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炽灯     
到们平常说的电灯,在科学上叫做白炽灯。白炽灯的主要构造是:在一个不大的抽去空气的玻璃泡里,焊进两根直通电源的金属线(引入线),两根引入线的头尖中间连接着一根灯丝。白炽灯是俄罗斯工程师罗德金在一八七四年发明的。白炽灯泡发展上的三个阶段是:(1)碳丝灯泡(灯丝用碳丝来做,灯泡里是真空);(2)钨丝真空灯泡(灯丝用钨丝来做,灯泡里是真空);(3)钨丝充气灯泡(灯丝仍是用钨丝来做,但灯泡里抽去空气後,又装入氩、氮等惰性气体)。现在流行的是钨丝充气灯泡。电流通过导体,就会使导体发热。楞次—焦耳定律告诉我们,电流通过一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通过的时间、导体的电阻  相似文献   

2.
正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炭丝电灯,可是这种电灯亮度不理想,灯丝的制作比较复杂,使用寿命不是很长。190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库里基发明了以钨丝做灯丝的电灯泡,让人们用上了更好的灯泡,但通电后钨丝极易变脆,灯泡的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能不能研究出比钨丝电灯更好的灯泡呢?一天,在通用电器公司工  相似文献   

3.
1879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成功地制取第一盏碳丝白炽灯的时候,发现了神奇的"爱迪生效应",并为此申请了专利。1904年,利用"爱迪生效应",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手下诞生了。弗莱明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人类第一支电子管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竹炭和白炭     
大家都知道,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现在我们用的灯泡,灯丝用的都是钨丝。可是在当年,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他尝试了上千种材料,后来,让他感到满意的竟然是一种竹纤维制成的炭丝。谁能想到,看似普通的竹子,竟然有这么神奇的特性。事实上,即使在今天,炭也是生活中的明星。在日本,近年来正在流行一种古老的新产品——竹炭。有人更是将竹炭誉为21世纪的“黑钻石”。那么,竹炭到底有什么特性,让它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原来,竹子经过高温精炼后制成天然环保的竹炭,具有去污、调湿、除臭、杀菌、美容、隔热等功能,可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说起白炽灯,大家都知道它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其实,在爱迪生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在进行白炽灯的研制工作了,只不过那些灯泡都不经用,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坏掉。爱迪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灯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选择发光强、且价格便宜的耐热材料作灯丝.爱迪生先后试用了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结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所谓"人格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在哲学上,是指关于是什么决定着"在t2时间的个体P2与早先t1时间的P1是同一个人"的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我们怎么确定当年被退学的小爱迪生和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是同一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源于西方哲学,而洛克则被认为是第一位对此问题做系统而深入探讨的哲学家.本文将首先阐述洛克的理论,然后再根据一些与此理论相关,如意识交换,失忆和道德的刑法等问题,对其理论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把断了丝的日光灯管保留下来,进行自行修理而再度利用,是经济而又实惠的好办法。 (一)一头灯丝断的日光灯管的再利用 处理方法 日光灯管一头的灯丝断了,只要把断了灯丝的那头的两个灯脚用铜丝绕几圈,把  相似文献   

8.
现在使用的灯丝报警电路,当某架信号机主灯丝断丝后,报警电路能反映出来是某一咽喉区或哪个运行方向的灯丝。但要判断哪架信号机主灯丝断丝,必须靠维修人员试验,而这种试验往往受到行车作业的限制,不利于故障的及时处理。本文根据我的多年经验,谈谈对灯丝报警电路的改进,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魔法铅笔芯     
铅笔也可以玩魔法,你想和哈利·波特一样用两根铅笔芯做一个不可思议的魔术吗?亲自动手做一做,结果绝对让你大吃一惊。魔法百宝箱铅笔芯2根、双面胶1卷、电池1节、导线魔法步骤"喂,大家过来看看,我这个和爱迪生有得一拼的发明吧。"  相似文献   

