然。因此,矫正三维教学目标表述的偏差,就需要培育课程思维,廓清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确立新的知识观,洞悉知识的"四层面"和"四水平";掌握三维教学目标研制的要义,清晰、正确地表述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要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师就应正确地理解三维目标要求,明确三维目标在整个目标系统中的地位,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此外,依据数学的学科特性,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有效实施知识教学,养成数学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及升华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三维目标的落实离不开课堂教学。从教学环节来看,大致可分为"课堂导入—自主、合作、探究—作业布置"等。在这过程中,由于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手段,因此达成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课程研究中心于2004年推出的有关学生学习和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价指南,根据"绝对评价"原则以及"兴趣和态度""思维和判断""技能和表征""知识和理解"四个评价维度,对照各学科的总目标、年级目标和各年级每条教学内容,构筑了一整套的评价要旨和评价标准,并通过列举一个单元的评价标准实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计划,使基于课程新理念的评价标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推动了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目标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并在其第10页对三个方面的要求做了具体的阐述与细化.但就我省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实践看,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达成存在困难,一线教师善于把握"知识与技能"目标,不易把握"过程与方法"目标,更难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产生或者条目越来越多,课堂上几乎完成不了,或者要是什么目标都不能缺的话,那么课就根本没法上了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只有把握好三维目标,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整体把握三维目标,促进语文有效教学。一、落实三维目标,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评价多元化,促进三维目标达成。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评价课堂表现,尤其在课堂上进行交  相似文献   

16.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共同构成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作为教学层面影响最广泛的概念,三维目标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客观性、过程性和动力性的理解与掌握。联系历史教学,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落实是历史教师执行"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这一教改任务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初步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感受敌人的凶残。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会写"王""敌""战""死"。4.初读课文后,能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人物评价。  相似文献   

18.
<正>一线教师要研究并掌握命题的技术与技巧,它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升试题立意。一、改进薄弱环节,促进深度理解知识的深度理解指的是对知识内在结构的逐层深化。良好的目标引领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呈阶梯式递进,从知识理解到结构把握,提升学习水平,发展能力素养。针对试题薄弱环节,需要分析现有材料与目标的契合度,围绕目标组织材料。  相似文献   

19.
李艳  石秀玲 《中国教师》2010,(Z1):207-207
<正>过去传统的英语教学较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新的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实现三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那么怎样理解和在实际教学中实现这三个目标呢?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品读《史记》,拂去历史的尘埃,走入历史的风雨。从太史公的字里行间,去理解他眼中的历史。随着他的笔触去感知人物,去品评世事。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虚美,不隐恶。将每一个历史人物放入一个具体的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去揣测他的心理,去体会他的言行。不孤立地去看待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是把与之相应的,或相似,或相反的人物放入时空的维度中去评价。在文学创作方面,通过具体翔实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的描写,有效地避免了人物的扁平化、模式化,使之形象生动。在人物的描写中,还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文本中的形象更为真实可感。在史记教学中要把握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去理解品读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