10.
胡茜 《科教文汇》2007,(8X):180-180
所谓“人格同一性”(PersonalIdentity),在哲学上,是指关于是什么决定着“在t2时间的个体p2与旱先t1时间的p1是同一个人”的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我们怎么确定当年被退学的小爱迪生和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是同一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源于西方哲学,而洛克则被认为是第一位对此问题做系统而深入探讨的哲学家。本文将首先阐述洛克的理论,然后再根据一些与此理论相关,如意识交换,失忆和道德的刑法等问题,对其理论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01,(5):61-63,65
用途多达1001种的某一植物,如今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园——坐落在英格兰西南部废弃瓷土坑里的一组超现实主义建筑物。在这个千姿百态的人工园林中,你会发现这种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天天都需要的植物:它能用来做摩天大楼脚手架、飞机蒙皮,脚踏车、乐器、家具、玩具、纸、燃料、食物、药品乃至医用毫针;它曾创下第一座悬索桥的不朽纪录,也曾为爱迪生的灯泡奉献第一根成功的灯丝;它的生长速度之快超过地球上的任何植物,一天最快竟能长高1.2米;它在印度是“穷人的酒桶”,而在越南则被公认为“兄弟”,在中国有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它就是——竹子。  相似文献   

12.
侯成成 《知识窗》2013,(21):34-34
纽约,一个街球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斯万森,这座城市中一个普通的男孩。从小,斯万森就混迹纽约街球场,与比他高大强壮很多的人一起打球。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让斯万森一家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有1.35米身高的斯万森停止了长高。斯万森真的会和他的母亲一样,永远身材矮小吗?如果真是那样,简直太可怕了。  相似文献   

13.
幽默     
爱因斯坦自我宣布落选爱迪生满腹怨气地对爱因斯坦说:“每天上我这儿来的年轻人真不少,可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的。”“您断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因斯坦问道。爱迪生一面把一张写满各种问题的纸条递给爱因斯坦,一面说:“谁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他才有资格当我的助手。”“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读了一个问题,并且回答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读完第二个问题又回答说:“这得翻一翻金属学手册。”“您说什么,博士?”爱迪生打断了爱因斯坦的话问道。“看来我不用等您拒绝,”爱…  相似文献   

14.
段奇清 《知识窗》2010,(9):19-19
因家中贫困.爱迪生11岁便辍学踏入了社会。 小小年纪.能做什么呢?经人介绍.爱迪生做起了在列车上卖报的营生.那是从休伦港开往底特律的列车.列车早上出发,他便早早起来买了当天的报纸.乘上这趟列车一路卖下去.一份报纸5分钱.其中差不多有1分钱的利润.卖得好.一趟下来可以卖出百来份报纸:运气不佳,就只能卖出三四十份。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结果被这句  相似文献   

16.
1876年费城世博会,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首次展出。 1878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爱迪生发明的话筒和留声机。 1878年巴饕世博会,展出了爱迪生发明的用钨丝制作的白炽电灯。  相似文献   

17.
1879年,美国人奔走相告,在即将赴北极探险的“佳内特号”考察船上,装有由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白炽灯)。许多人涌向码头,希望亲眼看看电灯的模样。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内部装有炭做成的灯丝的灯泡,只不过比手电筒亮一点,但是在当时的确是一个杰出的发明。可是在13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却要向白炽灯说“再见”了。  相似文献   

18.
发明大王爱迪生和交流电之父特斯拉分别在1915年和1937年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提名,但他们二人最终都落选了。将这两人联在一起,是因为交流电的成功是建立在这两位发明家之间的激烈争斗上的。在利益面前,他们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在19世纪末所持续的那场“电流大战”,对于改变人类社会是至关重要的革命性之举,尽管以交流电最终战胜了直流电而告结束,特斯拉就此跃过了爱迪生;但同时也展示出了他们两人的人性弱点,以致于降低了他们作为发明家在人们心中的传统地位,尤其是对爱迪生来说。爱迪生的创造性和工业策划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并且具有丰富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马云 《知识窗》2008,(10):41-41
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的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得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  相似文献   

20.
白熾灯泡是电流通过钨丝,使钨丝达到熾热而发光的。普通照明用白熾灯泡的钨丝细而长,它的直径仅为百分之几毫米,比人发还细,而其长度却达1米左右。为了提高它的发光效益增加结构强度和减小灯丝所占的体积,把它绕制成几个厘米长一段的螺旋丝,并用几根难熔的钼丝把螺旋丝支持在玻璃泡内。由于钨丝比较脆硬,受到强烈的震动和冲击,会发生钨丝断裂或钨丝从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